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南希是个野心勃勃、行事果敢的旅欧美国女子,虽已经历过多次失败的婚姻,却依然风姿绰约,性感迷人。她竭力掩盖自己的过往经历,并施展手段向英国贵族阶层发起一次次进攻,终于俘获了涉世未深的贵族青年亚瑟·德梅斯内。然而亚瑟的母亲始终怀疑这位未来儿媳是个“不正经的女人”,千方百计想查清她的身世来历。恰在此时,唯一知晓南希秘密的那个人出现了…… 《伦敦围城》首次发表于1883年,是亨利·詹姆斯创作生涯早期最优秀的中篇小说之一。作者以幽默的笔调讽刺了英国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浮华之风,展现了开放的美国人与保守的英国人之间的道德、文化冲突。此次系该小说问世一百三十余年来首次在国内翻译出版。 作者简介 亨利·詹姆斯(1843-1916),19世纪继霍桑、麦尔维尔之后最伟大的美国小说家,也是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大文豪。著有长篇小说《一位女士的画像》、《鸽翼》、《使节》、《金碗》,中短篇小说《黛西·米勒》、《阿斯彭文稿》、《螺丝在拧紧》,评论集《法国诗人和小说集》、《一组不完整的画像》等,此外也写了许多文学评论、游记、传记和剧本。他的创作对20世纪崛起的现代派及后现代派文学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亨利·詹姆斯被认为是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之一,是20世纪小说的意识流写作技巧的先驱。 目录 《伦敦围城/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无目录 序言 李维屏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是现 代英美文坛巨匠,西方现代 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这位 出生在美国而长期生活在英 国的小说家不仅是英美文学 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向二十 世纪现代主义转折时期一位 继往开来的关键人物,而且 也是大西洋两岸文化的解释 者。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 来,詹姆斯的小说创作和批 评理论引起了我国学者的高 度关注,相关研究成果层出 不穷。他那形式完美、风格 典雅的作品备受中国广大读 者的青睐。近日得知吴建国 教授与李和庆教授主编的《 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即 将由著名的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便欣然命笔,为选集作序。 亨利·詹姆斯是少数几位 在英美两国文坛都拥有举足 轻重地位的文学大师之一。 今天,国内外学者似乎获得 了这样一个共识,即詹姆斯 的小说创作代表了十九世纪 末开始流行于欧美文坛的一 种充满自信、高度自觉并以 追求文学革新为宗旨的现代 艺术观。如果我们今天仅仅 将詹姆斯看作现代心理小说 的杰出代表或现代小说理论 的创始人,这显然是远远不 够的。如果我们将他的艺术 主张放到宏观的西方文学革 新的大背景中加以考量,将 他的小说创作同一百多年前 那场声势浩大的现代主义运 动互相联系,那么我们不难 发现,詹姆斯的创作成就, 现代小说理论体系以及他在 早期现代主义运动中的引领 作用完全奠定了他在现代世 界文坛的重要地位。正如与 他同时代的著名小说家约瑟 夫·康拉德所说:“凭借其作 品和力量,詹姆斯是一位艺 术的英雄。”著名诗人T. S. 艾略特也曾感慨地说过:“ 随着福楼拜和詹姆斯的出现 ,(传统)小说已经宣告结 束。”我以为,詹姆斯小说 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也许是 他的国际视野。他所追求的 国际视野不仅体现了他早期 现代主义思想的开拓性,而 且也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后一批自我流放的现代主义 者追踪国际文化和艺术前沿 的风向标。君不见,詹姆斯 创建的遐迩闻名的“国际主 题”(the international theme)在大力倡导文化交 流、文明互鉴、探索“人类 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依然具 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 分别收录了詹姆斯的六部长 篇小说、四部中篇小说和两 部共由十八个高质量的故事 组成的短篇小说集。《一位 女士的画像》《华盛顿广场 》《鸽翼》《金钵记》《专 使》和《美国人》等长篇小 说不仅代表了詹姆斯创作的 最高成就,而且早已步入了 世界经典英语小说的行列。 《螺丝在拧紧》《黛西·米 勒》《伦敦围城》和《在笼 中》等中篇小说以精湛的技 巧和敏锐的目光观察了那个 时代的生活,而詹姆斯的短 篇小说则像一个个小小的摄 像头对准各种不同的场合, 生动记录了欧美社会种种世 态炎凉、文化冲突以及现代 人的精神困惑。毋庸置疑, 这套詹姆斯小说选集的作品 是经编选者认真思考后精心 选取的。 “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 的出版为我国的读者提供了 一个全面了解詹姆斯的创作 实践、品味其小说艺术和领 略其语言风格的契机。我相 信,这套选集的问世不仅会 进一步提升詹姆斯在我国广 大读者中的知名度,而且会 对国内詹姆斯研究的发展产 生积极的影响。 2018年1月于上海外国语 大学 导语 亨利·詹姆斯,欧美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开创19世纪西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先河的文学艺术大师,T.S.艾略特、博尔赫斯、卡尔维诺、格雷厄姆·格林等伟大作家一致推崇的作家中的作家。“亨利·詹姆斯小说系列”是国内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亨利·詹姆斯作品译介计划,致力于编选、翻译詹姆斯写作生涯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作品,以集中展现其小说创作的魅力。其中多部(篇)作品系国内首次译介。 《伦敦围城》是该系列中的一本。 书评(媒体评论) 小说终结于福楼拜和亨 利·詹姆斯。 ——T.S.艾略特 亨利·詹姆斯在小说史上 的地位,便如同莎士比亚在 诗歌史上的地位一般独一无 二。 ——格林厄姆·格林 亨利·詹姆斯,美国小说 的伟大动力源,小说家的小 说家,我们的普鲁斯特。 ——菲利普·罗斯 精彩页 第一章 法兰西剧院那庄严的帷幕已经落下,有两个美国人随着人流,趁着第一幕结束的间隙离开闷热的剧院到外面透了透气。但他们回来得很早,剧院里还没几个人,于是他俩就环视着剧院消磨时间。剧院不久前刚刚把陈年蛛网都清扫了,而且还装饰了一些经典戏剧的壁画。时处九月,法兰西剧院的观众寥寥无几,再加上今天上演的是奥日埃 的《女冒险家》,这出戏没什么新意,观众更是屈指可数。许多包厢都空着,有人的包厢坐的也净像些土气不堪或颠沛流离之辈。包厢离舞台很远,这两位看客就委身于舞台前,但哪怕离得再远,鲁珀特·沃特维尔也能看出些蛛丝马迹。他喜欢观察细微之处,而且来到剧院,他就喜欢摆弄他那个小巧玲珑的高倍望远镜东瞅瞅西看看。他知道这么做非君子所为,用这么个东西无礼地偷瞄一位女士和用双管手枪瞄准她们一样,都为人所不齿。但他总是好奇心旺盛,他也确信此时此刻,看这么一出陈年老戏,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人认出他。于是,他就背对舞台站起来,手持望远镜,对着各个包厢巡视打量起来,他跟前另外的几个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但他们更加泰然。 “一个俏佳人都没有啊。”他打量一番后跟他的朋友利特尔莫尔说道,但利特尔莫尔一声也没吭,他正坐在自己座位上,百无聊赖地盯着舞台上的新幕布。他绝少纵情于这种视觉探究,因为他已经在巴黎待得够久了,早已见多不怪了,所以不太在意这些东西。他觉得法国首都平淡无奇,早已不再是以前那个令他惊叹不已的地方了。但沃特维尔还经常瞠目结舌,时不时会突然惊呼起来。“天啊!”他大叫道,“快看,快看啊。终于发现了一个,”他顿了一下,仔细打量着说, “算是有点姿色的!” “有点什么姿色?”利特尔莫尔漫不经心地问道。 “很特别,很难形容。”利特尔莫尔根本就没在听沃特维尔说什么,但他知道后者在跟他说话,“我说,我真心希望你能帮我个忙啊。”沃特维尔继续说道。 “来陪你看戏就已经够意思了,”利特尔莫尔说,“这里热得要命,而且戏演得索然无味,跟女佣烧的饭没什么两样,演员也都是些二流货色。” “又不是让你帮什么大忙,你就看一眼告诉我她是不是个正经女人就行了。”沃特维尔回答道,丝毫不关心他朋友语气里透出的冷嘲热讽。 利特尔莫尔头也不回地哼了一声,说道:“你总是想知道她们是不是正经女人,这到底有什么用?” “我之前就看走过眼——现在可是没有半点信心啊。”可怜的沃特维尔说道。对他来说,欧洲文明还挺新鲜,但在过去的半年里他的确也碰到了一些未知的问题。他只要碰上个美女,就必定如埃米尔?奥日埃剧作的女主角一样水性杨花,只要有个看上眼的,就极有可能是某位伯爵夫人。伯爵夫人都浅薄易见,其他的也都孤僻高傲。而利特尔莫尔却能一眼识人,而且从来不会看走眼。 “就看她们两眼,大概没什么大不了的吧。”沃特维尔率性地说道,以此回应他同伴颇为愤世嫉俗的回答。 “不管正经不正经,反正你都会盯着看个没完,”利特尔莫尔还是一动不动地继续说道,“我要是真告诉你她们水性杨花,你更会看得目不转睛。” “你要是觉得这位女士也不值得一看,那我就再也不看了。我说的是从过道数第三个包厢的那位,一袭白衣,手持红花。”沃特维尔边说边缓缓起身,站到利特尔莫尔身旁。“那个小伙子正在往前靠,就是因为他我才拿捏不准。给你,用望远镜看一眼吧?” 利特尔莫尔心不在焉地打量了一下那个小伙子,接着说道:“不用了,我眼神还可以。那个年轻人很不错。” “的确如此,但他比她年轻好几岁呢。等她转过头来,你一看就知道了。”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