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敬天、孝亲的中国式信仰为中心,解释中国人的人生、家庭、社会、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文明的内在连贯的结构性叙事,比较完整地刻画了中国文明的全貌。
全书分三部分共十二讲,从生生不息到人文化成,再到家国天下,论证了中国文化何以能大且长久。同时注意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阐释了中国文化优越于西方文化之处何在,对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之道(信仰人生与制度)(精)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姚中秋 |
出版社 | 华龄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以敬天、孝亲的中国式信仰为中心,解释中国人的人生、家庭、社会、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提供了一个理解中国文明的内在连贯的结构性叙事,比较完整地刻画了中国文明的全貌。 全书分三部分共十二讲,从生生不息到人文化成,再到家国天下,论证了中国文化何以能大且长久。同时注意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阐释了中国文化优越于西方文化之处何在,对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简介 姚中秋,笔名秋风,中国人民大学关系学院教授,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早年对西方法政思想和制度有深入研究,出版译著十余种;近十余年来深入研究经学、儒家思想和中国历史,出版著述十余种,包括《国史纲目》《尧舜之道:中国文明的诞生》《原治道》等。 目录 开场白 卷一 生生不已缈 第一讲 超大规模 五帝缔造中国 前中国的“满天星斗” 大洪水与中国的诞生 中国大道:和而不同 中国的根本属性:超大规模 第二讲 敬天 神灵崇拜的局限性 敬天之确立 理解唯一真神 理解天 唯天为大 诸神统于天 第三讲 家与孝 人生而在家中 神教的破家倾向 神教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中国观念:人是家的存在者 孝德之自然基础 《论语》论孝道 婚姻之道 齐家之道 第四讲 死生与鬼神 西方方案:以死了死 中国人的神鬼观念 事死如事生 鬼神之“如在” 人事莫重于祭祀 敬鬼神而远之 生生之教 第五讲 仁爱 神教的博爱 天生人而仁 由孝悌到仁爱 仁与礼 中国之教:顺乎人情 卷二 人文化成 第六讲 人文 太初有文 中国认识论:取象 取象的文字体系 “造象”艺术:书画 中国大地的人文化 第七讲 历史 西方的空间,中国的时间 治历明时以显天 月令:因时而治 节日:依时而生 《易经》:唯变所适 时间无始无终 历史意识 道:不同于真理 中庸:君子而时中 第八讲 礼乐 不知礼,无以立 礼因人情而为之节 礼节制人欲 礼与法律之同异 仪礼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礼者,敬也 礼之用,和为贵 乐以和人、神 卷三 家国天下 第九讲 自主 西方的奴隶制与自由的焦虑 西方的神教与自由的焦虑 在天之中,人人平等 编户齐民:平等的制度化 自主,自觉,自立,自强 不向他人求自由 第十讲 治理之道 反思西式法治 反思西式投票民主 修身:作为治理之本 齐家:作为社会治理之底盘 宗族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中间环节 治国:百代皆行汉政制 旧制度,新活力 第十一讲 厚生 人伦与勤劳、储蓄偏好 圣贤建立生产型政府心 古代中国作为世界工厂 解释西方近世之兴起 破除西方兴起的神话 中国实现富强的文化根源 第十二讲 天下 中国的成长历程 中国与外部交往的通道 平天下之道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奋斗 后序 中国之道 敬天与文教 仁作为普遍价值 一元政府 厚生主义 天下秩序 进阶阅读书目 序言 2016年春季学期,课程 基本成型,学生似乎也能接 受。2017年再作修改,自 认较为满意,乃于上课时自 行录音(只有一次前半节忘 记)。暑期,请速记整理, 是为本书之底本。俗事繁杂 ,拖拖拉拉,到十月底才完 成修订、补充工作。 修订补充的内容还是比 较多的,毕竟上课只有提示 性质的课件,而后信口而说 ,有时超常发挥,颇为精彩 ;有时情绪不好,比较生硬 ,以至于拖沓散漫。为对读 者负责,不能不做大幅度修 订、增补。尤其是最后两讲 ,全面进行了结构性调整。 但还是尽可能保留课堂实录 样态,文字倒是活泼、跳动 ,阅读起来或许更为轻松、 摇曳、有趣味。 费这么多事记录、整理 、出版这本书,乃是觉得本 书所讲内容,还是比较完整 地刻画了中国文明的全貌。 这些年来,讲解中国文明的 书很多,比较而言,本书有 一个优长之处,那就是以敬 天、孝亲的中国式信仰为中 心,解释中国人的人生、家 庭、社会、经济、政治等方 方面面,提供了一个理解中 国文明的内在连贯的结构性 叙事。百余年来,一直有人 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或者中国 文化没有宗教,本书在这方 面讲得最多,自认为有一定 价值,在讲授过程中,我时 时进行中西对比。对于自身 的文化,我们常处在“日用 而不知”的状态,经由对比 ,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出中国 文化是什么,中国人是什么 。但本书的对比,颠倒了此 前一百多年的陈词滥调,我 一次又一次说明中国文化优 越于西方文化之处何在。有 没有道理,任由读者评断。 同样是探讨、梳理中国 文明,同样是基于北航课堂 讲义整理撰述,《可大可久 :中国政治文明史》建立了 一个历史叙事框架,本书则 建立了一个结构叙事框架。 一经一纬,或许有助于读者 比较全面地认识中国文明, 在新的时代完成一次自我文 化生命的再认识。 感谢当年引荐我进北航 的高全喜教授,感谢接纳我 的怀进鹏校长,如无他们的 破格之举,我不可能进入高 校,也就难完成过去几年出 版的几本 本书系以我在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最后一次上《中国 文明探秘》课的课堂录音, 经修订、增补而成。 2012年秋,我进入北京 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 学高等研究院。没有博士学 位,此前没有在学术机构工 作过,学校就直接给我教授 岗位,自然心存感激,入校 之后,尽心工作,努力开设 课程,每学期至少两门课, 经常是三门课,最后一个学 期,一天连续三门课,讲6 个小时!朋友听了,都觉得 不可思议,但我做到了,很 自豪。 所开设课程,以经典研 读和中国文明史为主:对文 科生,开设《中国文明史》 课程,据此撰写出版了《国 史纲目》一书,最近经过大 幅度修订,更名为《可大可 久:中国政治文明史》出版 ;开设《论语》研读课程, 讲授过程中颇有心得,撰写 出版了《论语大义浅说》一 书;对知行文科实验班开设 过《尚书》研读课程,据此 撰写出版了《尧舜之道—— 中国文明的诞生》一书。圣 人谓“教学相长”,信夫! 但北航毕竟以工科为主 ,因而也一直努力尝试对工 科学生讲述中国文化,故开 设“中国文明探秘”课,连开 四年。说来,这门课在我常 年开设的课程中是调整变化 最大的,因为一直在试探怎 么讲最适合工科学生。最初 所讲内容就是对文科生讲的 《中国文明史》,以历史演 变为主。但这就需要学生大 体熟悉中国历史,工科生则 缺乏这样的知识准备,听课 中一脸困惑。于是进行调整 ,淡化历史叙述,转而重点 讲述中国文明之特征。到小 书。感谢选修过这门课的北 航工科生们,学生的刺激让 我不断改进,从而进入中国 人的心灵和生活世界,而在 以前的研究中我对此是较少 关注的。 在修订书稿之际,我已 离开北航,转入山东大学; 本书的出版又经历了诸多波 折,面世之际,我已回母校 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两年多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我曾在此学习中国历史七年 ,由此才对中国历史有了一 定了解。本书算是为北航五 年教学生涯留下的一份纪念 物,也算是献给母校的一份 见面礼吧。 蒲城姚中秋于辛丑初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