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大家喜欢用养生药膳进行调养,无非是因为其食用方便、可口又安全。殊不知口口相传的“秘方”未必人人适用,天天食用的药膳食材也各有自然偏性。如果用法不当,最易受到伤害的往往就是我们的脾胃,生活中不乏因药膳调补不当而伤及脾胃的例子。很多人仅略知药膳的作用,却不知道它适合用于什么情况,甚至还存在不少认知误区。 书中以讲故事和打比方的方式从“细解食材”“食材功效”“活用食材”三方面立体地展现每一味生活中触之可及的食材,将中医隐藏于生活中的智慧一一点拨出来,使读者在通晓食材效用原理、掌握“胃气为本”的原则之后,能够围绕自身需求,进行有目的的调养,比起一味地“滥补”,更能有的放矢。 愿本书的读者在读完后能有所获益,能够“妙用”食材,当好自己的健康“调理师”,为自己及家人、朋友服务,愿更多的人能够在生活中真正享用中医知识所带来的益处。 作者简介 卢传坚,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广东省医学(中医药)领军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曾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首届杰出女中医师”“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等称号。 主持并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科技计划项目及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等多个项目。主编出版专著20部(英文专著6部),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scI收录60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权共9项,成功研发并转让中药新药3项,主持并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共12项。 目录 引言 第一卷 轻扬如春 芳香挡不住,清凉沁心脾 薄荷 升阳解肌、生津、除虚渴 葛根 既让人“开心”,又解“海鲜毒” 紫苏 厨房里就能做得出的感冒药,这味本草是关键 葱 花香四溢醒脾胃,疏肝美颜把斑清 玫瑰花 清香消积滞,淡雅解心忧 茉莉花 透汗除烦的“小豆子”,效力虽轻不可小瞧 淡豆豉 鲜脆甘甜、升阳开胃的小菜 藕尖 第二卷 暖如夏日 巧妇厨房必备,暖胃止呕的妙药 生姜 适合劳心劳力、用脑过度的你,安神又养血 龙眼肉 温运脾胃中土,缓解胃肠寒痛 桂花 春初早韭男人宝,补肾壮阳起阳草 韭菜 散寒湿、养脾胃、益肝胆的客家特产 客家娘酒 腰酸腿软缺肾气,栗子稀饭赛补剂 栗子 千年养生,暖宫佳品 艾叶 第三卷 四季助脾 补脾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适合南方人吃的“南芪” 五指毛桃 “健康减肥”应选它,通便又健脾 番薯 御医的“宠儿”,劳心、伤脾最相宜 莲子 良药甜口利于病,古代的“营养剂” 麦芽糖 增强精力吃什么?天然的保健品 山药 夏吃一条鳝,冬吃一枝参!阴阳双补并善养血 黄鳝 术后益气血,产后催乳汁 鲫鱼 养阴血、生津液、补脾胃、益心肺的水中仙 莲藕 补而不腻、善调脾肾的美食 泥鳅 是攻还是补?生吃、熟吃竟然还不一样 萝卜 祛湿邪 这种豆子能“瘦身”,瘦人千万别多吃 赤小豆 小小身材有奇功,舒肝利湿血脉通 大豆黄卷 味道可口又方便,利水消肿良品 玉米须 喝水腹胀、不喝口渴的“苦夏”太难熬?吃它就对啦 冬瓜 可口的“通经”小秘方,爱吃肉的你也不可错过 山楂 健脾化湿 梅雨季节腰膝酸痛,试试这款软糯的“白珍珠” 芡实 豆中上品,健脾渗湿 眉豆 为肠胃“减压加薪”的皇帝菜 茼蒿 通经络、长力气的大力草 牛大力 “慢性子”的化湿药,你化的是哪种湿 薏苡仁 第四卷 凉降似秋 润燥类 何物能比“美容觉”?糖水铺中常见到 百合 “食醋熏蒸”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多数人都理解错了 醋 味道甘甜善“补水”,润肺养肤两相宜 玉竹 “咳到无力”不必愁,口感软糯又补脾 白果 天然的润肤剂,古老的“润滑露” 蜂蜜 益气阴,解暑毒 椰子 天然复脉汤,甘甜养脾阴 甘蔗 降火类 能“解毒”的“明星”本草,解的到底是什么毒 绿豆 除痰止咳顶呱呱,老火汤中称霸王 霸王花 秋日燥热难耐,生津止渴不忘它 白茅根 以苦克甜,减少“富贵病”的佳品 苦瓜 第五卷 封藏如冬 美味、滋阴又壮阳,是真的吗 牡蛎 “娘死它才生,它死娘还在”,谜底就是它 木耳 颇得帝王倾慕情,益肝滋肾此果灵 葡萄 善养阴分,女性的恩物 乌鸡 春野三仙,杞叶为先 枸杞叶 导语 本书遵循传统食疗“药食同源”的特点,选取的本草都是日常可作食材使用之物,文艺如泡茶用的茉莉花,通俗如厨房常备的葱、姜,上至树上的山楂、椰子,下至水中的鲫鱼、土里的山药……这些点缀在生活中的本草都被一一挖掘,并结合传说、故事和文献记载加以解释说明,将其功用、原理和用法依序阐述。 作为一本中医科普书籍,本书由浅入深,将中医隐臧十生活中的智慧为读者一一点拨。使读者在通晓本草效用原理之后,便能举一反三,将食疗应用得更为灵活、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