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在廊桥等你来--北京作家泰顺县采风图文精选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财富出版社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散文和诗歌的合集。2020年9月,在泰顺籍青年作家毛爱华的带领下,北京海淀作协和北京生态摄影家协会携北京作家和摄影家到温州泰顺采风。泰顺县是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采风者被泰顺的绿水青山、美食美景深深吸引,也被泰顺的淳朴民风深深打动。作家们将在泰顺的所见所闻所感付诸笔尖,摄影师们用镜头记录下了泰顺的绝美景致,这些文章和图片辑录成册,全方位的展现山清水秀的泰顺,把自然美与中国文化传递给读者。 作者简介 毛爱华,北京作协会员,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老舍文学院2021年骨干作家不错研修班学员。已出版长篇小说《轨》《隅》《桥》,发表中短篇小说《退群》《假面爱情》《阿北》等。 目录 散文篇 青山绿水三杯香/王贤根 古树/王贤根 飞越沧桑,遗世独立 ——记泰顺廊桥/瑞娴 三魁的水与桥/瑞娴 深山里的桃花源/李文忠 泰顺,让古村落活 起来/王海滨 从长河至飞瀑/超侠 三杯香,干!/超侠 隐匿于大山里的 泰顺/董新有 粉黛花圃/董新有 岭北印记/眉豆 泰顺行/王博生 诗歌篇 黄金的光芒反复锻打 九月——泰顺七帖/苏忠 泰顺记忆(外二首)/王秀云 泰顺的岭北村(外一首)/王威 岭北板场村的稻谷/王威 难以忘怀,这一方山水 (组诗)/胡玉枝 绿色泰顺/王玉君 在泰顺(组诗)/古草 行走在诗意的泰顺 (组诗)/王彬 绿水青山的思语 (组诗)/草率高菡 泰顺之旅/超侠 碇步/董新有 梦,留在泰顺的 时空/董新有 泰顺小恋/毛爱华 乡/毛爱华 附录 泰顺县十大优质景点 后记 序言 想象泰顺 ◇石钟山 2020年秋,北京作家组 团去温州泰顺采风,我有其 他事情,故没能一同前往。 采风回来的作家们着实兴奋 了一阵子,纷纷用各种方式 展示泰顺的美景。廊桥、古 村落、莲云谷温泉、乌岩岭 ……泰顺不仅景色优美,古 老的村落更蕴含了深厚的文 化,这是作家们的兴奋之处 。《陋室铭》写道:“山不 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 龙则灵。”这句话说的就是 文化底蕴的重要性吧。我想 泰顺并没有全国性的名山大 川,让作家们有了共鸣和兴 奋点的,是其久远的文化。 作家们都喜欢行万里路 时的快意,在不经意间找到 激发自己兴趣的灵感点,勾 起沉睡在心底的创作灵性。 后来又陆续看了一些作家们 创作的关于泰顺的诗歌和散 文,在作家们的笔下,泰顺 更加生动立体起来。这应该 就是作家们的收获吧。 许多风景名声在外,其 实是经不起游人审视的,许 多人久为知晓某处景观,慕 名而去,却败兴而归。因此 ,现今流行一句“看景不如 听景”的俗语。其实,关于 风景,如果仅仅看到的是某 处景观,那么看景时的心境 和客观条件,会影响游人对 看到的景观的体会。一个真 正的旅游者,看的应该不仅 是景物外表和名声,还有景 物背后的渊源和文化。任何 景物没有强大的文化和历史 为基础,就像空有其表的美 人,少了灵魂和思想。 作家朋友们零星地叙述 着关于泰顺的景物和经历过 的事,其实说得最多的还是 泰顺的人。任何一地有了人 才有了民风,民风的好与坏 决定了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 。民风是盛在大自然中的魂 灵。山里人的好客、淳朴, 这在红尘俗世中显得尤为珍 贵,正是泰顺这样的地方才 孕育了如此厚重的文化和民 风,让居住于此的人们传承 了一代又一代朴素和善良, 营造出一方水土的圣洁和高 贵。 在朋友们关于泰顺的描 述中,我对泰顺进行各种想 象,碧水、青山、古老的村 落、古风犹在的泰顺人…… 溪水缠绕,炊烟升腾,这便 是灵动的烟火气,一幅世外 桃源的风景画。透过风景, 我依稀感受到了泰顺文化滋 养出的泰顺人,他们憨厚地 笑着向我们走来,淳朴得像 田野里的秋风。 泰顺,我想象着你,一 步步走近你。 导语 这是一本能让人身临其境的书,随着悠悠茶香,走在饱经岁月风霜的廊桥之上,泰顺就在你的眼前。 在作家们和摄影家们关于泰顺的描述中,读者可以对泰顺进行各种想象,碧水、青山、古老的村落、古风犹在的泰顺人……溪水缠绕,炊烟升腾,这便是灵动的烟火气,一幅世外桃源的风景画。 后记 毛爱华 2020年的一天,我突然 接到泰顺老乡小叶的电话, 她嗲嗲地用泰顺口音讲着一 嘴有独特韵味的普通话。她 说:“我来北京喽!”我立刻 兴奋起来,与她约见,要请 她吃北京烤鸭。两个小时后 ,我在四季民福见到了她, 也见到了与她同行的其他几 个老乡。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 汪。年少时,我不懂这句话 的深意,总觉得过于夸大其 词,乡情怎可能浓烈至此? 年近不惑才明白乡情独具魅 力。在千里之外的他乡,遇 见有着相似乡土气质的人, 总有一种共鸣,不言而喻, 又难以名状,仿佛故乡的水 土都幻化成风物如影随形。 除小叶外,其他几个老乡都 是初见。我看着他们陌生的 面孔,却油然而生一种亲切 感,好像那是一种先天的自 来熟。 我们边吃着烤鸭,边聊 起家乡的近况,谈到了家乡 的巨变和发展。城市化进程 基本完成,原本住在山上的 人大多都在城镇里安了家, 偏远的山村几乎全都通了公 路,高速公路也在建设中, 预计一年后通车。医疗、教 育资源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老乡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改 革开放以来,背井离乡到城 市谋富裕、求发展的人们, 也都收获颇丰。原本散落在 全国各地的乡贤们,功成名 就后,不满足于衣锦还乡, 而是投身于建设家乡的行动 中。于是,近几年泰顺出现 了回乡潮。乡贤们带着资金 ,带着资源,带着梦想,带 着热情回到泰顺,建设泰顺 ,宣传泰顺,成了一种潮流 。泰顺是生态县,全县几乎 没有什么工业,又是山城, 耕地面积非常有限,于是旅 游业就成了唯一出路。可是 因为泰顺没有通铁路,又地 处浙江省的边缘地带,旅游 业的发展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整个县在旅游上没少下功 夫。他们讲得语重心长,我 听得感慨万千,我虽是个平 庸之辈,可也有着浓烈的乡 愁,一直怀揣着一颗回馈乡 情的红心。听着听着,我也 萌生了为家乡旅游业做点什 么的想法,尽自己微薄之力 。 “你带北京的作家来泰顺 采风啊,写一些好文章,宣 传泰顺,咱们的廊桥世界闻 名,还有千年古村落,有乌 岩岭,有黄腹角雉。咱们还 是非遗大县,有药发木偶、 提线木偶、碇步龙、吊九楼 。咱们县的空气质量常年在 浙江省排名第一,自然景色 更是美不胜收,咱们的高山 绿茶更是茶中翘楚,‘三杯 香’声名远扬。太有东西写 了,有无穷无尽的好素材。 ”小叶对家乡历史名胜、民 俗特产如数家珍,听得我热 泪盈眶,让我激动之余,还 有些惭愧。我生在泰顺,长 在泰顺,却从来都不知道泰 顺原来是一个宝藏之地,不 仅有天然宝藏,还有历史文 化宝藏。于是,带北京作家 采风泰顺,书写泰顺,宣传 泰顺,成了我心中突然升起 的小目标。两个星期后,由 泰顺县文广旅体局牵头,在 泰顺县政府、政协、文联、 廊桥文化协会等组织部门的 积极协调和大力支持下,北 京作家泰顺采风创作活动很 快成行。我怀着无比期待的 心情,将一队共23人带到了 故乡,将为家乡做点什么的 想法落到了实处。采风五天 下来,我们置身于蓝天白云 下,穿梭在青山绿水问,一 路欢笑,一路畅聊,脚步轻 盈,心情飞扬。山风,清冽 冽吹来,大都市的尘嚣与烦 恼被一扫而空,我们仿佛重 生了一般。信步廊桥,触摸 风雨的记忆,观看提线木偶 ,品味文化的印迹,聆听采 茶舞曲,感受旋律的跳动, 我们在泰顺元素里产生了奇 妙的共鸣。泰顺老乡们的热 情好客和周到温暖更是深深 地感化着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 “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另一 个时空,里面纯洁如世外桃 源。自然的美景、深厚的文 化、淳朴的民风,泰顺是我 们偶遇的心灵净土,和文学 一样纯净,又像文学一样清 远。泰顺让我们短暂忘记了 ,自己是个尘世中人。”采 风的老师们如是说。 回京后,作家们将采风 泰顺的感受,凝结成文,产 出50多篇散文和诗歌,感情 真切,文笔优美,质量上乘 。有的文章还在新华网、《 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 报》、《中国财经报》等国 家级媒体成功发表。 泰顺县政协非常关注这 些作品,认为作品对泰顺人 文历史具有独到见解,字里 行间透出对泰顺风物的深入 思考。泰顺县政协主要领导 、分管领导希冀将采风活动 的产出成果编纂成册,出一 本北京作家、摄影家泰顺采 风图文集,让更多读者通过 该书走近泰顺,感受泰顺的 人文历史底蕴。泰顺县政协 委托我这个“老乡”出面“穿 针引线”,将采风的诸多作 品编辑成册。泰顺县政协对 该书出版倾注了大量精力和 汗水,还特意委派专门委员 会给予支持和帮助。最后由 泰顺县政协出资,中国财富 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促成 了这部集采风文章和图片的 图书,取名《我在廊桥等你 来——北京作家泰顺县采风 图文精选》。 精彩页 青山绿水三杯香 王贤根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妹妹呀东山西山采茶忙……”这首我孩提时觉得听起来像丝绸那样柔美、小溪那样欢快的《采茶舞曲》,回响在开往泰顺万排茶园的采风大巴上时,我的心刹那问兴奋得像要跳出来似的。这歌的曲调糅进了浙地越剧的音韵,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当年曾经打动并感染无数茶农和人们的心,也深深地融化在我幼小的心灵里。 山道弯弯,大巴车缓缓上行。车外两旁林密竹茂,郁郁葱葱,远处山峦叠翠,连绵不绝。泰顺,地处浙南,与福建交界,山高岭峻,自古“交通靠走,通信靠吼”。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氛围,让泰顺这块风水宝地,至今保留了廊桥和提线木偶等珍贵的文化遗产。这里临近东海,雨量充沛,云雾缥缈,独特的环境让泰顺的高山茶园享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我们的大巴车驶到高山中的一个岔路口时,有位身着浅色格子短袖衬衫、个头高高的中年男子迎上来,导游说他是万排茶园的负责人、浙江泰龙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细和。谢总说:“去茶园的路有段正在拓宽,让我们分乘小车吧。”早已等候在此处的他利落地引导大家换乘小车,车穿山越岭行驶了十几分钟,大片的茶园便颇有气势地跃人我们的视野里。一排排齐整的茶树,好像是绿色的波涛,一浪一浪地澎湃在起伏的群山之间。群山无垠,苍茫绵延。昔日“万排”的乡名不知从何而来,而今看来仿佛上天早有托付似的,放眼望不到尽头的排排茶树,仿佛是无数壮丽、优美的诗行,大气地挥洒在青山之上,与蓝天白云拥抱在一起。 这是我有生以来头一回观赏到这般壮美的茶园景象,情不自禁地问谢总:“这有多少亩?”谢总说:“核心区1200亩,周边相连的有4500多亩。”“这里海拔多少?”“平均海拔800多米。”高山云雾出名茶。我心底油然而生一番感慨。 我一边欣赏茶园的美丽景色,一边咨询有关茶园的历史,当然我想的是追根溯源,探究泰顺茶文化的渊源。谢总说泰顺茶脉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名扬四海,明崇祯六年《泰顺县志》记载:“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清时泰顺出产的“白毫银针”等就列为贡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泰顺的炒青绿茶远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身边县文旅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谢细和是泰龙茶业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泰顺县茶业协会会长,温州市茶业协会副会长。他对育茶、制茶、营销茶有丰富经验。泰顺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现在正深人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战略,大力推动绿色高质发展。茶业正是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支柱产业,谢总创办的泰龙茶业就是我们县的龙头企业。 我请谢总谈谈创业的经历与艰辛,他却说起《采茶舞曲》的由来。浙江省越剧二团艺术室主任周大风,1958年春天深入泰顺东溪乡采风,他看到溪水两岸绿树成林、茶园飘香、山上采茶、山下炒茶、田里插秧的秀美、火热景象,被这景象激起创作灵感,在土楼上用一夜时间创作完成《采茶舞曲》的词、曲。第二天拿到群众中去试唱,大人、小孩们很快就唱开啦!周恩来总理很欣赏这首歌曲,还亲自修改了两句歌词。据说毛主席有次路过杭州,在专列上点名要看《采茶舞曲》。 《采茶舞曲》是周大风创作的越剧现代戏《雨前曲》的主题歌。他当年采风时还到了万排乡,在万排的茶园里留下了艺术家深人生活的印记。”谢总说起这事不无自豪地加重了语气。 《采茶舞曲》旋律清新优美,节奏活泼明快,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教育性,该曲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组织选作音乐教材。 P2-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