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对外贸易报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团队承担创新工程项目的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国际贸易研究室团队长期以国际贸易领域的理论和政策研究为基础,《中国对外贸易报告(2020-2021)》是该团队连续第六年发布的国家智库报告。本报告对2020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形势、最新变化及其背后影响因素进行系统性剖析。全书延续了往年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分为总论、国别贸易、地区贸易、商品结构、服务贸易以及贸易方式六部分。特别的是,本报告针对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增长的新特征和新动力,重点对后疫情时代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预判,结合短期疫情和长期因素对我国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的结构特征、国别分布、地区分布等进行了预测分析。 作者简介 张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授课讲师。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夏威夷东西方中心访问学者、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访问学者。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等。著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分析》等书,在《当代亚太》《国际贸易》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17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三等奖。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等主流媒体发表观点,具有社会影响力。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一 2020年世界与中国贸易形势分析 (一)世界贸易形势分析 (二)中国贸易形势分析 二 2021年世界与中国贸易形势预测 (一)世界贸易形势预测 (二)中国贸易形势预测 第二章 中国国别贸易的构成 一 中国国别贸易的大洲分布 二 中国国别贸易的一体化区域分布 三 中国国别贸易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布 四 中国的国别贸易结构 五 疫情对国别贸易的影响 (一)疫情暴发对国别贸易的影响 (二)未来国别贸易风险判断 第三章 中国地区贸易分析 一 贸易总额及增速的排名 (一)进出口总额情况 (二)出口情况 (三)进口情况 二 疫情对各地区影响的差异 (一)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大、全年增速较低的地区 (二)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大、全年增速较高的地区 (三)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小、全年增速较低的地区 (四)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较小、全年增速较高的地区 三 2020年的自贸区建设 四 年度经贸政策与地区贸易发展 (一)新发展格局与地区贸易发展 (二)RCEP与地区贸易发展 五 总结和未来展望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分析 一 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概况 (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二)中国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三)贸易余额分析 二 疫情下中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新变化 (一)高技术产品贸易的商品结构特征 (二)医疗用品和防疫物资 (三)农产品 三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趋势及预测 第五章 中国服务贸易分析 一 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情况 二 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 三 2021年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 中国贸易方式分析 一 年度数据回顾 (一)总体贸易方式 (二)基于企业性质的贸易方式分析 (三)基于产品类型的贸易结构变化 二 贸易方式的特征和决定因素 (一)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 (二)21世纪以来 三 疫情对贸易方式的影响 (一)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疫情期间外部供需下降、物流中断以及人员短缺导致加工贸易占比下降 (二)基于供应链安全的考量,疫情重塑产业链分工格局,促使加工贸易境外转移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疫情相关产品HS编码明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