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饶平如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甲子,聚散有时,牵挂无尽。相伴一生的老伴毛美棠离世后,饶平如靠着想象,手绘18册画作悼亡,画下了多幅妻子少女时代,甚至童年的影像。一幅幅肖似丰子恺风格的小画,配着自创或改写的诗词文字,最后集结成了引起巨大反响的《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作者简介
饶平如(1922-2020)祖籍江西抚州南城县。黄埔军校十八期学员,参加过抗战。1949年后曾任出版社编辑。在老伴美棠去世后,饶平如每天笔耕不辍,又手绘了十数本画册,记述了他与美棠从初识到相处的近六十年时光,取名为《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2020年4月4日,饶平如在上海去世。
目录
一 少年时
二 从军行
三 点绛唇
四 携手游
五 十字街头
六 问归期
七 君竟归去
附录一 家世简表
附录二 寒来暑往
附录三 我的父亲母亲
附录四 却道海棠依旧
序言
序赤白干净的骨头
柴静文
1
认识美棠那一年,饶平
如二十五岁,从黄埔军校
毕业,在一百军六十三师
一八八团迫击炮连二排,
打湘西雪峰山会战,差点
丢了性命。身边战友被打
中肚腹,肠子流了出来,
惨叫之声让他“多年无法忘
记”。他被枪弹压得趴在山
坡上,手紧紧抓着草茎,
抬眼看青山之巅,深蓝天
上,白云滚滚而过。
“这就是葬身之地了,也
好。”他说,“那时候一个人
,不怕,不知道怕,男孩
子的心是粗的。”
战争结束,1946年夏天
,饶平如的父亲来了一封
信,希望他借着假期回家
订亲。“父亲即带我前往临
川周学岭3号毛思翔伯父家
……我们两家是世交。走至
第三进厅堂时,我忽见左
面正房窗门正开着,有个
年约二十面容娇好的女子
正在揽镜自照,涂抹口红—
—这是我第一次看见美棠的
印象。”
“觉得美吗?”我问。
“那时觉得女孩子都是好
看的。”老先生老实地说。
两个人也没讲什么话,
她父亲走过去把戒指戴在
姑娘指上,人生大事就这
么定了。两个青年都觉得
好笑,笑之余,去她房间
坐,妹妹们绕床玩,美棠
拿张报纸卷筒,唱歌,还
拿相册给他看。
他觉得她大概是喜欢自
己的,从相册中抽了几张
带走。
回军营路上,他穿军装
站在船头,看滚滚长江上
的波光,觉得自己的命从
此轻慢不得,因为命里多
了一个人。
他最喜欢美棠的一张照
片,石榴花底下少女鲜明
的脸,卷发尖脸细弯眉,
放大贴在军营墙上,还把
照片分赠战友——我简直不
能明白男生这种心理,问
他,他承认“还是有几分得
意的”。之前邻居有个十四
五岁的少女常来,有日,
看到照片,问:“你女朋友
?”脸色一黯,后来再没来
过。
内战之后开始,他不想
打,请假回家成婚。
八十八岁时,美棠去世
,他今年九十一岁,画了
十几本画册,叫作“我俩的
故事”。把石榴花的黑白照
片重新冲洗,涂一点唇红
,底下写“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一笔
一笔,从她童年画起,幼
年时如何在课室里羡慕小
丫鬟在外打秋千,如何与
好朋友卷发旗袍去舞场跳
舞……都按她当年所讲画来
。两人婚礼的照片在“文革”
中烧了,他靠记忆,把当
时的建筑、场景、人都画
进去。画的时候并没什么
用意,只是觉得全景的角
度可以把大家都画进去,
一个不少。
看的人不免觉得,这个
角度像是对两个人的背影
隔了岁月的凝视。
2
婚后时局动荡,饶平如
带着美棠,在贵州当雇员
,为了躲劫匪,首饰藏在
车轮子里头。又在南昌经
商,他画下那个年代里的
细节,写“开面店生意不佳
、上夜校学会计、面试粮
食局、投简历给测量队、
卖干辣椒搞不清楚秤——美
棠嘲笑我根本不像个生意
人,我自思也的确如此,
至今还未弄明白称盘秤要
扣除盘重是怎么一回事”。
居然这一段回忆最快乐
,他画年轻人无事打“梭哈”
——我根本不知这是什么纸
牌玩法,他兴味地向我解
释半天,我也不解。只看
他画五人,座次都标得清
楚,还像小孩子一样标上
每个人的身份“老吴”“定姐”
……还有“平如”和“美棠”在
板凳上紧靠着,相视而笑

夫妻俩住的房子只是一
个亭子加了四面板改成的
房间。
“那个时候真的不觉得苦
,好玩,为什么?一到那
个下雨,狂风大作,那窗
噼里啪啦地响,又打雷,
风呼呼吹,山雨欲来风满
楼,这个诗意,水泥房子
领略不到这种山间的野趣
。”
“中国人爱说贫贱夫妻百
事哀,你为什么觉得有诗
意?”
“我想跟那个心境有关系
。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
域,什么人生,有些诗意
的人,他看什么都是有诗
意的。”
3
到了1949年,饶平如本
来要随众去台湾,又想,“
岳父把他女儿嫁给我,是
希望总要有个依靠,我要
走就不负责任”。就留下来
,觉得总有地方容下个寒
素的家庭。
我当时听,不知道他要
说什么。
“第二天,我再到院子一
看,这个骨头变成白色的
了。原来蚂蚁把它外面的
这些肉屑都吃得干干净净
,就剩下骨头,蚂蚁也没
有了。”
我问他:“这给你一个什
么印象?”
“它是生命,我也是生命
。为什么我有能力,我有
权,我就要它死?我一踩
,它就死了,但又何必呢
?它对我没有妨碍。它也
是生命,它也要生活。”
这个采访已经过去了几
个月,我记得这些话,但
没细想过,有天看书看到
黄永玉说,“美比好看好,
但好,比美好”。
我看到这儿,想起那根
赤白干净的骨头,这就是
好。
8
前阵子,编导王瑾(外
号“蚂蚁”)拿来一封信,老
先生给摄像、编导每人画
了一张肖像,还注明,“给
小王的裤子上画了八个洞
,为了时尚起见”。
送我的是这张画:一对
男女靠窗对书而坐,上面
写“推窗时有蝶飞来”。
这期节目,每个参与的
人,“蚂蚁”、小余、天舒、
老范、李伦、邹庚涛、沈
超、陈曦……对画册都珍视
宝爱。“蚂蚁”把画册从上海
运到北京,再运回去。我
平时
导语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精)》的作者是饶平如老先生,主要讲述了饶老先生和妻子毛美棠相爱相伴了半个多世纪,当妻子毛美棠永远离开后,饶平如老先生就画下了关于他和妻子的故事,留下了她和他们的最美好的回忆。
精彩页
平如
我原名饶兆扬,字平如,后来我觉得“平如”两字简单易写,且有“平安如意”的含义,于是便用这个名字了。
我的完整记忆起始于八岁那年,家里为我举行发蒙的仪式。既然是仪式,首先是要拣一个好日子。发蒙那天,凌晨三点左右,佣人就来喊我起床。梳洗好到了厅堂,见那里早已经布置好,正面供奉着孔子牌位,父亲和发蒙先生端立在前。漆静夜气里,灯烛更显出庄严氛围,反让小孩子暗暗地有一种兴奋。但其实最让我欣喜不已的还数书桌上的文房四宝,全都换成簇簇新的。发蒙先生,我唤他黄姻伯,他的大女儿是我嫂嫂。黄姻伯名晓浦,是我祖父的学生,做过湖北省高等法院院长,字极好。他捉着我的手在书桌前描红,写的是“上大人孔夫子化三千七十士……”我的手被先生攥得很痛,却在这场面下不敢出声。
按照规矩,发蒙时用的笔和刚刚写下的字立刻被母亲小心地收藏起来。礼毕,客厅的一旁早已备下酒水肴馔,现炒几个家常小菜,饭菜的热气好像是专为了要将方才的肃穆消融才有的。大约过了个把月,大哥便带着我到离家很近的珠市街小学去报名上课了。
那是我们举家迁至南昌的第一年。在南昌,父亲执行律师业务,我们住在陈家桥的一处房屋里,环境并不很好。但这房屋的背后却另有曲折。我有一个姑姑,是父亲的亲妹妹。姑姑嫁的本是富裕人家,却不知她托付终身的人原来体弱,嫁过去才一年余便带着初生的女儿守了寡。因为这样缘故,父亲对姑姑一直关照非常。我的表姐长到五岁的时候,逢到她父亲的忌日,入夜,家里摆起种种仪式招魂,带着她的一个佣人婆子素日里就有些生相凶狠,这时一面大喊:“去呀!看呀!你的爸爸来了呀!”一面突然将她往前面推去。小女孩禁不起这样一吓,从此竟疯傻了,后来虽也结婚生子,始终不能幸福如意。而姑姑有位极亲的亲戚在开一家“益和布店”,姑姑就拿了八千块钱算是合伙,生意是否真的失利也未可知,只知道不能还钱了,便拿了南昌陈家桥的房子来抵。姑姑得了这处房产也无法打理,便请父亲来租下。我们因此在南昌陈家桥住了许多年。
每天晚饭后,我和弟弟两人都会去母亲床边听她给我们讲故事。母亲讲的故事多是些有教益的古代故事,比如闵子骞“芦衣顺母”,比如“六尺巷”的故事。而我始终记得,母亲讲到闵子骞劝父亲不要休逐后母——“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时脸上浮起的动人表情,还有她解释起“六尺巷”中那首小诗最后两句时的笑声。
我的故乡是江西南城。南城在古代亦属豫章郡,汉高祖刘邦时候就已建制。吁江北流,贯穿老城,河西傍水起了城墙,设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城中有东南西北四条街,西街最长。我的家在北街上。河东便算城外,所以过了太平桥,风景人事都要寥落些。县城内外水络细布有如叶脉。环抱县城的翠峰迤逦深秀。环山中有名的数麻姑山和从姑山。宋人有诗咏:
小麦青青山一曲,江南千里伤春目。
盱母江头唤渡人,遥指麻源第三谷。
凭诗意来看,家乡的风致恐怕从宋代以来便大抵如此,鸡犬之声相闻,舟人拥楫而歌,山水相连的千里江南想来也是这样代代如此。
P2-1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