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1583-1592》可以看成是汪小智对中国和欧洲这十年间若干关键时点历史演进的比较研究,这种打通时空的历史写作,展现了同一时间维度下的不同空间,东西方不同的世界观以及人性的共通之处。 2020年9月19日,南通籍艺术家冷冰川在读库阅读基地与《读库》主编张立宪做了一次有关文与艺的对谈。女性、阅读、自然是冷冰川作品永恒的主题,此次从画家三百多幅作品中选出二十余幅,浏览他这四十年的创作生涯,聊创作中的所思所想。 目录 1583-1592 错误、边缘、野马 少年西湖记 京剧院里的修图师 樋口一叶:在明治的尘世中 太空中的“漂流瓶” 至暗时刻 导语 《读库2102》意为“阅读的仓库”。以刊发中篇非虚构文章为主,共包含七篇文章:《1583-1592》《错误、边缘、野马》《少年西湖记》《京剧院里的修图师》《樋口一叶:在明治的尘世中》《太空中的“漂流瓶”》和《至暗时刻》。 精彩页 1583-1592 汪小智 在同一片历史的时空下。 1583年:世界不够了 每到新年夜,人们会对着钟表倒计时读秒迎接新的一年,但事实上零点钟声响起的时候,地球在二十六秒以前就完成了绕太阳公转一圈的任务。 在使用儒略历的日子里,这个差值更大,地球平均每年会提前十一分钟跨年。 到十六世纪中叶,儒略历积累的误差导致回归年比日历年要早十多天,人们发现几百年来春分日不断前移。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将时间快进十天,同时制定了新的闰年方案,以便让日期能跟上地球的真实步伐。这套新历法被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但是,和罗马教廷分庭抗礼的新教国家如英格兰,东正教国家如俄罗斯、希腊,则沿用罗马帝国时代恺撒大帝颁布的儒略历,对教皇改制的新历法置若罔闻。因儒略历比公历要晚十天,当年的欧洲经常会发生“时光倒流”的奇怪现象,比如1688年11月11日,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从荷兰启程,到达英国德文郡的时间却是11月5日(儒略历)。 1582年,英格兰坚持使用儒略历,拒不接受教皇颁布的格里高利历,宗教矛盾是主要因素。如果由此断定英格兰人缺乏科学精神,那就大错特错了。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新历法之时,伊丽莎白一世也在憋大招,英格兰人准备酝酿一套比格里高利历更完美的“英国日历”,研究这套历法的人是女王的顾问约翰·迪伊博士。作为当时英格兰数一数二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同时也是女王的占星师,此人智商超群,交游甚广,二十岁出头便在巴黎的大学里讲授欧氏几何,回国后,沉迷炼金术的同时又博览群书。他孜孜不倦地从英格兰和欧洲大陆获得大量书籍和手稿,建成了当时英格兰最大的私人图书馆。 约翰·迪伊提出的历法,月份和日期的设置与格里高利历一致,但是闰年的规则不同。格里高利历规定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但是被100除得尽而被400除不尽的则不是闰年,因此,格里高利历有一个四百年循环的大周期。约翰·迪伊提出的“英国日历”四年置一闰,三十三年一个周期。这个规则简单至极,但实际上比格里高利历更准确。格里高利历的平均年份长度为365.2425天,而“英国日历”平均年份长度为365.2424天,更接近回归年的平均长度365.2422天。由此看来,历法的演变历程,其实是人类和小数之间的斗争史。 约翰·迪伊的历法以三十三年为一个循环周期,暗合耶稣享年三十三岁,这在基督信仰的世界里真是太完美了。除此以外,约翰-迪伊顺便又思考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地球上有没有一个地方,在“英国日历”较长的循环周期里,春分始终发生在3月21日,因为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时确定的春分日正是这一天。经过观察、外交和计算,约翰.迪伊发现如果按照他的历法,在西经75°30’到西经78°30'之间,春分能连续三百年出现在3月21日,因此,西经77°又被称为“上帝的经度”。 约翰·迪伊向伊丽莎白女王提议,应该进行一次远征,在北美东海岸殖民,一旦拥有“上帝的经度”,便向全世界宣布新日历。而当时的北美地区全在强大的西班牙人手里,英格兰人只好采取秘密行动,1580年代初,小心翼翼地迈出了殖民北美的第一步。后来的历史进程众所周知,英格兰人在北美殖民地上建立了一个世界超级大国。 P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