![]()
内容推荐 诗歌是语言和思想的结晶体,布局意向的分行句子和人文情怀是诗歌的要素。作者自20岁起开始诗歌创作,一直笔耕不辍,本诗集收录了作者20世纪80年代末3年创作的诗,书中仅简单将其分为“2021的诗”、“2020的诗”、“2019的诗”、“年少时的诗”、“短叹二十六”“长吁一口气”六个部分,这些作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30余年,是诗人从青年到天命之年的诗意体察,也是时代、地域、人间至情在语言里的折射,有作者的个体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个性和流传价值。 作者简介 朱兴友,男,云南人,高级编辑。20世纪90年代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司职记者多年,获国家级、省级新闻奖多次,曾担任部分影视作品的主创。大学时开始创作并发表文学作品,著有散文集《斧声与寂静》、作品集《大时代微墨》、长篇小说《那时赵钱孙》等。 目录 卷一 2021年的诗 麦壳多年不见 瘦人的稻子总丰收 一道疤痕两个角度 下雪不冷化雪冷 那时霜夜 教授买菜 寺外空无一人 后疫情时代的暗喻 世间没什么事能无痕迹 一把木椅 看云的习惯还在 沙漠里闹分手 这位畜生蛮横透彻 水里的自己 珠江口的表白 大梅沙心事 我只是不夸故乡美 在江边干过坏事 说大禹几句 这里有几只眼睛 得罪水的下场 儿时的上村 现在的上村 上村的李子 一头牛看见自己 回上村发呆 村旁牛角山 最好与最美 在墓碑前咂苹果 一口好牙长期咬紧 假设那边与这边相反 “啊呜”什么也不是 后一句悔没及时说 一片树叶落下 每具骨灰都是浓缩 卷二 2020年的诗 你的长发 那时天刚黑 在丽江照镜子 得失转眼间 此生艳福不浅 油腻情歌 梦的碎片,似乎难与你无关 …… 卷三 2019年的诗 卷四 年少时的诗 卷五 短叹二十六 卷六 长吁一口气 序言 吃完饭继续写诗 这本书是我的诗歌处女 集。 都年过半百了,说出 这话便觉得怪怪的,想解释 几句。 我开始写诗是在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上大学时。那 是一段一文不名照样“念天 地之悠悠”的灿烂岁月,一 群人可以一起因郎平的起跳 而停止心跳,可以一起在巩 俐释放于红高粱中间的“大” 字上只看见花开的壮美。 我竟然会写诗,写了很 多诗,把自己写成了长发窄 脸,写成了“校园诗人”、文 学社社长……最不得了的是 ,诗歌点燃爱情,才十八岁 就给我颁发“终身成就奖”。 只遗憾,诗集来晚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愧对诗 歌和某位女生。因为从20世 纪90年代初开始,自己觉得 自己的诗越写越臭,直至怕 它躲它。如此,二十多年一 夜间,我写新闻写小说写散 文,笔下流出几百万字,但 没有一行是诗…… 奈何?无可奈何。是两 年前某一个冬日,在别离场 所被别离刺痛,我上千度的 近视眼近乎失明,脑海却还 魂般跳出几个句子……嚯嚯 ,诗歌喊我回家吃饭,吃完 饭继续写诗。 于是有了这本集子。这 些诗,小半发表过,大半首 次示人:年少时写的,只找 到这三十多首;近两年来写 的,点着鼠标,收入和彻底 删除比例为一比一。从技术 的角度讲,我以自己为“初 学者”,很清楚这些诗的长 相;但就写作的状态而言, 现在比当年,我却因少了九 分迷茫而多了一分狂妄,比 如写《尖山》的初稿我只用 了三个多小时。 诗为何物?或许就是语 言在坠落状态下发散的痛痒 乃至贯穿伤。 于我而言,这本诗集不 是结果而是态度:向诗歌鞠 躬,向呼吸致敬,向爱我和 我爱流露。 有此“近视眼”,当然就 还有“老花眼”或“猫眼”之类 。 既然回来了,我断然不 再逃离。 2021年8月·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