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人们通常以为,康德只是个单纯的思想家,终其一生都在普鲁士偏僻一隅过着离群索居、机械一样规律的生活,既没有故事也没有历史。——库恩教授的这部传记则最终打破了这一神话。与以往只着重于康德晚年的传记不同,《康德传》着重于正在构思《纯粹理性批判》的年轻哲学家,再现了一个多面向、真实的康德形象,从而打开了我们了解康德其人及其时代的有趣视野。 这是一部康德的思想传记,旨在呈现康德的思想生活如何扎根于并回应他的时代——西方世界发生最重要变化的18世纪。本书较不着眼于康德的标准哲学作品,而是专注于康德生活里的重要事件,以及它们和当时世界重大事件之间的关联。在不忽略康德生平与著作的代表性细节的前提下,以康德的知性之旅为叙述的轴线,带领读者巡礼康德曾经走过的旅程——从探讨牛顿物理学的形而上学基础的学者,到捍卫启蒙的文明世界道德的伟大思想家。 作者简介 曼弗雷德·库恩(Manfred Kuehn),以研究康德、休谟以及二者之间哲学关系的作品而著称于世。他对德国唯心论及其在德国、法国和大不列颠的先驱有广博的知识,同时从事伦理学和宗教哲学研究。库恩曾任德国汉堡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至今任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教授。编著的作品有:《德国的苏格兰常识哲学》(Scottish Common Sense in Germany, 1988)、《伊曼纽尔·康德:国际康德论文选》(Immanuel Kant, An International Anthology of Essays on Kant, 2 vols., 2000)、《康德传记文献》(Kant Biographien, 8 vols., 2002)。 目录 哥尼斯堡的中国人(代序)/谢文郁 作者识 人物表 康德生平与著作年表 前言 第一章 童年与青少年时期(1724—1740) 第二章 大学生与家庭教师(1740—1755) 第三章 优雅的硕士(1755—1764) 第四章 重生及其意含(1764—1769) 第五章 沉默的岁月(1770—1780) 第六章 “粉碎一切”的形而上学批判(1780—1784) 第七章 道德形而上学的创始人(1784—1787) 第八章 与教会和王室的磨擦(1788—1795) 第九章 老人(1796—1804) 注释 参考书目 索引 编后记 序言 哥尼斯堡的中国人 谢文郁 中国思想界的康德热自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可谓是 持久不衰。眼下这本《康德 传》,我想,会给这一热潮 继续加点温。按着这本传记 作者的想法,他希望能够提 供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康德 人格。当然,他是否达到了 这个目的,恐怕不是他说了 算。但是,至少有一点他说 对了:我们必须让康德活起 来。 追究源头,中国思想界 的康德热大概有两股原始力 量。一股来自李泽厚先生从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概念角度 解读康德;一股来自牟宗三 先生从康德道德哲学角度谈 论中国儒家心性思想。”这 两股力量都出现在上个世纪 80年代左右,它们的推动力 至今仍然能够感受到。当然 ,这两种关于康德的解读是 否准确?是否令人满意?— —这自当别论。但是,这些 年来人们在康德著作翻译和 研究上可谓是不遗余力,归 根到底,其动力来自所谓的 追求康德解读准确性情结。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上述 两股力量的能量。无怪乎有 人戏称,中国人对康德的理 解之准确性超过了西方人。 既然是戏称,我们千万不要 去追究其合法性。不过,由 此我们至少可以知道,中国 学术界有了一块分量不轻、 范围不小的康德学地盘。 略略浏览一下这块地盘 ,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康德 虽然位居地盘的中心,但看 上去不过是一尊毫无生气的 可望而不可及的模糊形象。 换句话说,中国康德学所呈 现的康德甚至不是一个思想 者,而仅仅是一堆和生活没 什么关系的抽象概念。有人 美其言日:这才是纯粹哲学 !比如,人们津津乐道的康 德晚年那像钟表一样呆板而 准确的生活节律,以此说明 康德思想的严密性和精确性 。于是,我们获得这样一个 康德印象:没有生活趣味、 没有生存关注、没有情感发 泄、在思想上精益求精、除 了思辨还是思辨等等。这是 一个概念化了的康德。 康德作为思想家是活生 生的。但是,康德是怎样一 个活生生的思想家呢?康德 在世时就有不少人给他写传 记。因为康德的巨大威望, 康德生前还没有几个人敢说 他的坏话。所以,这些传记 都只是挑好的说,好像康德 是一个世人的楷模。不过, 晚年的康德因为出版他的一 篇关于宗教的文章(后来收 集在《仅论理性界限内的宗 教》第二章),和当时的政 府书报检查有一段不愉快的 经历。在政府官员看来,康 德的基督教信仰出了问题。 在路德宗基督教信仰主导的 德国社会,基督教信仰出了 问题就是人格出了问题。随 着他的死去,有人有意无意 地附和政府的意见开始谈论 康德为人处事时的各种负面 故事,甚至康德关于他妹妹 没有文化的说法也成为话题 。这种谈论让康德的一些生 前好友十分不爽,激发了他 们撰写康德传记以正视听的 冲动。这些后来的传记企图 调解康德宗教思想中的反基 督教信仰的因素,把康德描 述为至少是拥有虔诚信仰的 好公民。这样一来,不同传 记版本呈现了不同的康德形 象。于是,康德的性格就出 现了多元化。 也许,这个多元化是我 们深入了解康德作为一个思 想家的切人点。我们知道, 康德生活于其中的德国是基 督教路德宗信仰主导的国家 。准确地说,康德一生的绝 大部分时间是在哥尼斯堡度 过的。当时的哥尼斯堡由敬 虔派(路德宗中的一个新兴 派别)所控制。敬虔派的对 手主要是路德宗正统派。正 统派看重的是教义的正确性 和权威性,在路德宗教会强 行实施统一的教义,而对于 教义如何落实到人的生活中 这样的问题则不了了之。这 种倾向导致了正统派神学和 信徒生活的脱节,使信徒的 宗教生活流于形式和呆板。 于是,如何造就基督徒的信 仰生活这一关注便凸显出来 。敬虔派之流行的一个重要 因素便是较好地回应了这一 关注。对于敬虔派来说,基 督徒生活的关键点是敬虔和 顺服,至于教义,敬虔派不 加强调,但在神学上也不和 正统派较量。既然问题出在 基督徒的生活上,敬虔派认 为,基督徒必须重视自己的 信仰重生经验,经历在上帝 恩典中的自我更新。一个真 正的基督徒必须在读经祷告 中和神建立亲密的关系,过 一种严格的遵守律法的道德 生活,活出基督的样子。在 组织上,敬虔派要求信徒过 一种小教会的生活,即团契 生活,目的是让信徒建立相 互之间的密切关系,彼此扶 持。不过,在现实生活中, 这种所谓的“彼此扶持”演变 为“相互监督”,把基督徒的 团契生活转化为一种道德上 的修养,维持共同道德规范 ,甚至允许教会领袖把自己 的意志加在信徒头上。 …… 尼采并无意诋毁中国人 。尼采要攻击的是基督教, 认为基督教(作为一种制度 宗教)阉割了欧洲人的超人 品质。当他考察了中国文化 之后,发现,中国文化和欧 洲基督教文化一样,提供的 是“奴隶伦理”。因此,在他 看来,中国文化不应该成为 “超人”文化的样板。然而, 面对影响深远的康德思想, 尼采洞察到了康德道德哲学 和中国思想的相通之处,认 为康德思想最终给我们带来 的不过是中国人格。他担心 未来的欧洲人也像中国人那 样。“中国人”在当时欧洲用 词中指的是那些“机 导语 《康德传》是一本全面的康德传记,不仅介绍了他童年的压抑的教育,也有他成名前后的人事纠葛,晚年康德之所以如此,恐怕也与他的人身经历有关,哲学是纯粹的,然而宗教、教职斗争,还有与皇权的关系,越是知名的人社会负担也越重。同时这本书也是一本非常好的康德思想研究集,它几乎涵括了康德所有的成熟作品,是对康德哲学思想的鸟瞰,阅读本书,不但能了解康德的生平,也是对康德学术的认识,而且,你绝不会读不过15页。 后记 本书的中文繁体字译本 原由台湾商周出版社于 2005年出版,名为《康德 :一个哲学家的传记》。译 文准确生动、可读性强,在 此应特别感谢译者黄添盛先 生的辛苦劳作。此次出版中 文简体字本,考虑到大陆学 术规范和阅读需求,编者对 于译文中的术语、人名、地 名,按通行译法做了更改。 对于康德作品的引用,也参 照通行译本进行了替换,文 中已一一注明;在此向这些 译本的译者们深表谢意,文 中如有误犯或不周之处,当 由编者负责。此外,台湾商 周版的索引部分比较简略, 本版编者参照英文版做了完 整的中英文对照索引。为便 于检索,原书注释统一改为 书后注,并在书眉标记中译 本页码。 《康德传》的译文经谢 文郁、高山杉、刘铮诸位先 生的审阅,得以进一步完善 提高,在此一并致以谢忱。 希望本书的翻译出版能 对推进国内的康德研究略尽 绵薄之力! 编者 2008年1月 书评(媒体评论) 哲学是一种追求自由的 生活方式,是一种道德的事 业,而不是无聊的文宇游戏 。这是那位哥尼斯堡哲人的 伟大一生,给后来的哲学家 留下的最宝贵的教训。 ——张汝伦(复旦大学哲 学系教授) 精彩页 纯粹理性批判:“最多只是两个信仰对象而已”? 前面提到康德声称《纯粹理性批判》在四到五个月之间完稿,“振笔如飞”。其他的证据也支持这个说法。哈曼在1780年6月11日写信给赫尔德说:“康德还在写他的形而上学与自然理性道德学,对于进度的落后丝毫不以为意,因为那样可以使作品更完美。”8月15日,他又说,康德预计在圣米迦勒节(Michaelmas)完成《纯粹理性批判》,距当时约有六个星期。在9月7日,他写信告诉哈特克诺赫(Hartknoch)说:“康德教授不会食言,即将在圣米迦勒节完成著作,他还无法决定在您那里或在哈通(Hartung)那里出版,非常希望能在此地(哥尼斯堡)付印。”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康德在1780年5月或6月撰写最后的定稿。他写这本书的程序似乎与其他作品没有两样。博罗夫斯基认为康德写作此书的方式没有什么特别。他的形容如下: 他先在脑中勾出一个轮廓,然后详细整理出来,把必要的补充或更仔细的说明写在纸条上,然后把纸条夹到匆匆写就的初稿里。过一阵子以后,他把全部的材料再整理一遍,然后干净而清楚地誊写一遍,准备付印。 雅赫曼说康德曾向他保证说:“《纯粹理性批判》里的每个句子都是先经过格林过目,在其不囿限于任何体系的持平判断的认可以后才写下的。”如果这是真的(事实上我们没有怀疑其真实性的理由),那么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并不是一个离群索居的思想家的作品,而是合作努力的成果。没有错,其中所有的观念都是康德自己的,呈现的也是康德自己的体系。但是我们不免要问,格林的评判为康德的初稿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雅赫曼认为,格林“对于康德的内心与性格无疑有决定性的影响”。他甚至可能直接影响了《纯粹理性批判》与康德其他的晚期作品。无论如何,康德的作品中有不少用词与表述方式,都可以追溯到商业语言,例如“借贷”(Entlehnung)与“资本”(Kapital)等等。再者,康德在格林死后写就的作品,比在这个朋友在世时所写的作品要难懂得多。 康德所谓的只花了“四五个月”写成的《纯粹理性批判》,指的当然只是付印前誊写的最后阶段。该书最终的蓝图至少在一年前便已确立,而且部分的原稿甚至是70年代早期留下来的。这些原稿有部分保存至今,例如一部分关于“纯粹理性原则”的讨论,即所谓的《杜伊斯贝格遗稿》,以及一篇1777年10月将《纯粹理性批判》题献给兰贝特的文章: 您的来函使我倍感荣幸。在您的驱策下,我开始尝试构思一个关于纯粹哲学的方法,接着引发了一连串的思考,让我得以厘清当时仍朦胧幽晦的概念。随着我一步一步往前,视野也渐渐扩展,而答案也越来越遥远。就思辨的部分而言,这部作品或可视为一种替代式的答案。由于此书是在您的激励与提示下完成的,我希望它能完全归您所有,并继而加以阐发。 然而对兰贝特而言,康德的书却出现得太晚。他在1779年便已去世。他是否比其他同时代的人更了解并欣赏该书,我们无从得知,不过有许多人会认为,对于其他人而言,康德的这本书不是出现得太晚,而是太早了。如果《纯粹理性批判》不能改变世界的话,至少它也将会改变哲学。 最初的校正稿在1781年4月6日到达了哥尼斯堡。哈曼依他从康德得到的稿件顺序阅读,在5月5日,他开始挑剔这本书的长度。“这么厚重的书不仅与作者的地位,也与纯粹理性的概念不相称,他把纯粹理性对比于粗俗慵懒的理性,也就是说我的理性,说它只喜爱惯性力量(vim inertia)或是附庸风雅的倒逆论法(hysteron porteron)。”最后,他在1781年7月22日得到了装订成册的《纯粹理性批判》,“当作早餐”。 康德的批判哲学旨在回答在哲学里始终很重要的三个基本问题:“我可以知道什么?” “我应该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我们可以说,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处理的是第一个问题,但是他没有直接回答它。他感兴趣的主要不是我们所能知道的一切,而是一个有限制性的问题:我们可以绝对且无条件地知道些什么?以他的术语来说,这个问题便是:“我们可以先天且独立于经验地认识到什么?”换句话说,康德想要回答的问题是:形而上学家(包括他自己)所寻找的那种知识是否可能?该书大体上是在证明,传统的形而上学是一个根本的错误为基础,因为它预设我们对于独立于经验以外的世界可以拥有实质的知识,而康德认为我们不能有效地提出这样的主张。 康德称传统形而上学的主张为“先天综合判断”。他认为我们不可能先天地认识独立于经验以外的世界。但他也没有追随旧有经验主义哲学的脚印,认为一切的知识来自经验,并且把知识归结于感觉和反省。康德认为所有知识都有个先天的要素。就如他在就职论文里主张的一样,他认为我们替可知世界提供了形式。事实上,我们以及其他类似于我们的有限存在者,必然有个认识机制,而可知世界的形式层面便是由它建构出来的;而让我们得以作出关于这个世界的先天综合判断的,便是这个认识机制。这些先天综合的主张,与实在性本身无关,而仅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