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2019年是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为回顾、总结和展望,为体现取得的科研成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辑《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刊》第十一辑以示纪念。本辑收录考古、古建筑、遗产保护等类的论文六十余篇。 目录 序言 谈南宋官窑 吴越浮屠匠心独具 寺塔之建倍于九国 ——兼谈喻皓 光的旋转 ——良渚玉器工与艺的展续研究 绍兴沈园遗址考古勘探 ——兼谈陆游《钗头凤》故事的发生地 浙江古代瓷业的考古学观察 ——遗存形态·制品类型·文化结构 二论马家浜文化 河姆渡文化研究 良渚文化若干玉器的研究 ——从反山20号墓谈良渚玉器的功能 蔡侯兵器三题 浙江史前考古学文化之环境观 钱塘江史前文明史纲要 全新世早中期环境下的河姆渡文化与跨湖桥文化关系 河姆渡遗址出土“骨哨”研究 顺山集遗址第三期遗存文化性质分析 试论马家浜文化到崧泽文化过渡阶段的遗存 长江下游地区崧泽文化圈的形成 崧泽早晚期聚落内部结构的演变 ——以仙坛庙遗址为例 良渚:神王之国 凌家滩与红山:谁赴了谁的晚宴 良渚文化的玉琮及仿琮形器 璜与圆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玉器组佩 “石犁”的考古学背景 ——基于类型学研究的解读和思考 浙江良渚文化小墓的分期 环太湖地区史前时期头向传统的区域差异及演变 ——兼谈良渚古城崛起的背景 玉器时代观念与艺术的浪潮 从钱山漾文化和禹会村类型的关系看龙山前期环太湖地区和皖北淮河中游地区的 文化互动 浙江湖州古文化与聚落分布初探 东周时期越国用玉制度突变考 从安吉上马山墓葬看战国、秦汉之交的文化变迁 浙江“汉代土墩墓”的发掘与认识 试论浙江汉代土墩遗存 《古剡汉六朝画像砖》札记 论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区域特征 浙江地区战国原始瓷生产高度发展的原因探析 越窑秘色瓷及相关问题 北宋中期越窑瓷业技术传播及相关问题研究 ——兼论核心区越窑瓷业衰落原因 关于修内司官窑问题的思考 龙泉窑黑胎青瓷的考古发现与认识 浙西地区古代瓷业技术的发展历程与渊源 青瓷中国 吴越国时期的佛教遗物 ——以阿育王塔、刻本《宝箧印经》、金铜造像为例 浙江余杭茅山遗址古稻田耕作遗迹研究 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 良渚文化时期的动物资源利用和家畜饲养 良渚遗址物质的Sr-Nd同位素特征、物源及其对古文化消亡的指示意义 数字高程模型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 ——以TIN的创建为例 出土破损陶瓷器的保护与修复 何事曰“吉” 宁波东钱湖庙沟后牌坊探析 从六和塔的两次维修方案看文物建筑保护发展趋势 浙江江山传统宗祠建筑油饰彩画调研 浙江台州(天台、三门、临海)宗祠建筑木构调研 木拱廊桥结构传力机理分析 传统古建园林营建的一次探索 ——金庸书院 文物价值的量化研究 ——以浙江省古建筑文物为例 浙江砖石古城墙的典型病害与科学保护初探 人水和谐相处的典范 ——桐庐江南地区水利工程遗产价值初探 江浙古海塘与民间信仰探析 明代浙江巡海副使、备倭都司、备倭把总设置考 明代海防文献的整理 浙江省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研究与申报管理 西湖文化景观的回顾与展望 如何加快实现零的突破 ——浙江申报世界遗产初论 良渚遗址群保护与利用主题分析 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在遗产监测中的应用 ——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浙江段)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