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1947年是转折的一年,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年下半年连续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民党的重兵集团被解放军一个个歼灭,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共产党则更加坚定了决心,要打过长江,夺取全国的胜利。
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回顾1948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刘统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如果说1947年是转折的一年,1948年则是决战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当年下半年连续进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中,国民党的重兵集团被解放军一个个歼灭,国民党方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转而求和。共产党则更加坚定了决心,要打过长江,夺取全国的胜利。 本书用历史事实说明从战场到后方,从农村到城市,从生活到经济,从舆论到思想,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我们回顾1948年中国经历的风风雨雨。 作者简介 刘统,1951年生于北京。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导师为谭其骧教授。1988—200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百科研究部研究员、《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门类责任编辑。1996年被授予大校军衔。2004年4月任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著有《北上——党中央与张国焘斗争纪实》《东北解放战争纪实》《中原解放战争纪实》等军事专著。 目录 前言 第1章 土地改革的暴风骤雨 第2章 上海的社会风潮 第3章 南京的政治戏剧:“行宪国大” 第4章 厉兵秣马,准备决战 第5章 鏖战西北,逐鹿中原 第6章 改造俘虏,化敌为我 第7章 建立解放区的新经济基础 第8章 解放军军事工业的创办 第9章 蒋经国上海“打虎”:国民党经济改革的失败 第10章 从豫东之战到济南战役 第11章 战略决战前的运筹 第12章 辽沈战役(一)攻克锦州 第13章 辽沈战役(二)辽西大会战 第14章 陈布雷之死 第15章 从“第三条道路”转向革命的知识界 第16章 淮海战役(一)徐东大血战 第17章 淮海战役(二)歼灭黄维兵团 第18章 淮海战役(三)风雪陈官庄 第19章 车轮滚滚的支前大军 第20章 东北野战军入关 第21章 将革命进行到底 征引文献 序言 1 1946年9月,中国北方阴 霾密布。用美式飞机大炮装 备起来的国民党军队步步进 逼解放区,占领了上百座城 市和县城,并声称要在几个 月内消灭共产党。这时候, 上海诞生了一份政论周刊— 《观察》。主编储安平先生 在发刊词《我们的志趣和态 度》中写道:“我们这个刊 物第一个企图,要对国事发 表意见,意见在性质上无论 是消极的批评或积极的建议 ,其动机则无不出于至诚。 ”这个杂志集合了一批著名 的知识分子,他们要以“民 主、自由、进步、理性”的 立场,来关注中国的前途和 命运。《大公报》主笔王芸 生先生在这期创刊号上发表 了《中国时局前途的三个去 向》,以颇为自信的文笔, 预测了中国的三个前途: (一)南北朝。这是中 共所要做到的。在去年秋胜 利到来之时,毛泽东先生应 邀到重庆,国共谈判了四十 多天,未曾谈得拢。其中距 离最远的有两个问题:一是 重划军区问题,另一个是关 于解放区地方政府问题。这 里边重划军区的计划,实际 可以说是一个江淮为界的南 北朝。双十纪录发表之后, 毛泽东由重庆飞返延安,中 共的军事行动就转趋积极了 。在江南的共军,迅速撤至 江北。在广大的北方,打山 西的上党区,打绥包,打同 蒲东段,积极向山东扩张, 大量向东北渗入。那时共军 的高潮,大有不能取之于樽 俎的,而必得之于疆场,以 实力做到其所要的。绥包之 败,山海关之挫.使这个计 划受到了一些阻挠。到今年 一月停战令下,政治协商会 议举行,衣裳之会,隐蔽着 戎车行动。无论停战令下, 或者政协协议,军事实未曾 停。北方一直在打,而到了 一个新的高潮。及至四平街 决了战,共军连弃四平街、 公主岭、长春三大据点,复 趋低潮。于是停战运动大起 。南京的谈判,宣布了东北 停战十五天,又延长停战八 天。这二十三天的停战都过 去了,更是大打起来。半个 中国,烽火连天,无论高潮 低潮,紧打慢打,一个南北 朝的运动,是在有力的进行 着。这是中国时局前途的第 一个去向。 (二)十月革命。中共 现在还没有这么大的野心。 因为他们的主观力量还没有 这么大;但是客观的条件却 在骎体的进展着。一、政治 搁浅到解体。今天国民政府 治下的政治,一片搁浅现象 ,恹恹无生气。循良的公务 员待遇低薄到无以维持肚皮 ,相对的就是贪污公行,滔 滔天下,廉洁成了难能之事 。再不振作,再不有为,则 弄到政治解体,实非不可能 。二、经济恐慌到崩溃。这 问题更深刻了。今日中国的 经济,一面倒的靠洋货输入 ;国家的财政,又一面倒的 靠通货膨胀。物价狂涨,工 资奇昂,人民憔悴,工业窒 息,独独发了官僚资本与买 办阶级。政府天天在饮鸩吸 毒,人民天天在挣扎呻吟, 如此下去,则洪水到来,经 济崩溃,已经不是太意外的 事了。三、最后是军事。现 在国民政府的声光,实际是 靠着中上级军官对中共还有 一股敌忾之气,但这是不很 可靠的。因为抗战既经胜利 ,中国人打中国人,实在不 能持久维持士气,尤其士兵 生活之苦,拖久了,难免要 生变化。士兵一声撂枪,中 国的十月革命马上出现,就 是国家大乱。这可能是中国 时局前途的又一个去向。 (三)政协协议之路。 政治协商会议的五项协议, 原是当前中国极理想而又很 艺术的前进之路。不知怎的 ,刚刚签字的协议,墨迹未 干,便你吵我闹,弄成一文 不值,一条也不曾实行。第 一步的改组政府未曾实行, 至于开国民大会,修订宪法 ,更加谈不到了。政协洽议 的政府改组,因为各党派都 参加,是联合性的;用这个 政府筹开国大,以制定宪法 ,然后实施宪政,举行民主 大选,所以这个政府也是过 渡性的。由政治协议的路线 过渡到民主宪政的大路,这 是中国时局前途最好的一个 去向。 以上三个去向,毫不踌 躇的,我们希望能够走上政 治协议的路线。 然而,历史事实证明, 王大主笔的三个预测,一个 也没猜对。短短三年之内,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蒋介石指挥的八百万国民 党军队,在一个接一个的战 役中被消灭殆尽。中国共产 党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在广 阔的中国大陆上建立起—个 新政权。 …… 如果说1947年是转折的 一年,1948年则是决战的 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的 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当年下半年连续进行的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中,国民党的重兵集团被解 放军一个个歼灭,国民党方 面完全丧失了进攻的能力, 转而求和。共产党则更加坚 定了决心,要打过长江,夺 取全国的胜利。 3 战场上的胜负是决定一 个旧政权消亡,一个新政权 诞生的主要原因。但是战争 是政治的体现,尤其是人心 的体现。就是占最大多数的 工人、农民、士兵、知识分 子、商人究竟拥护谁,反对 谁,愿意跟着谁走向光明, 不愿意跟着谁走向黑暗。我 们从1948年的历史中可以 看到,蒋介石和国民党绞尽 脑汁,采取了一切可以使用 的手段,来挽救政权的衰败 ;毛泽东和他领导的中国共 产党依靠人民,艰苦奋斗, 赢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导语 政治的腐败直接影响到军队的士气,一个没有斗志的军队,再好的武器也不能挽救其失败的命运。当他们在战场上整团整师地放下武器时,美国政府也改变了立场,认为蒋介石已经无法挽救,采取了任其垮台的态度。历史就是这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向前发展着,而且步伐越来越快。本书共收录了21章,包括土地改革的暴风骤雨、上海的社会风潮、建立解放区的新经济基础、解放军军事工业的创办、从豫东之战到济南战役、战略决战前的运筹等。 精彩页 1 1948年初,解放区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进入到一个关键时期。 土地改革的目的,正如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所说,是“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斗争中,直接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从1946年起,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由各分局具体负责,新老解放区广大农村中陆续开始了土改。1947年7月至9月全国土地会议之后,特别是10月《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把土改运动推向了高潮。 中国农村有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基础,地主和乡绅是维持封建关系的核心。美国学者费正清描述他们的地位和作用时说: 在地方上,绅士们左右着众多的事情。他们共同主管各种公共事务,如修桥梁,设津渡,建围墙和寺庙,筹措学校和书院的费用,发起和印刷地方志,参与地方的祭祀活动。当发生骚乱时,他们可以在皇帝的认可下资助、招募甚至统率民团。在所有这些活动中,地方上层人物运用他们在民众中的声望和与政界的关系,还运用他们对儒家行动准则和地方行政的知识,既提供钱财,又发挥个人的领导作用。他们构成了地方官吏和官府统治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官府是不能有所作为的。他们对官府施加影响和免除劳役或肉刑的特权被审慎地维护着。绅士们有一派绅士风度来表明他们的身份——长袍,长指甲,能诗善赋,有欣赏艺术的闲情逸致。总之,过着一种与老百姓脱离的生活。这些地方上层人士,即统治阶级,有着强烈的自觉性和内聚力。他们的理想就是组成一个内有若干庭院的大家庭,几世同堂,婢仆成群,共同聚居在一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在经历了大革命时期城市革命失败的教训后,毛泽东走出了一条以广大农村为基础,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道路。农村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的基础,广大贫苦农民是共产党依靠的基本力量。要动员千千万万农民拥护革命,全心全意地参加革命,就必须摧毁封建地主阶级在农村的统治,使贫苦的农民得到土地。抗日战争时期,由于统一战线的原因,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民主改革是减租减息,在维持原有土地关系的基础上,尽可能使贫雇农的生活有所改善。虽然有些地主采取了开明合作的态度,参与抗日民主政权,自愿减少租税和献出部分土地,但他们在农村中的地位和影响依然存在。地主以其经济实力、知识、宗族关系等优越条件控制着乡村的一切,不是改良和妥协能够改变的。中国共产党要依靠农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就必须确立在农村的各级政权。要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就必须铲除地主阶级在农村的基础。这是一场彻底的现代民主革命。 中共中央领导人在讨论由刘少奇主持起草的“五四指示”时,毛泽东强调:“解决土地问题,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全党必须认识这一点。”从1946年起,陕甘宁、华北、山东的老解放区就陆续开始了土改。1946年“五四指示”发布后,各解放区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的高潮。各级干部组成工作队,深入农村开展反奸清算斗争。在大大小小的斗争会上,面对贫雇农血泪的控诉,那些平日在村里不可一世的地主低下了头。他们的土地被没收,财产被抄查。1947年6月15日太行区党委《关于太行土地改革的报告》记述了农村的变化: 翻身以后的农村,完全换了一副崭新的面目。砖瓦门楼好房子里,完全住上了一辈子辛勤的老农民。他们家家户户去掉了灶王爷,挂上了毛主席像,门口的横联是“劳动门第”而不是“诗书门第”。广大农民自己欢欣的呼喊着:“有了房子地,摆上桌子柜,头顶的足踏的都是自己的。”旧历正月的时候,五六十岁的老太婆和老头子,也穿上了自己分到的好衣服,到处扭起秧歌来,歌唱着翻身以后衷心的快乐,颂扬自己的翻身斗争。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