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诗词意境论
分类
作者 陶型传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以大半个世纪的研究积累,解读中华经典文本,恢复原本客观存在但由于历时久远而中断的认知关联,别开生面,本书读者自会拓展新视野。
入手处以“意象”结构为基本单元,使得汉语诗性语言结构中的景、物、人、事、情、志、意、理诸端,分割而不隔,混沌见逻辑,相背以相协,实现为同构。由表层变体,到深层句样,化静态凝固为动态流变的观察。
引领读者深度漫游《诗经》《离骚》以及苏轼、王维、陶渊明、李商隐、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经典诗词的意境蕴场,力求解脱“套版思维”,“打通墙壁说话”,让心路四通八达,神魂海阔天空,进观其小无内、其大无垠的美感堂奥。
作者简介
陶型传,笔名南山。1941年生于山东蓬莱。196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直至退休。长期从事杂志编辑工作,参与多种《大学语文》编写。读书自娱,喜欢中国古代文论和传统诗词意象;为文随兴,发表论文数十篇。年逾古稀,始有著书之意,每日伏案二三小时,倍觉心神安宁。已出版《(艺概)审美思想发微》,现正拟著《意象诗学窥要》。
目录
追源溯流说“桃夭”——《诗经·周南·桃天》的历史文化积淀
“在水一方”的人生悲剧格局——《诗经·秦风·蒹葭》的异质连类时空
“暝色起愁”的创辟与仿构——从《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的“日之夕矣”说起
“后妃之德”说并非谬论——《诗经·周南·关雎》的政治教化用意
神性与人性的祭仪融合——屈原《湘夫人》的审美再造
悲愤中的人格完善精神——从屈原《离骚》的整体建构说起
无我之境与无为之境——从陶渊明《饮酒》(其五)说起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的玄禅意境
凄美的诗性悲剧意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意境美
“艰难苦恨繁霜鬓”——杜甫《登高》的从政谨敬之心
意象并置与审美解读——从杜甫《江汉》看诗性意象语言
“幽咽泉流冰下滩”——李商隐《锦瑟》的迷离惝恍意境
“打通墙壁说话”——苏轼《水调歌头》的穿越精神
“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苏轼《赤壁赋》的对等理念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的建构心理
“肝肠似火,色貌如花”——辛弃疾《摸鱼儿》的隐喻时空
主要参考书目
序言
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
代,陶先生主讲“文艺学”
,是较早主张“意象诗学”
原则的。所指导的研究生
学位论文,其中就有关于
“《诗经》草木意象”的选
题。在此之前,陶师治“
古代文论”“诗话”“词话”,
单是关于清代刘熙载《艺
概》,就连续发表了一系
列长文。
陶师所肆力专业研治
,似乎又纯出于某种情趣
智趣理趣。人民文学出版
社编辑在二十世纪曾专约
结集成书,出版一部刘熙
载《艺概》研究专著,没
想到为陶师婉言谢绝了。
在出版物跟职称、职称跟
待遇挂钩的时代,陶先生
不去著书,而是将其思索
发现,撰写发表为一系列
文章。那个时代,“论文”
还没有进诸有司管理系统
,更没有什么“核心”“权
威”“引用率”等论文等级
分野。距离现今以物至则
反、复不得不明诏大号“
破唯论文”,那还早着世
代呢。
抑有进者,作者在二
十世纪的系列文章,到二
十一世纪初,竟然成为有
人稻粱牟利的资源。几年
前网络发现,白下“中山
文学院”某院长,把这些
文章生吞活剥,排比成册
,出版为专集,而且连各
篇文章题目也懒得“创新”
,一仍其旧:真乃剽词之
钝贼者也!热心的读者们
发现之后,或主张曝光这
类专门盯着一家抄袭的匪
夷所思行为,以示惩戒,
俾欺世盗名者身败而名裂
。陶先生知道后竞一笑置
之:“救人一命,胜造七
级浮屠啊。”
陶先生思维结构,一
直处于“开放”状态。退休
之后,静言思之,每有会
心,欣然忘食,至于怡然
命笔。师母提到老师曾处
于这样一种“非常态”:“
晚上半夜看‘量子’,一早
起来钻到书房里写文字。
”树五柳于陶门,开三径
于蒋室。据陶先生告知,
曾颇花费过一些时间,翻
检“陶氏家谱”,寻绎到晋
代,接上了“五柳大夫”陶
渊明一系。其靖节先生家
风,得微真有遗传乎?
量子物理学理论的发
展,是一场给各个领域带
来“新天地”的思维革命,
艺术学领域也应不外乎是
。作为物体,万物异质互
联且同构;作为能量,世
界同频以共振——共振是
物体振动的宇宙自然现象
,所有物体都在某一特定
频率下振动,也就是都有
一个共振频率。
作者这部给人丰富启
迪联想的新著里,核心关
键词当然是“意象”。意象
,其实是中国文化艺术的
基本结构单位,意义存在
于结构当中。或者说,意
义是结构赋予的。中国文
字结构,通过取象来实现
比类认知;传统诗词结构
,通过意象组合来完成内
在情感与外在景物同构的
逻辑关联。过去读到艺术
类作品中的山水景物,鉴
赏者往往会说这是“借景
抒情”云云,似乎总感觉
隔了一层。现在看来,也
就是没有进入“意象结构”
单位的理解,不明白不同
质的东西,在某种“力”的
作用下,原是可以实现“
同构”的。
这里似乎可以披露一
个细节。这部新作,原来
拟题为“意境蕴场深度游”
,也就是说,该书还有一
个关键词,曰“蕴场”。所
谓“蕴场”,显而易见是挪
用物理学“力场”的说法。
盖作者看来,诗词的意境
,是一个由景、物、人、
事和情、志、意、理融和
而成的诗性蕴场。这个诗
性蕴场,不是一个固定不
变的静态结构,而是一个
随机播撒的虚幻时空。这
个虚幻时空,存在于历代
读者的想象、体验、感受
、领悟之中。无论从意境
本身连类生发的可能性来
看,还是从读者接受具体
化的异延性来看,这个虚
幻时空都是原生态的、全
息性的、无定质的、不断
生发的,充分体现着“以
不尽尽之”“在有限中见出
无限”的诗性特质(新著“
小引”)。实在地说,单
元也好,结构也好,力场
也好,都是为读者进入诗
学艺术世界沟通多种路径
——“艺道”。艺术而谈“结
构”,“结构”而分“力”及“
场”,是艺术分析分层分
要素深入发展的体现。作
者架构“蕴场”,上诉真宰
,得以与造物者游。
超过意象结构的单位
,是“句样”。句样在诗性
言语里,往往就是所谓“
名句”。例如,唐人杜甫
《春望》“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结构组合
关系,显然是经过诗人改
造即加工扭曲的,从而使
得后世人费解复费词。句
样来源于当时社会流俗语
,即老杜这样的“别扭结
构”——曾经有位德国汉
学大家,为了翻译这一名
联,要我反复解释了两次
——也不过是来自此前或
当时的流行表达,例如:
唐代总章二年《李氏
墓志》铭文:“朝风渐泠
,夜月方明。看花落泪,
听鸟心惊。山多寒色,树
足秋声。”今人读杜甫《
春望》诗句“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以缩为
五言、添加因果关联而生
费解。据此志所刻,各补
动词“看”“听”,则主客关
系,无须词费。即“以我
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尚未融化而臻于主客淆
然不分境地。据此考杜甫
《春望》“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不啻句样,
为当时习见语言结构。唐
代总章二年《赵氏墓志》
铭文:“朝风渐口,夜月
方明。看花落泪,听鸟心
惊。”唐代总章三年《王
氏墓志》铭文:“朝风渐
泠,夜月方明。看花落泪
,听鸟心惊。山多寒色,
树足秋声。”唐代咸亨元
年《索行墓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5: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