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陈思和是中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学术成果丰硕,影响广泛。该书稿内容主要有四部分:“生平自述”,为陈思和自述学术经历的文章;“研究论文”,选取多篇研究陈思和学术思想与成果等的优秀论文;“人生访谈”,陈思和与其他学者的深度学术对话;“资料编目”,整理了陈思和从发表作品至今的学术成果。书稿资料丰富翔实,编排规范科学,全面系统地呈现了陈思和的学术脉络、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 目录 里波:陈思和小传 辑一:生平自述 陈思和:做父亲的人 陈思和:《水浒》这部书 陈思和:我心中的贾植芳先生 陈思和:我心中的巴金先生 陈思和:我与批评(两题) 陈思和:我往何处去——新文化传统与当代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 陈思和:三十年治学生活回顾 陈思和:写作生活的回顾——《陈思和文集》七卷序跋 辑二:研究文选 王安忆:重建象牙塔 张新颖:薪传 谢有顺:成为一个创造者——我所理解的陈思和老师 李辉:沉稳从容而行——为陈思和花甲之年而作 刘涛:“新时期”文学秩序的奠基者——陈思和先生的六个面向 陈国和:陈思和学术思想概述——《陈思和文集》前言 郜元宝:上海文艺版《中国新文学整体观》序 唐小兵:怎样写一部开放型的文学史 李杨:当代文学史写作:原则、方法与可能性—一从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谈起 王光东、刘志荣:当代文学史写作的新思路及其可行性——对于两个理论问题的再思考 郭洪雷:“民间”的浪漫传奇——兼论文学史修撰巾的叙事问题 李新宇:走出民间的沼泽 韩振江:在现代性的紧张中重读陈思和的“民间” 杨位俭:民间的诗学——陈思和学术理想的一种读解方式 郭冰茹:“潜在写作”的命名与当代文学史研究空间的拓展 金理:一言何以成新说——关于文学史理论“共名”与“无名”的学习札记 胡传吉:兵家得势,文艺从命——浅谈陈思和“战争文化心理”说 吴晓东:“常态与先锋”:现代文学阐释模式的重建 宋炳辉:作为文学关系研究范畴的“世界性因素” 颜敏:学科之外,整体之中——陈思和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张清华:本土性、生长性、知识分子性——关于陈思和的文学批评 里波:略谈“文本细读” 黄平:“细读”、经典与人文精神——以陈思和学术思想为中心 王宏图:雪泥不驻飞鸿影,留取铭心照胆肝——《鱼焦了斋诗稿初编》读后及其他 刘俊:少年成长与学术姿态——读陈思和的《1966—1970:暗淡岁月》 裴毅然:陈思和的现代文学作品授课 孙晶:陈思和的出版信念与理论贡献 辑三:人生访谈 陈思和、王晓明:知识分子的新文化传统与当代立场 陈思和、杨庆祥:知识分子精神与“重写文学史” 陈思和、周明全:八个会议,一个时代——陈思和口述 世纪80年代参与的学术会议 陈思和、金理:做同代人的批评家 陈思和、梁艳:学院批评在当下批评领域的意义 陈思和、刘旭:反思与前瞻——从中学语文教材改革谈起 陈思和、王文祺:关于“火凤凰”,我还要说什么? 陈思和、黄发有:传承人文薪火 辑四:资料编目 里波:陈思和出版、主编作品书目 里波:陈思和评论资料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