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风止于秋水我止于你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苏小旗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这本书摹写了十一对民国最受瞩目的才情恋人的爱情故事,林觉民与陈意映的人生大爱,徐志摩与陆小曼的郎才女貌,朱生豪与宋清如的肝胆相照,高君宇与石评梅的刻骨纠结,林语堂与廖翠凤的细水长流……作者文笔清雅,尽量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平实、客观的叙述文字,娓娓道来,用一个个真实的人生、爱情故事,精选大师们写给挚爱的最震撼人心的情书,传递美好、真诚、激情能量的同时,启发我们认清爱情哲学的真相,审视自己的人生,让我们在爱情中看得清明,走得更清醒。
作者简介
苏小旗,自媒体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听心写字,凭心生活,灵魂在云之上,眼睛在生活泥土之中,心在云与泥土之间,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喜欢一切需要花费时间打磨的东西,是为情意。已出版人物传记集《平生》。
目录
[林觉民&陈意映]
一朝风月,万古长青
[闻一多&高孝贞]
一切都是为你
[朱自清&陈竹隐]
谢谢你给我力量
[朱湘&刘霓君]
愿再尝尝爱情的美味
[朱生豪&宋清如]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许地山&周俟松]
自识兰仪,心已默契
[徐志摩&陆小曼]
我愿意从此跟你往高处飞
[郁达夫&王映霞]
春梦无情
[高君宇&石评梅]
你是我灵魂的主宰
[庐隐&李唯健]
与君努力享受生命之光华
[林语堂&廖翠凤]
和你一起慢慢相爱
序言
最后,让树成为树,让
花成为花
自从开始玩儿木头以后
,每天都会有一些时间专注
于这上面。
十分静心,十分投入,
看着原本朴素无奇的木头在
手中慢慢变成盘子和托盘的
模样,我知道这块木头前后
形状差别中所蕴含着的,就
是时间。
在每一个这样专注的时
光里,都有一个人陪着我。
说来你可能不会相信,
这人,是闻一多。
每当我一个人坐在院子
里一点点挖盘子,一点点修
形,我脑海里都是闻一多当
年于深夜坐在桌前治印的场
景。
那是1941年,闻一多全
家老少八口搬到昆明司家营
时,由于经济状况十分不堪
,闻一多全家陷入生活困境
。不得已,闻一多开始挂牌
治印。
治印,就是刻印章。
闻一多白天要教书,因
此只能在晚上坐在桌前,一
刀一刀在象牙块上刻印。彼
时四下静寂,妻子旱已熟睡
,只有昏暗的灯光与篆刻时
的“咔嗒咔嗒”声与闻一多相
伴。
我在做木器时的感受,
大体是与之相似的:凝神,
专注;笃志,投入:孤独,
又不孤独。
自己与自己相处,自己
与时光相处。
然而我们之间又有着天
壤之别。我玩儿木头,是为
爱好与消遣;而闻一多治印
,虽也为爱好,此时却成为
贫寒生活中的重要经济来源
。一个已经在温饱之中,一
个还在寻求温饱。
但是,在这天壤之别中
,我们的感受又是相似的。
我相信,闻一多在专注于治
印时,是没有想到金钱的,
彼时,他的眼中心里,只有
刻刀与文印,只有下刀时走
的每一笔。
就这样,在2021年春末
夏初的很多个午后,我与闻
一多先生跨越重重时光,相
遇了。
继而,脑海里又会闪过
闻一多先生给妻子写信时的
模样,闪过他振臂呼喊的模
样,闪过他于深夜回家的路
上中枪后倒在地上的模样—
所有这一切,真的,仿佛我
亲眼见过一样。
尽管我因为闻一多与妻
子的书信而大致描述了他的
一生,但只要落笔定稿,我
从来不会回头看,一次都不
会。
我太了解我自己了。每
写完一个人物,他们就已经
在我生命中永存了,甚至成
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想说的是,从某种程
度上来讲,我写的每一个人
物,其实都与我们这些普通
人一样。
在我写的这些文人里,
我最爱的是朱生豪。他情信
中纯真可爱的孩子气,和小
男孩般的调皮,都会将我心
中轻快甜蜜的爱意唤起。尽
管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寡
言无趣的男人,但越是这样
,越会让我觉出他的可爱。
他在三十二岁时就去世
了,只留下他的挚爱宋清如
和独子。读罢他们的故事,
空寂寥,独悲伤。
他们的故事,好像到这
里就结束了。
不是的。宋清如还要继
续生活下去——这是我最关
心,也最担忧的地方。直到
后来她又和一名男子产生感
情,并且又生下一个女儿,
我的心才落了地。
相守时的浪漫痴情是真
,失爱后的痛彻心扉是真,
为人一世,与芸芸众生并无
二致,更是真中之真。
使我动心和释然的,不
是这么多年他们所受到的羡
慕与赞扬,而是最后每一个
人都回归了普通人的模样。
世人都说郁达夫多情花
心,陆小曼耽于虚荣。照我
看来,这些也许都是事实,
但另一个事实是,很可能那
些每日与我们擦肩而过之后
又泯然于众人的他和她,也
是这样。
普通人与名人没有什么
区别,反过来说,名人与普
通人,其实都一样。
把这世间每一个生命的
经历记录下来,都是一个故
事,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我对这本书中所写
的每一个人物,也许会有主
观上的描述,但却没有主观
上的评价。
我又有什么资格去评价
他人呢?他们旱已经结束了
自己的一生,而我在写完他
们的故事后,还得继续尽力
好好活呢。
看别人的故事,过好自
己的生活。
我们读每一篇文章,每
一本书,最终的本质,都应
该是这样。正如见树后让它
继续成为树,见花后让它继
续成为花,但我们的心中,
已然是绿树成荫,花开烂漫
了。
这就是阅读的意义,也
是我写字的意义。
感谢你的阅读。
斯为序。
苏小旗
2021年5月10日
导语
十一段刻骨至真的民国大师爱情,藏着我们不可回避的终极问题,愿你活得明白,爱得清醒!
大师们震撼人心、深情走心的爱情语录,唤起你心中被钝感了的真情。
作者用平实客观文字、娓娓道来的叙述,再现十一位民国文化大师真实的人生和爱情,让人感到爱情的美和人物的真性情。
十一段几乎囊括爱情典范的爱情故事,也是一部如何守护爱情的哲学,愿这人生和爱情哲学课,能让你学会如何正确看待、享受和懂得爱,真正追寻到自己的幸福。
装帧经典、唯美、大气,采用手绘封面概念插图,内文双色、篇章双页对开设计,随书附赠ins风卡片和书签。
精彩页
清末的福建闽侯,林家是有名的望族,世居社会名流生活区——三坊七巷内。
其中林氏根枝之一为林孝恂,虽然到他这一代林氏已式微,沦为布衣,但林孝恂勤奋,以光绪年间进士之身列翰林之选,与康有为同科。
林孝恂虽为清朝官员,却能接受西方政法思想,不仅如此,他还十分重视让后代接受新式教育,不分男女,送子侄多人赴日留学。
林孝恂一生育有三子,即林长民、林尹民、林觉民。其中林觉民幼时即过继给弟弟林孝颖。
林长民,曾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为民国初年著名政客,1925年参与反奉时兵败身亡,时年四十九岁。也许人们对林长民不甚熟悉,但他有一个非常出名的女儿,即被誉为“民国第一女神”的林徽因。
林尹民,曾东渡日本,后入同盟会,1911年在攻打广东督署的战斗中英勇战死,时年二十四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留学日本期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时年二十四岁。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著有给妻子陈意映的永别信《与妻书》。

1891年,福建闽侯螺洲的陈元凯,在中得举人两年后,得了一个女儿。
这小女儿娇嫩柔薄,捧在手里却只顾憨睡。陈元凯轻捻女婴那翠葱管似的手指,嗅着这婴孩散发出的乳香,吟出两句诗:“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这是屈原《离骚》中的两句。紧接着的后两句是:“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这四句诗的意思是:穿戴着多彩缤纷的服饰,菲菲的芳香愈加显著。百姓的生活乐趣多样,我却独独自爱修养,已习以为常。
这几句诗脱口而出后,陈元凯心中极为熨帖:女子娇贵中含素雅,饱读诗书增其芳华;纵使局势动荡,只求得女儿此生养己养心,平安宜适——何不取诗中二字给女儿命名呢?
“佩芳。”陈元凯对着怀中婴孩轻声唤着。
陈元凯对小女儿十分疼爱,这小女儿倒也是十分乖巧可爱。待其牙牙学语之时,陈元凯便开始教其读诗识字。
春日清晨,陈家院中大榕树下薄雾萦绕,那榕树因为年代十分久远,垂下的条条绦藤甚至做得孩童的秋千。
陈元凯望着穿着淡红夹袄的小女儿,轻声唤来她,抱她坐在腿上。
“读书的人怎能没有字呢?哪怕是你这样的一个小丫头。”陈元凯伏下头对小女儿说。小丫头便望着父亲的眼睛咯咯地笑。
女儿爱笑。那笑灿然烂漫,纯净清澈,仿佛可以荡涤人生一切不幸。
“笑意映然,甚好,甚好!”陈元凯捻须开怀大笑,“以后就唤你‘意映’可好?”
小丫头望着父亲,依然咯咯地笑。

陈元凯中了举人之后,曾进京赴礼部参加考试,不第。于是倒便有了陪伴教导女儿的时光。
意映颖悟聪慧,敏而好学,竟然真的没有辜负父亲的一番期待,年纪尚小,便颇有“芳兰竞体”之气韵。
窗前的意映姑娘展宣纸,微垂头,轻握笔,一笔一画,字迹娟秀工整,一如时光安静从容。溽热的夏,落雨的冬,以意映这沉静的性子,竟然丝毫不觉枯燥。读书写字累了,便莳弄花草,哪怕是凄风冷雨,那院子中的大榕树,看起来也既沉默又壮阔。
壮阔?这个词语从脑中滑过后,意映也反问了自己:一棵树,怎么又能用“壮阔”来形容呢?
雄壮浩大,宏伟开阔方能谓之“壮阔”。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壮阔,岑参的“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是壮阔,杜牧的“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是壮阔。
只是窗前的一方院子,一棵老榕树,竟然也会给人以“壮阔”之感。足见景之于人,不仅为景,更是一种意境上的荡漾。
人之于世,十足渺弱,终抵不过世间变幻风云。身在尺寸之间,心却可以包容万象,且每一个或细或重的感受,都是如此真实。
少女意映竟然也不知道自己都胡乱想了些什么,独自哂笑了自己一阵子,便又坐于书桌前,温习不知读了多少遍的《红楼梦》。
是的,这本《红楼梦》,陈意映不知看了多少遍。家族的繁盛与没落,大观园里的莺燕嬉语,那些与她一般年纪的女孩子们的诗意美好,朦胧的男女情愫……让她如此沉迷,让她如此深浸其中。终于,在陈意映十四岁时,她决定尝试着为《红楼梦》中的人物作诗一卷。 少女时期的日夜朝夕,安静的陈意映,或捧卷默诵,或吟诗作画,或提笔赋诗。任凭时局风云变幻,独自安然居于老榕下一隅。唯愿岁月静好,生生欢颜。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3: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