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坚持为中国宏观经济建言献策的基本方向,从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中国的新发展格局、创新驱动与中国经济发展、要素市场改革与开放、经济增长与货币金融6个方面,聚集经济发展热点问题,精选众多专家理论价值高、实践意义大的文章汇聚成集。 作者简介 苏剑,美国布兰戴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国际经济学与金融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入选北京市新世纪人文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学者。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 主要学术贡献有:(1)2007年至今,对经济分析的供给侧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2)2006年至今,着力推动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3)在需求管理方面,较早提出了创新支持政策。(4)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5)较早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方式进行了探讨。(6)提出用大规模国土绿化尤其是治理沙漠拉动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目录 第一篇 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货币政策体系的形成及演变 中国计划(规划)绩效及其转型评价研究 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构建的关系 扶贫脱贫的中国之路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国家治理 论中国特色大国经济外交 第二篇 中国的新发展格局 从消费率看中国消费潜力与实现路径 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 乡村振兴激活庞大内需空间——基于浙江安吉“茶二代”的观察视角 正确理解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与逻辑框架研究 第三篇 创新驱动与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创新模式的演进与升级——基于三大创新主体的经济学分析 进入规制强度对创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跨国数据的分析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中国网络创新指数研究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是干中学吗?——“干中学”模型对我国经济增长路径的检验 创新驱动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第四篇 要素市场改革与开放 要素市场化改革的历史回顾与当前思路 能源体制革命:概念与框架 我国劳动市场供给:短缺还是过剩?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 要素市场化改革与供需结构错配 中国情境下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机制研究综述:基于期望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视角 第五篇 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奇迹背后的核心基础因素 未来中国经济的环境变化、增长估算与政策建议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天津港在中国北方海洋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分析 长江三角洲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构建及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第六篇 货币金融 中国的M2/GDP过高吗?理论探讨与跨国实证分析 现代货币理论视域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建设——财政、金融与现代货币 对外直接投资助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金融监管与金融业态演化发展——基于中国融资租赁产业的角度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历程回顾与发展路径展望 竞争性需求、房价波动与宏观审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