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民艺馆》丛书立足中华传统造物艺术,以中国民艺博物馆三万余件馆藏藏品为基础,将中华传统农耕时代的民间造物艺术进行集中整理展现,内容涉及衣、食、住、行、用、艺等多个方面,包括农业手工业生产用具、交通工具、服装饰品、起居陈设、饮食厨炊、游艺娱玩等品类。 本书以图为主,适当增加对民艺藏品的文化传承、工艺匠作等方面的解读,是融欣赏性、教育性和审美性为一体的中国民艺普及读物。 作者简介 潘鲁生,1962年生。艺术学博士、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系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中国文化名家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开展民艺研究与保护实践,推进大学民间文艺传承。率先提出“民间文化生态保护”理念,组织实施“民间文化生态保护计划”,出版《民间文化生态调查》,抢救整理民间美术手工技艺120余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及中宣部、教育部、文化部大型课题,构建中国“民艺学”学科体系,出版《民艺学论纲》等学术专著,参与编纂《中国民间美术全集》,提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构建中国“手艺学”等命题,研究成果填补专业领域空白。创办中国民艺博物馆,将数十年来收集的民间美术藏品向社会常年免费开放。创建“中国民艺国际视频网站”,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致力于传承、推广民艺文化。先后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获评“上海世博会先进个人”,多次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 目录 序·美在生活 一、我与民艺有缘 二、创建民艺馆是我的梦想 三、民艺的生活美学 专论·工械技巧,物究其极 一、中国传统劳动工具发展述略 二、传统劳动工具的类别 三、中国传统劳动工具的文化价值及审美 图说 农耕工具 木匠工具 铁匠工具 锔匠工具 砖坯匠工具 豆腐匠工具 鞋匠工具 附录 军事戏语——中国二十四节气传统农事释义摘录 老行当——中国民间传统手艺摘录 庄户杂字——山东传统民间《庄户杂字》释义摘录 图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