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教材是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中医妇科学》的修订版。全书共分为十章,兼有附录。第一至四章,介绍妇科医师医德规范、中医妇科诊法与治法、病案书写、妇科症状的辨析与急症处理,为做好一名规培医生做准备。第五至十章分别介绍月经病的诊治、带下病的诊治、妊娠病的诊治、正常分娩与急难产的处理、产后病的诊治、妇科杂病的诊治。在各病种的编写上,运用病例导入式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用知识点将学习内容串联起来,具有临床实时感,最后总结临证要点、归纳诊治流程图,便于读者掌握。整个编排过程实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向临床实践转化。同时运用数字资源补充、拓展纸质教材内容,通过PPT课件,扫一扫、测一测,复习思考题等形式多样的数字资源丰富了学习的方式与内容。 本教材面向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规范化培训医师,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实习医师,并可以作为中医师承者临床指导用书。 目录 第一章 妇科医师医德规范 第一节 怎样做一名中医妇科医师 一、仁心待人 二、诚心慎行 三、仁术救人 四、学术提升 第二节 医患沟通的方法 一、为患者着想 二、谨言慎行 三、生命至重,责任重于感情 第二章 中医妇科诊法与治法 第一节 妇科疾病的诊法 一、问诊 二、望诊 三、闻诊 四、切诊 五、妇科检查 第二节 妇科特殊治法 一、中医妇科周期疗法 二、妇科外治法 附:中医妇科内治法概述 第三章 病案书写 第一节 门诊病案 一、信息完整准确 二、重视病史病程 三、重视复诊病历 第二节 住院病案 一、一般项目 二、主诉精练准确 三、现病史反映疾病进程 四、记录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家族史等 五、凝练四诊摘要,善用专科术语 六、体格检查 七、辅助检查 八、初步诊断 九、各级医师签名 第四章 妇科症状的辨析与急症处理 第一节 妇科症状的辨析 一、阴道流血 二、带下异常 三、下腹疼痛 四、下腹部肿块 五、发热 六、晕厥 第二节 妇产科急症的处理 一、血证 二、痛证 三、高热证 第五章 月经病的诊治 第一节 月经先期 第二节 月经后期 第三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第四节 月经过多 第五节 月经过少 第六节 经期延长 第七节 经间期出血 第八节 崩漏 第九节 闭经 第十节 痛经 第十一节 月经前后诸证 一、经行乳房胀痛 二、经行头痛 三、经行感冒 四、经行发热 五、经行身痛 六、经行眩晕 七、经行口糜 八、经行泄泻 九、经行浮肿 十、经行风疹块 十一、经行吐衄 十二、经行情志异常 第十二节 绝经前后诸证 第六章 带下病的诊治 第一节 带下过多 第二节 带下过少 第三节 阴道炎 第四节 宫颈感染性疾病 第七章 妊娠病的诊治 第一节 妊娠恶阻 第二节 异位妊娠 第三节 胎漏、胎动不安 第四节 滑胎 第五节 胎死不下 第六节 妊娠肿胀 第七节 妊娠眩晕 第八章 正常分娩与急难产的处理 第一节 产前检查 一、腹部检查 二、骨盆测量 三、阴道检查 附:产前检查流程表 第二节 产程观察 第三节 急产的处理原则 第四节 难产的处理原则 第九章 产后病的诊治 第一节 产后发热 第二节 产后腹痛 第三节 产后身痛 第四节 产后恶露不绝 第五节 产后郁证 第六节 产后汗证 第七节 缺乳 附:回乳 第十章 妇科杂病的诊治 第一节 癥瘕 第二节 子宫肌瘤 第三节 卵巢肿瘤 第四节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 第五节 不孕症 第六节 卵巢早衰 第七节 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八节 盆腔炎性疾病及其后遗症 一、盆腔炎性疾病 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第九节 阴挺 第十节 阴疮 附录一 妇科常用方剂 附录二 妇科常见英文缩写 主要参考书目 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与模拟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