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精)
分类
作者 张莉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作为国内重要的女性文学研究学者,张莉对文学中的性别观有着特别敏锐的触觉。她擅长分析女性处境,从共情出发,希望带领读者走出性别的二元对立,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本书分为六章共二十三讲,内容涵盖了对当下热门女性问题的思考,如理解女性身体、女性美,爱情中的金钱与性,婚姻的恩爱和离别,母亲形象的多样性等,也涉及女性的传统和女性写作的源流等,既有专业深度对普通读者也颇有启发性。此书的关注对象主要以女作家作品为主,涵盖了对丁玲、萧红、张爱玲、王安忆、铁凝、迟子建等人的诸多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但也并不限于女作家作品,本书也讲读了鲁迅、冯骥才、毕飞宇、苏童、李修文等男作家笔下的女性生活和女性人物,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立场解读这些文学作品,用以疏解今天女性们所面对的困惑和精神疑难。作者的观点及论证严谨而又不失文学性,能观照女性现实中面临的难题,却又温暖动人。
作者简介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最受研究生欢迎十佳教师。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小说风景》《持微火者》等。主编《人生有所思》《2021中国女性文学选》《生活风格:2020年中国短篇小说20家》《即使雪落满舱:2020年中国散文20家》《我认出了风暴》等。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中国女性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茅盾文学奖评委。
目录
导读:文学为什么要分男女
第一篇 女性身体
第一讲 我们对身体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
第二讲 怎样才算尊重女性——周晓枫《你的身体是个仙境》
第三讲 谁来定义女性美——铁凝《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第二篇 女性的自我认知
第四讲 女性的悲剧处境如何造成——鲁迅《祝福》
第五讲 “为你好”与同化异类——萧红《呼兰河传》
第六讲 “奉献型人格”与好女人形象——铁凝《永远有多远》
第七讲 何为女人的体面——毕飞宇《玉米》
第八讲 怎样理解女性情谊和相互嫉妒——苏童《妻妾成群》
第九讲 女性的“衣锦还乡”与男性一样吗——魏微《异乡》
第三篇 爱情话语
第十讲 爱情话语怎样俘虏我们——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第十一讲 金钱能否真正衡量爱情——魏微《化妆》
第十二讲 能像侦破案件一样侦破爱情吗——东西《回响》
第十三讲 女性在爱情中如何成为自己——王安忆《我爱比尔》
第四篇 婚姻交响乐
第十四讲 “不般配”的选择和高贵的婚姻——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第十五讲 家庭暴力的实质——周晓枫《布偶猫》
第十六讲 离婚就是被抛弃吗——铁凝《遭遇礼拜八》
第十七讲 像植物一样生生不息的夫妻情感——迟子建《亲亲土豆》
第五篇 成为母亲
第十八讲 文学史上的“暗黑”母亲——张爱玲《金锁记》
第十九讲 母亲是否也会被孩子的期待绑架——李修文《女演员》
第二十讲 现代女性如何做到家庭与事业两全——作家陈衡哲
第二十一讲 母亲形象的多样性——邵丽《风中的母亲》
第六篇 女性传统
第二十二讲 关于“老祖母”,我们知道些什么——乔叶《最慢的是活着》
第二十三讲 女性写作的多种可能——李娟《我的阿勒泰》
结语:如何理解女性的价值
序言
导读 文学为什么要分
男女
这门课讲的是女性文学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思
考一些女性生活中所遇到
的问题,以对镜的方式进
行分析。你可能会觉得疑
惑,文学怎么还要分男女
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其
实也是我要讲女性文学这
门课的意义。
在文学史上被忽视的女

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
是古代文学史中,大部分
的作家是男性。偶尔也会
看到一两个女性作家的身
影,比如薛涛,比如鱼玄
机,比如李清照。但大多
数时候,我们看不到集体
涌现的女诗人、女词人、
女小说家、女戏剧家,世
界文学史也是如此,莎士
比亚的时代也没有女作家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是
女作家写得很差吗?并不
是。首要的原因是,女性
受教育的历史相比于男性
是短的。在漫长的历史里
,女性的受教育权是被剥
夺的,而没有受教育权,
就直接导致了大多数女性
没有书写的能力。这是我
们很容易理解的原因。而
另外的原因则在于,长久
以来我们对女性价值的理
解是局限于家庭内部的。
在传统社会里,女性价值
是在家内体现的,生儿育
女、操持家务,照顾丈夫
、孩子、老人……这是女性
的义务与价值所在。所谓
贤妻良母,也是基于在家
庭内部对女性价值的褒奖
。换言之,在传统社会里
,我们对女性的价值判断
是在家内,而不是家外。
女性写作并不被鼓励,也
不被支持。
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现代
女性文学
在古代,中国女性自称“
余”“奴”“妾”,她们生活在
家内,偶尔也会在私塾或
闺房里认字了,但即使写
出了文字,也大多数在书
信里或家庭内部流传,不
能公开发表。但一百多年
前,事情发生了变化。
1895年,中国人自办的第
一所女子学校开始招生,
慢慢地,中国女性才开始
有机会和男人一样受教育
,接受小学教育、中学教
育、师范教育,上大学,
当女性们拿起笔写自己的
故事,中国现代女性文学
传统才开始生成。
从这个时候开始,接受
了现代教育的女性,她们
开始写下自己的故事,这
时候,与自称“余”“奴”“妾”
不同,她们开始使用“我”。
不仅如此,她们开始使用
白话文写作。新文化运动
时期,为了体现对女性的
尊重,刘半农创造了一个
词——“她”,女字旁的“她”
。这个“她”以前是没有的,
这是非常重大的发明,这
也意味着,女字的“她”和男
字的“他”是平等的。这个字
非常直观地表明了“他”和“
她”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
同的部分。
《玩偶之家》中的娜拉
说,“我是同你一样的人”—
—她说的是同丈夫一样的
人。男人是她的参照,是
一个标准,因为她还找不
到别的标准。《伤逝》里
的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
,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表达的是女性个人意
志的觉醒,“我”拥有对自己
的权利。但是,这个声音
是小说人物发出来的,子
君是作家鲁迅虚构的人物
。现实中如果一位女性要
在文学中发声,她得拿起
笔写作才可以。
有必要借用伍尔芙的句
式来讲述现代女性写作者
的发生史:现代女性写作
者的诞生,要感谢两场战
争,一场是把妇女们从家
内解放到家外的“贤妻良母”
的战争;另一场则是在五
四时代的“超贤妻良母”运动
,它为妇女们的解放提出
了“堂堂正正地做一个人”的
目标。如果说女性走出家
庭进入公共领域只是为女
性写作提供了客观条件的
话,那么五四新文化运动
的发生,则为现代女性写
作提供了创作者——一批
具有现代主体意识的女性
。这些女性是勇于用“我”说
话、勇于发表对社会的看
法、勇于表达爱情、勇于
内心审视、勇于向传统发
出挑战的新青年,是与男
性青年并列走在时代潮头
的女性青年。
如果把中国现代文学理
解为“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
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
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
学”,那么,这也就意味着
女性文学史,其实还是现
代女作者出现的历史、是
具有“现代精神”的女性文本
如何生成的历史。
你看那些最早的现代女
性作家的生命轨迹何其相
似:逃离家庭、接受新文
化教育、自由选择婚姻、
自由写作,这既是庐隐、
冯沅君、白薇的生命经历
,也是丁玲、萧红等人的
人生体验。人的意识和女
性意识的苏醒使她们参与
现代文学的书写,并且,
她们开创出现代女性写作
的传统。
当然,在今天的我们看
来,冰心、庐隐在1919年
、1920年写的作品并没有
那么好,她们最初的表达
不连贯,也不流畅,她们
喜欢写别人的故事,不敢
写自己的故事——她们需
要时间去寻找自己的声音
,需要去不断地练习,如
果不像鲁迅、周作人那样
写,那应该怎么写呢?
直到丁玲、萧红、张爱
玲的作品发表,我们会发
现,女性写作和男性写作
所使用的腔调和视角如此
不同。她们实实在在地丰
富了现代汉语表达,而写
作成就又是可以和男性比
肩的。我的意思是说,中
国现代女性文学,从1919
年算起,只有一百多年的
时间,因为和漫长的男性
文学传统相比,女性文学
的传统非常短,它需要女
性读者、女性作家一起来
建立,所以我们要强调女
性文学
导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女性文学好书榜”主办人张莉,与你共赴文学世界,看见每一个隐形的“她”。
文学为什么要分男女?
女性主义,不仅仅关乎女性,更关乎每个人;
女性的声音、女性的立场、女性的写作,要让更多人知道;
她是女儿、或妻子、或母亲,但她的价值远远不止如此!
本书由“自我、困境、关系”三个与女性切身相关的维度入手,从丁玲、莫言、张爱玲、铁凝、毕飞宇、迟子建、鲁迅、萧红、苏童等多位名家作品里挑选出十八个典型的文学形象,映照当今社会现实中的女性生存。以文学为镜,可以跨越性别,连接历史,解释当下,看似分析女性处境,洞见的更是世俗人性。
后记
看到一个有意思的掌故
。当年报道萨特去世的消
息时,一些报纸提到波伏
瓦,一些报纸没有提到。
没有提到波伏瓦,萨特的
贡献似乎也并没有减少。
波伏瓦去世以后,她和萨
特的关系,或者她作为萨
特的伴侣、情人在她的讣
告里被反复提及。似乎是
,有了萨特,波伏瓦的影
响力或者她的存在意义才
能得到凸显。无论东方还
是西方公众判断男人的成
就和判断女人的成就时所
内在使用的标准、所取的
立场有明显差异。
想到本书中提到的那些
中国文学史上的著名女性
,比如张爱玲、林徽因、
丁玲、萧红,几十年来,
媒体关于她们的讨论无一
不与她们的私生活、她们
的情们的婚姻有关。人们
为她们计算人生得失,为
她们的人生复盘,恨不得
像算命先生一样为她们指
点情感迷津。关于林徽因
,我们热衷于她和梁思成
、徐志摩的关系;关于张
爱玲,我们喜欢讨论她和
胡兰成什么时候相爱什么
时候分手,分手之后怎样
;关于萧红的讨论同样如
此,萧军为什么抛弃了她
,她与鲁迅、她与端木、
骆宾基……
在热闹的讨论中,我们
只看到作为沙龙女主人的
林徽因,却没有看到这个
女性为中国建筑史所作出
的贡献,却未曾想过这个
女性并不畏惧孤独,她终
其一生都在尝试写出最满
意的“那一本”;我们只看到
萧红与好几个男人擦肩而
过,却看不到她的才华远
胜过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虽然只活了三十一年,
但她的文字却比那些奚落
过她的男人更有文学史地
位……在专业领域里,这些
女性有令无数人、无数男
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成绩,
而我们讨论她们的人生时
,却对这些成就视而不见

无视人精神世界的复杂
性,无视女性的独立存在
价值,这是我们时代理解
女人的痼疾。当我们讨论
那些女作家的爱情选择时
,是把一个女人的生存价
值等同于是否能和男人厮
守一生;是把情感生活完
满当作评价一个人价值的
最高甚至是唯一准则;是
把“她”绑在婚姻和家庭的价
值系统里。这样的理解角
度、这样的判断标准多么
值得反思。
如果一个女性不是妻子
、不是母亲,她是否有存
在的价值?回答是肯定的
,正如同世界上任何一个
男性,他不成为父亲,也
不是丈夫,他也有存在的
价值和意义一样。这几乎
成为常识。但是,在讨论
到一些具体女性的成就时
,我们却常常忘记了常识
,这让人深为遗憾。
《对镜:女性的文学阅
读课》讨论的女性生活、
女性情感、女性生存样态
,其实都是基于常识的理
解,但确认常识也需要勇
气。成为一位深具独立精
神的女性,要远离世俗,
只有从精神上保持真正的
独立,才能真正具有女性
精神。
精彩页
如果你跟现在的女孩说起身体话题,我相信大多数时候,大家会兴致勃勃地聊减肥、健身、医美、护肤等,今天很多女孩甚至会把收入的一大部分都花在让自己变美这件事上。毕竟,现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对美丽女性的迷恋、对女性身体的赞美,每年到了3月8日,还有商家打造出来的女神节、女王节等。这些称谓很容易让我们陷入一种幻觉,也会觉得女王、女神似乎是对女性尊重的表现。但是,对女性的过度美化,只展现女性美好的一面,真的是对女性的尊重吗?
小时候读文学作品,里面的女性美好、纯洁、美丽,身材十分妖娆,甚至“灵魂带着香气”。不管是纯文学作品还是通俗文学作品,都喜欢这样写,仿佛这些女性生来就是美的,仿佛她们从不食人间烟火。很多文学作品里,几乎看不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身体,甚至女主人公们也不会经历一般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历的那些窘境。所以,年轻时代,爱读小说的我读了很多文学作品里对女性身体的美化后,再回看自己,会觉得自己没有那么美好,自己的身体和文学作品中所书写的身体并不一样,这给我带来很大的自卑感。成长后跟朋友聊天发现,有这种困扰的并不是少数。这种美化身体的书写,的确会对女性的自我认知、女性的价值观,形成隐秘的重要影响。其实,这样的文学作品也不是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首先在于要勇敢面对和表达世界的真相、女性的真相、身体的真相。
萧红笔下的女性身体
萧红在20世纪30年代写过一篇小说《生死场》,这部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生死场》写的不是我们常识经验里的村庄,并不是风和日丽,其乐融融,她写的不是美好的村庄:山羊睡在荫中;罗圈腿孩子钻入高粱群;老王婆像猫头鹰一样述说着她无穷的命运……《生死场》写的是麦场、菜圃、羊群、荒山、野合的人与偷欢的动物、生产的女人。她写两个青年男女相遇了:“他的大手敌意一般地捉紧另一块肉体,想要吞食那块肉体,想要破坏那块热的肉。”这部小说里有很多惊世骇俗的身体书写。
《生死场》写人身体的丑怪,也写患病女人身体的肮脏。因为当时的医疗条件落后,女人生产时非常恐怖的状态被萧红书写下来,她也书写了女性面对性爱时的恐惧。这看起来一点都不像以往的女性写作,前辈女作家们的书写是温婉的、柔和的,可萧红的不是,她的色彩硬得浓烈,而不是素雅的。前辈女作家想到自己的书写可能会导致别人怪异的目光或者奇怪的流言时,会停下笔,可是萧红不。这个女作家像接生婆一样注视女人们的分娩,看着作为负累的女性身体撑大、变形、毁灭。这样的写作者其实是无畏的、勇敢的,因为她把女性当成了女人而不是女神。也就是说,年轻的萧红把她对于女性身体的恐惧、厌憎都写了出来,这跟冰心的写作非常不同,冰心笔下的女性身体,是冰清玉洁的、是去情欲化的,某种意义上,是圣洁化了的身体。
周晓枫笔下的女性
作家周晓枫的《你的身体是个仙境》是一篇让我们重新认识身体的作品。这篇散文写的是一个女性从童年、少年、青年到中年的身体。文章开头是去看一位刚生完孩子的女友,她的脸和身材都变形得厉害,她抱着满身通红的褶皱婴儿。还向“我”出示剖腹产的刀口。
作者直接面对女性生育——生育当然是美好的,但它与血污、伤口、身体变形等相伴生。在这本书里的“我”非常讨厌自己的身体,不喜欢皱纹、疤痕、赘肉、斑点、茧子和气味。事实上,“我”曾经做过一些自残身体的举动:
发育期用尺寸极不相适的胸罩束缚自己,我认为穿上紧身毛衣显现的起伏岂止不雅,更是羞耻。每次要花费长时间才能艰难地系上那几粒半透明的小塑料扣,我冻得嘴唇冰凉,当终于成功,纯棉胸罩马上如坚固的铁丝紧勒肋骨。连睡觉都不松开扣子,我以为长此以往,就会拥有男孩子般的平伏胸膛。乳房下面贯彻到后背的那道暗紫伤痕,数年不愈,因为有时会勒出血,洗澡的时候我忍不住在冲沸而下的水流里偷着流泪。
P22-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