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铁人印记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郭岗彦
出版社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用一个个精彩鲜活、富有说服力的故事,完整讲述了铁人王进喜从一名放牛娃一步步成长为工人阶级先锋战士,乃至民族英雄的过程,立体再现了铁人王进喜的人生经历和英雄事迹,准确阐释了铁人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本书不仅关注铁人王进喜在大庆会战中的英雄事迹,更以独到的视角分析铁人的性格特质以及铁人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时代特征和动力来源,紧紧围绕铁人的“五讲”题词展开深刻解读,揭示铁人王进喜永葆先锋模范作用的秘诀。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背景下,本书对弘扬“铁人精神”,引领人们以“铁人”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民族复兴大业中建功立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目录
引言
上篇
1 苦难的童年
2 考钻工拜师学艺
3 善打硬仗的标杆队长
4 参加群英会泪洒沙滩
5 初到大庆三句话成佳传
6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来历
7 “铁人”称号的由来
8 著名的“铁人一口井”
9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出处
10 定格在泥浆池的英雄
下篇
11 苦攻识字阅读关
12 干,才是马克思主义
13 永葆普通劳动者的本色
14 铁人的家规
15 “五讲”题词彰显崇高品格
16 参加毛主席的生日宴
17 精彩报告动京城
18 危难之际显担当
19 壮志未酬憾离世
20 有关铁人的“一二三四五”
21 铁人精神永放光芒
铁人王进喜年谱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历史的画卷徐徐展开,
一组组镜头、一个个片段生
动地再现了王进喜辉煌壮丽
的人生。铁人王进喜是中国
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中国
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
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
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
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
设立下了功勋,在创造了巨
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
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
铁人精神。
新中国成立初期,石油
资源匮乏,严重的“贫血症”
制约着共和国的发展。20世
纪60年代初,面对国内困难
以及西方的打压和围堵等重
重阻碍,大庆人筚路蓝缕、
艰苦创业,奏响了气壮山河
的激越战歌,一举改变了中
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在
这场波澜壮阔的石油会战中
,涌现出了杰出的代表人物
__铁人王进喜。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
大庆人以“两论”起家、“两
分法”前进,独立自主、艰
苦创业,以讲求科学、“三
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开辟出
了一条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
展道路。毛主席发出了“工
业学大庆”的号召,大庆的
经验和模式曾引领我国社会
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时光流转,一个甲子过
去,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依
然熠熠生辉。2019年9月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大庆
油田发现60周年的贺信中指
出:“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
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
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
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
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庆
精神、铁人精神历久弥新,
久而弥坚。
铁人王进喜是顶天立地
的男子汉。翻开他厚重的人
生画卷,雄风扑面而来,而
走进他人生的百花园,一个
个疑问不禁接踵而至:其一
,他是一个低调的人,却让
人敬仰;其二,他是一个文
化程度不高的人,却被称为
工人中的“大众哲学家”;其
三,他是一个有缺点的人,
却让人感到可亲可爱;其四
,他是少有的在世时便红遍
全国的英雄人物,但无论在
世还是英年早逝,几十年来
,他的英名和光辉形象历经
岁月的洗磨依旧光彩夺目。
铁人是如何把这看似矛盾对
立的几个方面完美和谐地统
一到自己身上的?他永葆革
命青春的秘诀是什么?我们
从中能汲取哪些坚守初心和
使命的力量?
((铁人印记》一书试
图依托真实的历史故事,以
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
义的观点和方法重新审视铁
人王进喜,领悟铁人精神,
感受榜样的力量,启迪读者
从我做起,稳健前行。铁人
光辉的事迹和铮铮誓言早已
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
象,对铁人知之越多,了解
越深,越感到自己笔力之笨
拙。然而,我最想和读者分
享的,是铁人那鲜为人知的
“五讲”题词所带来的教育和
启示。
铁人,这个用生命践行
诺言的人,不仅用行动诠释
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还把自己永葆革命青春的全
部秘诀都镌刻在1966年10
月4日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青年演员李光复所题写的“
五讲”题词中:
讲进步不要忘了党
讲本领不要忘了群众
讲成绩不要忘了大多数
讲缺点不要忘了自己
讲现在不要割断历史
这个反映铁人王进喜崇
高品格和思辨能力的“五讲”
题词,包含着朴实睿智的哲
理与智慧,反映了铁人做人
的基本道德准则。“五讲”题
词既是对铁人一生的写照,
更体现了铁人崇高的思想品
格和一个英雄人物应有的非
凡气度,是铁人精神的画龙
点睛之笔,印证了铁人思想
的成熟度和哲学思辨能力,
集中反映了一名优秀共产党
员的先锋意识和卓越品质。
常言道,高处不胜寒!
王进喜几乎一生都处在先锋
地位。他不是一时一事的英
雄,而是始终站立在时代潮
头的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
他不仅是在石油系统具有巨
大影响力的灵魂性人物,还
是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劳动
模范之一。作为具有巨大贡
献和广泛影响力的杰出人物
,对于如何持续发挥模范带
头作用,如何保持工人阶级
的本色,如何处理个人与群
体的关系等问题,他不能不
想。全国学英雄,英雄怎么
办?
这一切,对于王进喜来
说是巨大的考验,而“五讲”
题词就是他对自己人生实践
经验的总结,是用最平实、
朴素的语言对以上问题的回
答,是对其初心最真实、自
然的话语表达,深刻反映出
他坚定的信念与强烈的使命
感,也是他终生坚守的人生
信条。
铁人一生对党忠诚,具
有强烈的群众观点。铁人有
关党的观念和群众观点不是
课本上学的、课堂上教的,
而是他根据个人成长的经历
总结出来的。到大庆后,他
曾在笔记本扉页上写了一段
话:“我是个普通工人,没
啥本事,就是为国家打了几
口井,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
党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
本上只能记差距。”这段发
自内心的朴实话语表明了一
个获得巨大成功和荣誉的老
共产党员的心迹,至今仍被
很多人视为至理名言。
王进喜功高位显、荣誉
等身,如何面对荣誉、正确
对待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
是对王进喜的考验,更是对
每一个人的考验。有的人一
有成绩就像皮球一样,别人
不能拍,轻轻一拍就跳得老
高,而王进喜成绩越大,就
越谦虚谨慎,越要迎着批评
上。他遇到批评时常说,干
工作不能
导语
本书通过融媒体的表现形式,以平实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历史图片,辅以扫二维码观看短视频的方式立体地再现了铁人王进喜的人生经历和英雄事迹,准确地阐释了铁人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于读者而言,既可以于闲暇之余精研细读,又可以见缝插针地粗读速览,既可以翻阅,又可以视听,可以说是一本适读群体广、学习方式灵活多样、适合现代生活特点的大众读物。
后记
在新世界变局、新科技
浪潮和新生产生活方式的背
景下,我们如何对铁人卷帙
浩繁的研究成果进行创造性
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找到
继承与发扬铁人精神的时代
契合点,这是非常有现实意
义的时代课题。
鉴往事,知来者。历史
是最有说服力、最生动的教
科书。铁人王进喜的成长经
历、思想灵魂及精神价值仍
然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
、挖掘,铁人精神的讲述技
巧与方法也需要我们进一步
探讨。只有以鲜活生动的方
式讲述铁人故事,阐发铁人
精神,才能使读者更好地了
解铁人本人及其精神。
本书旨在讲好铁人故事
,赓续红色基因,让现代人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构建当下
时代的精神格局,准确把握
属于这个时代的精神脉动。
有鉴于此,本书通过融媒体
的表现形式,以平实的语言
文字和丰富的历史图片,辅
以扫二维码观看短视频的方
式,用一个个精彩鲜活、富
有说服力的故事,立体地再
现了铁人王进喜的人生经历
和英雄事迹,准确地阐释了
铁人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于
读者而言,既可以于闲暇之
余精研细读,又可以见缝插
针地粗读速览,既可以翻阅
,又可以视听,可以说是一
本适读群体广、学习方式灵
活多样、适合现代生活特点
的大众读物。
从结构上来说,本书完
整讲述了铁人王进喜如何从
一个放牛娃一步步成长为工
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乃至中
华民族英雄的过程。书中的
22段共280多分钟的小视频
,使读者既可以全面了解和
掌握铁人王进喜的成长历程
,又可以加深对铁人精神的
理解。
几十年来,有关铁人精
神的论述及铁人英雄事迹方
面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大多
着重于对铁人在大庆石油会
战时期英雄事迹、铁人精神
产生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
因此很容易给不甚了解铁人
及铁人精神的人造成一种错
觉——铁人王进喜就是靠人
拉肩扛、跳泥浆池等苦干蛮
干出名的泥腿子。殊不知,
铁人王进喜之所以能成为中
国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中
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
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
华民族的英雄,是有着与众
不同的特质的。
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
在于不仅关注铁人王进喜在
大庆石油会战中的英雄事迹
,而且以独到的视角分析他
的性格特质以及铁人精神形
成的思想基础、时代特征和
动力来源,紧紧围绕铁人的
“五讲”题词,展开深刻解读
,最终揭示出铁人王进喜永
葆先锋模范作用的秘诀。这
些对于我们今天做到“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有着重要
的借鉴作用。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本书作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作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新时代,对于弘扬铁人精神
,促进人们以铁人为榜样在
民族复兴大业中有作为、敢
担当、建功立业具有重要的
现实意义。本书入选2021
年山东省主题出版重点出版
物。
在本书撰写过程中,中
国石油大学出版社策划组织
了大庆采风活动,在此要特
别感谢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大庆油田、铁人王进喜纪
念馆对本书撰写的帮助与支
持。此外,西安石油大学期
刊中心张亘稼编审对全书进
行了编校审读,罗卉对全书
图片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做了
大量的审校工作;本书二维
码所链接的教学视频由西安
超星信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录制制作,陈景辉校对整理
。在此,一并表示诚挚谢意

特别值得感谢的是,王
进喜的老领导、老战友、大
庆石油会战的亲历者、原石
油工业部副部长李敬同志己
95岁高龄,还为本书撰写了
代序。在此,向会战的老英
雄致以崇高敬意!
本书图片资料引自多处
,均在图名处予以标注并将
具体信息列示在了参考文献
当中,其中引用较多的是大
庆油田铁人传写作组编撰、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铁
人传》一书,同时还参考了
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
在此谨表诚挚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
免存有疏漏与不足之处,恳
请读者和有关专家批评指正

作者
2021年5月19日
精彩页
1
苦难的童年
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区,祖籍陕西大荔县羌白镇焦家村。据说王进喜祖上大约在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由陕西迁到甘肃河西走廊的赤金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王进喜的祖父王博学当家时,王家已成为当地富户,不仅有上百亩土地,房屋连片,还开有一处当铺。清同治年间(1862-1875年),因受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影响,陕甘等地发生回民起义,河西走廊发生兵变,一股土匪袭击了赤金堡,把王家洗劫一空,随后又一把大火将其烧了个精光。自此,王家衰败不堪。王进喜的父亲王金堂出生后,王家想尽一切办法供他念私塾,学认字,使其勉强成为一个能算账、会写字,有知识、有文化的庄稼汉。
王金堂30岁得子。王进喜刚出生时,王金堂看到是一个男孩,心里非常高兴。按照当地的习俗,王金堂把婴儿包上一件老人衣服,装在草编的筐子里挂到秤上一称,正好十斤,于是就起名为“十斤娃”。十斤娃名字听起来非常壮实,实则身材瘦小。十斤娃长大后,按照王家的家谱往下排,起名王进喜。
王进喜年幼时,父亲因遭债主逼债,官府关押,导致双目失明。作为全家最大的孩子,六岁的王进喜拉着双目失明的父亲四处乞讨。关于这段乞讨生活,《人民日报》记者田流同志采访时,王进喜曾有过叙述:“地不打粮,只好要饭。我拉着棍子,给双目失明的父亲领路,走南村,串北庄,出去要饭。地主家的狗也怪,单咬穿破烂的,这不(王进喜卷起裤腿给大家看),当年被狗咬的伤疤还在。张口叫门要吃的,可真不容易,那时候好一点的人家给点麸皮,坏的人家还出来打我们一顿棍子。家里穷得光光的,要啥没啥,全家人靠讨饭度日,真是一天比三年还长。”
10岁时,王进喜和三个小伙伴到祁连山为地主放牛,几个月回不了家。到年底结账时,东家以王进喜弄丢了牛为由,克扣了他的工钱,还不准他来年再干。他只好在周边河沟里捡拾“黑油”(实际就是渗漏出地表的原油)变卖以补贴家用。
1937年10月初,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孙健初与美国石油地质专家马文·韦勒博士、费富德·萨顿工程师一行从上海出发到玉门考察。在考察途中,他们遇到几个用土办法挖油的赤金人,其中有一个浑身沾满黑油的十几岁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只穿一件又破又短的皮袄,因为一天到晚和原油打交道,浑身都是黑色的,好像从来没洗过澡似的。也许正是这种周身的“保护层”,才使他免受严寒之苦。韦勒博士把他的所见,特别是遇见这个黑油男孩的情景写信告诉了家人。1991年韦勒的女儿来到玉门还在查找这个黑油娃,人们都说他就是当年的王进喜。
12岁那年,王进喜不畏强权,到伪区长家讨要他家被霸占的土地。虽然只要回了几丈白土布,却是王进喜与恶势力抗争的一次胜利。
幼年贫穷、饥饿、讨饭的痛苦经历深深地印刻在王进喜的脑海里,磨炼了他的意志,增添了他的勇气和智慧,也成为他感恩新社会、终生报国的一种动力。放牛娃的那段经历影响了他的一生,在以后三十几年的奋斗生涯中,他经常讲“我是个放牛娃”,从不忘记自己的苦出身。当上大队长以后,他一再声言自己要当一个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为人民服务一辈子,这不能不说与他儿时形成的“黄牛情结”有关。
1938年,王进喜15岁。此时由于抗战的需要,玉门油矿开始开发,王进喜在油矿打短工、扛长工,直到1949年。这期间正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10年的痛苦经历让他终生难忘。
玉门油矿地处塞外戈壁,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山上不长树,地上不长草,空中无飞鸟,风吹石头跑”是人们对老玉门自然环境的生动描述。尤其是老君庙一带,山高、坡陡、沟深,石油河水穿过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正如老玉门人常说的“穷山恶水”。因此,有民谣说:“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前看,鬼门关,向后看,白碱滩。”王进喜虽年龄小,却干着和大人一样的重活,住的是“金窝子”、石窑洞、席棚子,穿的是一张光板羊皮袄,“白天穿,晚上盖,雨天毛朝外”,吃的是稀饭、黑面馍、盐水辣子菜,常年不见油,更别想有肉。这样的生存环境,对正在长身体的王进喜来说非常残酷。无论是运煤、搬石、铲沙、打土坯……样样得和大人一样干,加上他性子直,脾气倔,爱争个高低是非,经常挨工头的打骂,受尽屈辱。
王进喜进矿以后,一段时间内矿上只管饭,不给工钱。到1939年7月才给工资,微薄的工资只能勉强补贴家用,王进喜始终在社会最底层挣扎。在繁重的劳动中,王进喜个子一天天长高,骨头一天天变硬,但工资却没有增加。1947年,王进喜已经24岁了,也没有攒下娶媳妇的钱,还是光棍儿一条。没有办法,父母只好狠下心用17岁的妹妹与别人“换亲”,给王进喜娶了邻村的姑娘王兰英。王兰英虽然个子不高,却身强力壮,由于从小受苦,养成了老实厚道、少言寡语的性格,进门第二天就干活。乡亲们夸奖,公婆满意,王进喜也乐得合不拢嘴。
解放前夕,王进喜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工友们一起参加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