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作者主持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20年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本书与“中国大学MOOC”网站已上线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Ⅰ”“自动控制原理Ⅱ”MOOC课程相配套。本书主要内容为: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率域方法、控制系统的校正、非线性系统分析、采样系统理论和状态空间分析方法。教材涵盖了自动控制原理所有内容,内容结构清晰,表述力求精练,整个教材重点突出“应用”和“新”,表述通俗易懂,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书为新形态教材,全书一体化设计,将课程重点内容授课视频和部分习题答案制作成二维码,扫描即可实现在线同步学习。配套数字资源网站针对全书内容,制作了与主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PPT文件)、若干期末参考试卷及答案,以及作者王艳东教授对本课程及教材的介绍视频,以帮助教师授课,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度理解与学习效率。此外,读者也可以登录“中国大学MOOC”网站或“爱课程”网站,自主学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设的“自动控制原理Ⅰ”和“自动控制原理Ⅱ”MOOC。 本书可作为自动化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仪器类、机械类及航空航天类等工科专业本科生、专科生及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程鹏,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六年制本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北京市优秀教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主讲“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等课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国家精品课程主持人,教学工作曾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出版有“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理论”,“多变量线性控制系统”等十余本教材。曾获航空工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主编的教材“自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主要研究领域为线性系统理论、多变量系统理论、鲁棒控制和飞行器控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科学基金等应用基础类型的研究为主。在学术会议和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目录 第1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 自动控制的任务 §1-2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1-3 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要求 习题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控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2-2 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2-3 传递函数 §2-4 动态结构图 §2-5 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 §2-6 典型反馈系统的几种传递函数 习题 第3章 时域分析法 §3-1 时域分析基础 §3-2 一、二阶系统分析与计算 §3-3 系统稳定性分析 §3-4 稳态误差分析与计算 习题 第4章 根轨迹法 §4-1 根轨迹与根轨迹方程 §4-2 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4-3 开环零、极点变化时的根轨迹 §4-4 零度根轨迹 §4-5 系统闭环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的关系 §4-6 系统阶跃响应的根轨迹分析 习题 第5章 频率域方法 §5-1 从傅里叶级数到傅里叶变换 §5-2 频率特性 §5-3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5-4 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5-5 频率稳定判据 §5-6 系统闭环频率特性与阶跃响应的关系 §5-7 开环频率特性与系统阶跃响应的关系 习题 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6-1 系统校正设计基础 §6-2 串联校正 §6-3 串联校正设计方法 §6-4 反馈校正 §6-5 复合校正 习题 第7章 非线性系统分析 §7-1 非线性问题概述 §7-2 常见非线性因素对系统运动特性的影响 §7-3 相平面法基础 §7-4 非线性系统的相轨迹分析 §7-5 描述函数 §7-6 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习题 第8章 采样系统理论 §8-1 采样过程与采样定理 §8-2 信号的恢复与零阶保持器 §8-3 z变换与z反变换 §8-4 脉冲传递函数 §8-5 采样系统的性能分析 §8-6 采样系统的数字校正 习题 第9章 状态空间分析方法 §9-1 状态空间方法基础 §9-2 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 §9-3 状态反馈与状态观测器 §9-4 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性 §9-5 李雅普诺夫第二方法 习题 附录Ⅰ 拉普拉斯变换 附录Ⅱ 矩阵相似对角化和约当标准形 附录Ⅲ MATLAB软件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部分习题答案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