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田红色故事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海峡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是重点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革命历史尤其厚重。土地革命时期,厦门团市委书记叶炎煌回到家乡创建中共大田特支;朱德、罗荣桓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征战中多次进入大田,播下革命火种,建立红色政权。本书基于大田县党史史实,新编数十篇文章,以文学故事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田革命斗争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叶炎煌、林鸿图、林大蕃、肖冠槐、蒋光斗、林友梅(女)、林金凤(女)等革命先烈坚定信仰、忠于党、忠于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斗争,为取得革命的胜利英勇献身的感人光辉事迹。 目录 闽西北:福建解放战争的重要一翼 忆往昔峥嵘岁月 革命的前行者 闽中版《红岩》 朱德军长在武陵 特委书记林大蕃 北上抗日先遣队攻下的第一座县城 红军挑夫 大田首位抗战烈士 逃壮丁当红军 肖冠槐烧厝明志 述祖堂主人林笏隆 大田第一位女党员林友梅 老区汤泉 后勤部长 革命老妈妈 九天九夜的悲壮之战 职校播“火种” 血染六目菜山 蒋光斗闹革命 新桥红色武装 妇女党支部 红色高才坂 长征路 红军战士的一封家书 热血铸青春 板凳桥 革命“女神” 宁死不屈的林清奇 挺进队队长游栋 智勇双全连冠才 带着“休书”去逃难 地下交通站的“飞毛腿” “白皮红心”林维邦 赤胆忠心蒋荣德 地下党红歌手 革命之家树新风 重建菖蒲洋支部 林大森传略 乡村革命者 桃溪村的女“头目” 山旯里蒙面人 最后一次集结 地下秘密交通路线 开明士绅蒋超 驱逐反动乡长 巧灭拦路虎 白岩山战斗 深山追悼会 改造大刀会 三闯沙县城 大竹林的枪声 革命一家人 林初生烈士逸事 朱德军长在屏山 秘密被发现 一件军衣 “小谷子”解决武器“大问题” 石头坑脱险记 分水隔往事 强渡榕溪 红军在桃源 特殊的战友情谊 书箱作证 误会 无声宣传队 溪口赤卫队 爱国追思会 岭头伏击战 黄春光覆灭记 基点村遭血洗 无名战士纪念碑 写信 鱼水情深 游击大队参谋长卢炯然 红军三过桃源村 缴盐巴 两块银圆 解放大田 一枚苏维埃币 嘉庚抗战精神闪耀大田 大田抗战文化 深山里的航海学校 千里走单骑 歌声嘹亮的救亡剧社 森林里的课堂 投笔从戎抗日救亡 伏虎记 大田首位飞行员 英雄民兵连 援越老兵的战地记忆 后记 序言 回首峥嵘岁月,重看历 史刻痕。大田是重点革命老 区县、原中央苏区县,革命 历史尤其厚重。土地革命时 期,厦门团市委书记叶炎煌 回到家乡创建中共大田特支 ;朱德、罗荣桓等率领的中 国工农红军征战中多次进入 大田,播下革命火种,建立 红色政权。大田是全国最早 成立苏维埃政权的县份之一 ,是寻淮洲、粟裕率领北上 抗日先遣队攻占的第一座县 城。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 期,大田武陵小学创建了中 共支部,在林鸿图、林大蕃 、林志群的先后领导下,革 命斗争逐步向大田各地、闽 中、闽西北扩展,党组织不 断发展,革命力量不断壮大 ,建立革命武装游击队。面 对国民党顽固派的疯狂“围 剿”和血腥镇压,进行长期 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 。闽西北游击队单独或配合 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大田 县和闽西北各县,迎来了抗 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 利。大田革命斗争的时间长 达20年,革命活动范围涉及 漳平、宁洋、永安、三元、 德化、永春、南平、沙县、 尤溪九县及边境地区,这在 三明区域是特有的。1958 年,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 国家副主席朱德同志唯一为 大田县烈士陵园纪念碑题词 :“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烈 士们永垂不朽”。大田革命 斗争史内容之丰富,史纪之 殷实,史载之永存。 70年前的枪炮声销声匿 迹,滚滚硝烟毫无踪影,腥 风血雨荡然无存,但先烈们 的铮铮誓言、铿锵脚步,百 折不挠、视死如归、大义凛 然的革命精神永烙在人们脑 海。我们编辑出版《大田红 色故事》基于大田县党史史 实,新编数十篇文章,以文 学故事的形式,生动地展现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大田 革命斗争中发生的重大事件 及叶炎煌、林鸿图、林大蕃 、肖冠槐、蒋光斗、林友梅 (女)、林金凤(女)等一 个个革命先烈坚定信仰、忠 于党、忠于人民,抛头颅洒 热血、前仆后继、英勇斗争 ,为取得革命胜利付出了重 大牺牲,作出了卓越贡献, 感人至深、可歌可泣的光辉 事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水滴石穿”,涓涓细流汇聚 江海,他们的斗争和奉献只 是中国革命斗争大潮中的一 朵朵浪花,正因为有无数的 浪花汇聚成翻江倒海的巨浪 ,以摧枯拉朽之势和气吞山 河的磅礴力量,推翻反动统 治,共同赢来了革命的胜利 和新中国的诞生。《大田红 色故事》中的每个故事都承 载着大田的红色历史,流淌 着大田英烈的红色血脉,铭 刻着大田人民的红色记忆。 习近平同志深情地告诉 我们:“老区人民在革命战 争年代,为革命事业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也为我们留下 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老 区人民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就不可能有人民共和国的诞 生,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主 义事业。”“老区、苏区的红 土地孕育了革命,也孕育了 革命老前辈,为中国人民的 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忘记了这些,就是忘本。 ”①《大田红色故事》的出 版初衷是让生活在红旗下的 人们,百般珍惜革命先烈流 血牺牲换来的新时代,千万 勿忘历史,要继承革命优良 传统,弘扬老区苏区精神,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中共 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守初心, 担使命,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 个维护”,用新理念领航, 用新思路创新,用新举措开 拓,用新作风推进,同心同 德,改革创新,艰苦奋斗, 真抓实干,砥砺前行,为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而不懈奋斗。 (作者系大田县政协原 主席,现大田县老区建设促 进会会长) 导语 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大田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县文体和旅游局联合编纂本书,初衷就是为了进一步传承大田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大田县各级各单位在不同层次、不同场合进行红色宣讲和宣传提供鲜活的题材,让广大干部群众从中受到思想教育与心灵洗礼,激发干事创业的动力与热情。 本书的编写,参阅了《大田革命斗争史》《大田英烈》《林大蕃》《传奇青年林志群》等一批党史资料。在此基础上,邀请了颜全飙、严垂壁、林生钟、刘雪琼等十多位本土作家再次深入实地采访,在尊重基本史实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文学修饰,使红色故事更加形象、生动、活泼,增加可读性和感染力。 后记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大田县革命先辈们为争取民 族独立和谋求人民幸福而舍 生忘死的抗争故事,就是后 人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在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 ,大田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县文体和旅游局联合编纂《 大田红色故事》,初衷就是 为了进一步传承大田红色基 因,弘扬革命精神,为大田 县各级各单位在不同层次、 不同场合进行红色宣讲和宣 传提供鲜活的题材,让广大 干部群众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与心灵洗礼,激发干事创业 的动力与热情。 本书的编写,参阅了《 大田革命斗争史》《大田英 烈》《林大蕃》《传奇青年 林志群》等一批党史资料。 在此基础上,邀请了颜全飙 、严垂壁、林生钟、刘雪琼 等十多位本土作家再次深入 实地采访,在尊重基本史实 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文学 修饰,使红色故事更加形象 、生动、活泼,增加可读性 和感染力。因为有一定的文 学加工成分,此书不作为申 报红色文化遗址、革命教育 基地以及其他项目的依据。 《大田红色故事》筛选 收录了89篇故事,还有许多 感人的事件和人物,由于时 间经久无法考证未能编入, 可待下一步征集完善再版录 入。在编辑出版过程中,除 了出版单位各位同仁辛勤付 出外,我们还得到了老区办 、融媒体中心、文联以及部 分革命烈士后代、退休老同 志等单位和个人的关心支持 ,谨此表示感谢! 因为涉及的历史事件背 景大致相同,许多小故事是 在同一大事件或同一时间段 中,根据不同角度或编辑需 要进行拆分,造成部分章节 出现雷同。同时又因时间紧 、任务重,限于编者水平, 谬误疏漏处难以避免,不足 之处恳请读者多加批评、指 正。 编者 精彩页 闽西北:福建解放战争的重要一翼 林志群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暨福建解放60周年。60年弹指一挥间,在此富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回忆起解放战争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三大措施扭转局面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福建省委根据中央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作出了《关于发动爱国游击战争的决定》,并将福建省委改为闽浙赣区党委。省委认真总结了挺进失利的经验教训,决定将中共闽赣边地委改称为中共闽西北地工委,将武装改称为闽西北游击纵队,任命我为地工委书记、闽西北游击纵队司令兼政委。 我受命于危难之际,深知自己身上担子的分量,迅速召开闽西北地工委和游击纵队骨干会议,吸取三次挺进闽赣边单纯军事行动的教训,明确首要的任务是:立足南(平)沙(县)尤(溪)根据地,面向整个闽西北;广泛发动群众,建立贫农团;大力开展统战工作,瓦解敌基层政权;巩固和扩大游击根据地。并及时将游击纵队整编为8支武工队,提出“水多池深养大鱼”的口号,把党和游击纵队的活动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与人民群众建立起息息相关的鱼水关系,稳扎稳打地开展斗争。在此基础上,针对闽西北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创造性地展开工作。 首先,改造反动政权为革命的“两面政权”。通过推行在南平白塔乡行之有效的革命“两面政权”的经验,积极争取国民党基层党政军人员弃暗投明,为地下党办事。对一些乡长、镇长、保长、甲长和开明士绅,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政治态度,采取不同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势压之,以义服之,促其觉醒,劝其改邪归正;并以交朋友、拜把兄弟等形式,逐步引导他们投到革命阵营中来,让他们表面上挂着国民党牌子,对国民党敷衍应付,暗地里积极帮助地下党和游击队工作,成为革命的“两面政权”。 其次,与大刀会结盟并改造为武装民兵。沙县是大刀会活动的大本营。大刀会的基层骨干和成员绝大多数为贫雇农,又拥有大刀、长矛等武器,如果将他们争取过来改造成武装民兵,将其所控制的农村或山寨改建成游击根据地,无疑对于扩大革命力量将起到重大作用。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为了改造大刀会,我化名马刚毅,打扮成“逃兵”潜入隆兴洋开展秘密工作。先是白天跟着村民下地种田,帮助村妇种菜、挖笋、砍柴,晚上点燃松明火给村民们讲故事。见时机成熟,就进一步讲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各种政策。 经过一系列细致的思想工作,通过“旧瓶装新酒”的方法,促使大刀会头目最后决定将功赎罪,把各地大刀会全部组织及其控制的农村、山寨无保留地交给我们,改造发展成为武装民兵,并同游击纵队并肩作战,实现大刀换钢枪,把农村和山头改造为巩固的游击根据地。 第三,广泛组织贫农团开展“六废”斗争。1948年2月至5月间,地工委和游击纵队在沙县的富溪、高桂、涌溪、彭梨、南霞等广大农村,广泛深入发动群众,成立了贫农团组织,设总团、分团和支团,成员达4300余人。 地工委和纵队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以游击纵队为后盾,提出了开展群众性的废征兵、废征粮、废征税、废田租、废高利贷、废乡保甲制度的“六废”斗争,并号召群众结合开展“杀恶霸挖蒋根”。随后,在群众性的公开游击战争条件日趋成熟之时,及时将隐蔽的游击斗争转为公开的武装斗争,把武装斗争同除奸反霸及群众迫切利益和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1948年5月21日,游击纵队采取里应外合的方式,攻下富溪乡公所,解除其武装。随后,游击纵队又逼退了前来镇压的省保安团,烧毁了富口、岩地、延溪的三个大碉堡。游击队公开的武装行动,有效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使“六废”成为现实,“挖蒋根”很快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彻底改变了闽西北局面,为开展公开游击战争打下了良好基础。 刀下留情如虎添翼 正当闽西北的游击战争迅速展开之时,在闽浙赣边区党委发生了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城工部冤案”。在闽西北各县的城工部成员因失去了与上级的联系,对事态的发展一无所知,仍集中在闽西北游击根据地的沙县涌溪山尾基点村,建立起城工部南(平)沙(县)三(元)特支委。不久,又搞来一批枪支,上山到高桥乡的隆兴洋活动。城工部成员的突然到来,使我陷入深思之中。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