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财政学”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财政学”的配套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共有15章,内容涉及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支出理论与主要支出项目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公共收入体系、税收理论与税制、政府债务、政府预算、政府间财政关系、宏观经济长短期中财政政策的运用等。 本书的编写力求规范、准确和简洁,既注重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阐述,也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吸收反映我国当代财政改革发展的最新成果。为了帮助读者系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拓展相关知识及对有关内容的深入学习,每章均有学习目标、专栏、小结、思考题,并用二维码链接慕课精彩小视频和在线测试题,提供进一步学习和练习的资料。 本书适合于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以作为经管类人员培训或其他人员的参考读物。 作者简介 钟晓敏,浙江平湖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浙江财经大学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财政学会理事、全国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财政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财政学会副会长。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浙江省教学名师,国家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政学、国家级教学团队财政学核心课程建设团队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财政学》的课程负责人,浙江省一流学科——应用经济学(财政学)负责人,浙江财经大学地方财政金融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长期从事财政学的教学和科研,曾主编“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地方财政学》,在《经济研究》《财政研究》《财贸经济》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曾多次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和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1 导论 1.1 为什么需要政府 1.1.1 想象一个没有政府的经济运行 1.1.2 混合经济缘由 1.1 _3混合经济中的政府 1.2 政府活动与财政功能 1.2.1 理解政府活动 1.2.2 财政功能与财政学主题 1.3 政府财政收支概览 1.3.1 政府财政收支活动 1.3.2 政府财政收支规模 1.3.3 政府财政收支结构 1.4 评价财政收支活动: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1.4.1 机械论 1.4.2 有机论 1.4.3 两种价值观的进一步分析 本章小结 重要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文献 参考文献 附录 2 财政学的分析工具 2.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1.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概念 2.1.2 一个例子 2.1.3 为什么要进行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2.2 实证分析工具 2.2.1 实证数据的取得 2.2.2 数据与观点的运用 2.3 规范分析工具 2.3.1 帕累托标准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 2.3.2 福利的衡量 2.3.3 标准的选择 2.3.4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本章小结 重要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文献 参考文献 3 财政活动中的公共决策 3.1 公共决策特征与公共决策要素 3.1.1 公共决策与私人决策 3.1.2 公共决策要素 3.2 公共决策原则 3.2.1 一致通过原则 3.2.2 多数票原则 3.2.3 互投赞成票 3.2.4 中间投票人定理 3.2.5 阿罗不可能定理 3.3 公共决策参与人动机分析 3.3.1 政治家动机 3.3.2 选民动机 3.3.3 特殊利益集团动机与寻租行为 3.3.4 官僚动机及行为 3.3.5 专家与媒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本章小结 重要概念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文献 参考文献 4 公共产品 5 外部性 6 公共支出理论 7 主要公共支出分析 8 成本-收益分析 9 公共收入概论 10 税收理论 11 税收制度 12 公共债务 13 政府预算 14 政府间财政关系 15 财政政策 名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