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加坡文化教育研究(精)/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大系 |
分类 | |
作者 | 檀慧玲 |
出版社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新加坡文化教育研究》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项目“新时代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能力及策略研究”、北京外国语大学“双一流”建设标志性项目“‘一带一路’国家文化教育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之一。内容包括新加坡的国情概览、文化传统、教育历史、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教育政策、教育行政,以及中新教育交流等。本书从不同方面、不同维度论述新加坡教育的发展历史、现行体系、教育政策、发展战略、相关法规、治理模式与师资队伍等,为读者了解新加坡的文化教育概貌提供窗口和视角,具有较高的学术性和可读性,有助于广大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比较教育研究者、区域国别教育研究者和对相关内容感兴趣的读者了解新加坡的教育特色,并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思考与启迪。 作者简介 檀慧玲,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政策、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外国教育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多项,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主编《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参撰《新加坡文化教育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史》《外国职业教育通史》《中国教育发展指数》《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研究》等著作多部。连续两届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16年、2021年)。 目录 第一章 国情概览 第一节 自然地理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二、宜人宜居的气候环境 三、匮乏稀缺的自然资源 第二节 国家制度 一、治国方略 二、行政管理体制 三、移民国家的立国之道 第三节 社会生活 一、短小精悍的狮国 二、老龄化的多元民族 三、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 第二章 文化传统 第一节 历史沿革 一、文化沙漠中的绿洲(独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 二、儒家文化独领风骚(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 三、共同价值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第二节 文化流派 一、新加坡的儒家文化 二、个人主义文化 三、共同价值观 第三章 教育历史 第一节 历史沿革 一、大力普及基础教育(自治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 二、积极推进英才教育强国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 三、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培养,注重价值导向(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第二节 教育思想 一、李光耀的教育思想 二、精英教育思想 三、华文教育思想 第四章 学前教育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一、发展背景:历史与现实相统一 二、托幼机构:种类丰富,满足多元需要 三、课程框架:幼儿是好奇、积极、有能力的学习者 四、师资培养:逐渐形成完备的教师教育制度 五、质量保障:构建和完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特点和经验 一、普及性:解决“有园上”问题 二、可负担性:聚焦“上得起”问题 三、可问责性:关注“上好园”问题 四、可持续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相统一 五、公平性:满足多元诉求,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章 基础教育 第一节 基础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一、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基础教育的现状 第二节 基础教育的特点和经验 一、教育分流,因材施教 二、重视双语教育,实现创新与借鉴 三、基础教育信息化 第三节 基础教育的挑战和对策 一、改革严格的分流制度 二、增强对华文教育的重视 第六章 高等教育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一、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特点和经验 一、国际化 二、自治化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挑战和对策 一、走向国际化过程中的冲突 二、实现自治中的放权与规约 第七章 职业教育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职业教育的现状 第二节 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经验 一、“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二、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 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第三节 职业教育的挑战和对策 一、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的连接 二、强化职业生涯指导 三、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八章 成人教育 第一节 成人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一、成人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成人教育的现状 第二节 成人教育的特点和经验 一、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 二、充足的经费保障 三、发展特色的老年教育——乐龄教育 第三节 成人教育的挑战和对策 一、构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推行多项职业支援及培训计划提升劳动力就业技能 第九章 教师教育 第一节 教师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一、教师教育发展历程 二、教师教育现状 第二节 教师教育的特点和经验 一、教师教育的特点 二、教师教育的经验 第三节 教师教育的挑战和对策 一、教师教育的挑战 二、教师教育的对策 第十章 教育政策 第一节 政策与规划 一、教育政策发展历程 二、全人教育领域:课程辅助活动计划(2001年至今) 三、国家认同教育领域:国家教育计划(2017年修订) 四、教育信息化领域: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Master Plan 4(2015-2020年) 第二节 实施与经验 一、专项专业、灵活规范的课程辅助活动计划 二、扎根本土、路径多元的国家教育计划 三、渐进整合、多元共促的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第十一章 教育行政 第一节 中央教育行政 一、层次清晰的教育行政机构 二、集中与分类并行的教育行政管理 第二节 学校教育行政 一、人事管理为主的中小学内部行政 二、自主权较强的高校内部行政——以南洋理工大学为例 第十二章 中新教育交流 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中新交流史 一、中新教育交流合作大事记 二、中新文化交流合作大事记 第二节 欣欣向荣的中新教育交流现状 一、积极促成教育交流与合作 二、搭建广阔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平台 三、开拓多样化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方式 第三节 中新教育交流的典范——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 一、学院概况 二、学院课程设置 三、学院师资、教材及资金情况 结 序言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 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跻 身世界发达国家之列。进入 21世纪以来,新加坡坚持实 施创新发展战略,积极推动 产业数字化转型,在第四次 工业革命浪潮中积聚了强大 的信息科技实力,重塑其经 济竞争力。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2021年4月6日发布的最 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数据 库》显示,新加坡人均GDP 为5.9819万美元,位居世界 第7位。 由于国土面积狭小、自 然资源匮乏,新加坡政府深 知唯有把人力资源当作第一 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才能赢 得国际竞争优势。为此,新 加坡高度重视教育,并不断 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形成了 极具本土特色的教育体系。 在由经合组织(OECD)发 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 (PISA)中,新加坡学生成 绩优异,在参测国家(地区 )中多次名列前茅(2015 年阅读、数学、科学三个科 目第一,2018年三个科目 第二)。高等教育也成绩斐 然,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 理工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一流 大学,近几年两所学校在 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稳居 前列。 本书遵循开放包容、互 学互鉴精神,在已有研究的 基础上,力图对新加坡的文 化传统,教育历史,各级各 类教育发展、教育政策、教 育行政,以及中新教育交流 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 和分析,以期多维度、全方 位呈现新加坡教育发展全貌 ,深化对新加坡文化教育的 了解和认识。 本书共分为十二章。第 一、二章概述新加坡国情和 文化传统,形成对新加坡文 化教育背景的基本认识。第 三章对新加坡的教育发展历 程进行梳理,了解其重要教 育流派及其主要思想。第四 、五、六章分别对新加坡学 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 育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梳 理,总结其特点和经验。第 七、八、九章重点分析新加 坡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教 师教育的发展历史、现状、 特点及经验。第十、十一章 详细介绍新加坡的教育政策 和教育行政,增加对其教育 管理等方面的了解。第十二 章聚焦中新教育交流的历史 和现状,展望未来两国在“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文化教 育交流与合作。 本书由檀慧玲负责整体 规划、撰写与统稿。参与撰 写工作的还有郑丽君(第一 、二、三章)、黄洁琼(第 四章)、沈漪佳(第五、七 、八章)、王玥(第六、十 一、十二章)、万兴睿(第 九、十章)。李松莹为本书 做了大量工作。感谢大家的 精诚合作与辛苦付出!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 考和借鉴了国内外新加坡文 化教育相关领域学者的研究 成果和观点,对此表示诚挚 感谢。书中部分图片由 Flickr网站摄影师Lucy Gray 、saeru、Richard Ricciard 、smuconlaw以及Upslash 网站摄影师Pang Yuhao、 Duc Manh提供,在此一并 致谢。非常感谢北京外国语 大学党委书记、“一带一路” 国家文化教育大系总主编王 定华教授,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刘捷编审、孙凤兰编 审和巢小倩副编审的鼓励和 支持。特别感谢本书责任编 辑杜晓沫副编审,她的认真 负责、耐心细致是本书能够 顺利出版的重要保障。 由于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有限,书中不足与疏漏之处 在所难免,恳请各位专家和 读者批评指正。 檀慧玲 2022年3月于北京师范大 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