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是幽门螺杆菌高感染率(平均感染率在50%左右)国家,也是胃癌高发病率国家。无论是从预防角度,还是治疗角度,都亟待一本有关幽门螺杆菌的科普读物,这就是编者编写本书的宗旨和目的。 本书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基础知识篇、诊断篇、治疗篇、防护篇、其他相关问题。一律以问答式进行阐释。 本书系博士毕业之后一直从事幽门螺杆菌研究的学者或消化病专家共同撰写,书中所有插图均是编委成员陈倩倩原创绘制。 作者简介 胡伏莲,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历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常委兼秘书: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北京医学会消化分会副主委。 1986年分离出幽门螺杆菌。发表论文及述评260余篇。因撰写论文多和被引频次高获《中华医学杂志》创刊90年金笔奖。科研成果多次获原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奖。 主编《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幽门螺杆菌诊疗指南》等著作。 2006年与北京医学会相继创立“全国幽门螺杆菌及消化疾病诊治临床论坛”暨“全国幽门螺杆菌与胃肠生态中西医整合高峰论坛”任论坛主席,并获北京医学会创立90周年“北京医学会工作突出贡献奖”。 在国内首先提出“难治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幽门螺杆菌治疗新路径”的新理念。 目录 基础知识篇 1.幽门螺杆菌为什么如此"神秘 2.幽门螺杆菌是如何被发现的 3.幽门螺杆菌“埋伏”在我们身体哪些地方 4.为什么幽门螺杆菌是"隐藏在胃肠道中的诺贝尔奖 5.幽门螺杆菌的发现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6.幽门螺杆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7.什么是感染性疾病 8.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不是感染性疾病 9.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情况是怎样的 10.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为什么会致病 11.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会导致哪些消化道疾病 12.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会导致哪些消化道外疾病 13.应当如何看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14.当前国际上和国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形势是怎样的 15.公众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认识主要存在哪些误区 16.为何要提高公众对幽门螺杆菌的再认识 诊断篇 17.怎样才能发现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有哪些 18.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会出现哪些反应 19.我需要检测幽门螺杆菌吗 20.体检报告中幽门螺杆菌的分型是什么意思 21.儿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检测幽门螺杆菌 …… 治疗篇 防护篇 其他相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