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无比巨大,它经年累月地影响着人的生活态度、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甚至左右一生成败。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神圣责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家长的身上。
本书从学习、生活、自律自制、与人交往、品德修养几个方面,指导家长如何引导和督促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每节都结合教育案例来寻根究底,针对不同的问题给家长支招。所阐述的方法都是贴合现代孩子学习生活实际的,将道理融入生动的故事当中,使家长便于操作,孩子乐于接受。
习惯的力量无比巨大,
它经年累月地影响着人的生
活态度、思维方法和行为模
式,甚至左右一生成败。孔
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
也。”《汉书·贾谊传》中说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
然。”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
:人的本性是差别不大的,
由于后天传习的不同才相差
甚远;小时候培养的品格仿
佛天生就有的,长期养成的
习惯则好像完全出于自然。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而
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
子受益一生。所谓好孩子,
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所
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
坏习惯很多的孩子。一个坏
习惯可能使人丧失良机,而
一个好习惯则可能使人走向
成功。习惯是人生之基,而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神圣责
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家长
的身上。
其实,许多父母已经开
始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可
是为什么效果不明显呢?问
题在于有些父母还是将其当
成了空洞的说教,而忽略了
习惯培养是一套科学的教育
方法,需要按照科学的规律
来做才会见效。
培养好习惯,首先要引
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
兴趣、认同和信心,然后明
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
某个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
楚楚;下一步就是坚持不懈
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
到主动再到自动;最后还要
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
成功的体验中养成好习惯。
本书概括了孩子需要从
小养成的好习惯,从学习好
习惯、生活好习惯、自律自
制好习惯、与人交往好习惯
、品德修养好习惯几个方面
进行了生动阐述。每节都结
合教育案例来寻根究底,针
对不同的问题给家长支招。
所阐述的方法都是贴合现代
孩子学习生活实际的,将道
理融入生动的故事当中,使
家长便于操作,孩子乐于接
受。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
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
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
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愿天
下的父母都能抓住习惯培养
这个根本,为孩子一生的发
展和健康快乐打下良好的基
础。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
所谓好孩子,一定是有好习惯的孩子,而所谓有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是坏习惯很多的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用一生。培养好习惯,首先要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认同和信心,然后明确行为规范,下一步就是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再加以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好习惯。
愿天下的父母通过本书学习都能抓住习惯培养这个根本,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和健康快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章 学习好习惯:自主学习,乐在其中
让孩子乐于记忆“你记忆,因为你热爱!”这是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教导孩子的妙语。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希腊斯塔吉拉城一个著名的医生家庭。在孩子10岁那年,父亲被任命为马其顿国王的首席医生。老父亲一无后台,二无背景,完全依靠技术起家,因而有一种极强的个人成就感。他非常珍惜自己的技术成就,并且希望将来孩子能够子承父业,当一名高级技术人员,不仅将技术作为终身职业,而且还要将技术作为安身立命和延续家庭血脉的超级法宝。
为了让孩子能够子承父业,从亚里士多德5岁起,父亲就开始教他背诵医疗书籍,例如药品配方、治疗手段,等等。可是弄来弄去,孩子专靠死记硬背,把那些医书上的知识记诵了一阵子,很快就忘掉了。后来老父亲想了一条妙计,他发现孩子对眼前看得见的活生生的东西非常有兴趣,而且记得挺牢固,就从药柜里拿出许多药品实物,一样一样叫孩子识记,看一样就记一样,而且各种药品的颜色、气味、形态,各有不同,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父亲还如数家珍似的讲述每一样药品的生长地的风土人情,使孩子听得两只眼睛都直瞪瞪地发亮,这种方法在现代被称为直观记忆法。当时印刷术不发达,书写工具也比较缺乏,学习医学的主要手段就是依靠记忆。几千种药品、几千个药方,还有数以百计的治疗方法,全靠医生花费几年或者十几年的时间记忆,所以全靠实物记忆显然是不够的,还得培养孩子其他的记忆能力和记忆手段。
老父亲为了延续家庭的医脉,还想出各种高招来培养孩子的记忆,这类多手段全方位的综合记忆法,在当时就被称为“亚里士多德记忆法”。说有一天,父亲带孩子上西西里岛游玩,那是一方阳光灿烂的音乐之乡,到处都是能歌善舞的民间歌手,游人只要往篮子里投一个铜板,歌手就会为你唱一支妙不可言的民歌。于是老父亲灵机一动,专门请了个民间歌手当仆人,一边料理家务,一边教孩子唱歌。小亚里士多德借着铿锵动听的节奏,一下子就能把歌曲背得滚瓜烂熟。这就是音乐记忆法,在当时就是一种流传很广的很好的学习记忆方法。
老父亲发现孩子迷上了雕塑,当时希腊的雕塑技艺精湛,城里有大大小小数十家雕塑铺子,匠人只要看一阵子图画,就可以依照图画制作出活灵活现的雕塑式样。于是老父亲就叫孩子到雕塑铺子里去拜师学艺,学习那些匠人惊人的记忆力,这就是色彩记忆和线条记忆。
每年4月4日,雅典城都要举行艺术狂欢节,演出3天大戏,城里男女老少倾城出动,去卫城大剧场看戏。亚里士多德特别爱看戏,早在3月柳枝发芽的时候,他就会一天一天计算日子,催促爸爸带他上卫城剧场看戏。雅典的大戏每天演出三场,大约10小时,而孩子却全然忘了疲劳,从早到黑看得津津有味,还能把许多台词背诵出来。由于大戏的内容讲的都是特洛伊英雄的故事,而老父亲早已把《荷马史诗》背得滚瓜烂熟,他就同儿子签订一个协议,每天晚上父亲给儿子讲一个特洛伊英雄故事,条件是儿子必须将故事情节复述出来。这在现代被称为语言记忆,同样也是培养记忆力的最好方式。由于日复一日地复述故事,儿子的记忆力非常优异。他不仅把父亲的医书阅读到了过目能诵的程度,而且还记住了哲学和数学方面的许多知识。他把每一个例题仔仔细细琢磨一遍,再去记诵有关例题的公式,例如毕达哥拉斯定理。这就叫作理解记忆。
由于有了父亲从小精心培养的惊人的记忆力,亚里士多德广泛涉猎了政治学、戏剧学、心理学、医学、物理学、数学各个学科,并且广有成就,被历史学家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最后还当上了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