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张謇传(精)/文化中国研究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章开沅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生于海门常乐镇,大器晚成,前半生勤奋读书求取功名,终于在不惑之年获得状元头衔,后以状元而兴实业,开近代中国风气之先。张謇纵横于政商两界,交游广泛。民国元年,起草清帝退位诏书,促成新旧政权和平过渡;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旋改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5年,因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部分要求,愤然辞职。实业建设之余,张謇还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影响深远。作者研究张謇近六十年,对于张謇可谓了如指掌,本书以张謇的日记、函电、信札和诗文为基础,参以相关近代史料,厚积薄发,数易其稿,考辩精审,论述公允,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典范之作,也是一般读者认识张謇的首选之作。
作者简介
章开沅,男,1926年7月生于安徽芜湖。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Augustana College)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早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后长期执教于华中师范大学。享誉国际的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一现改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一现改名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一的创办人和领导人。
目录
一 少壮篇
(一)少年时代
(二)冒籍风波
(三)客幕之始
(四)投入庆军
(五)场屋蹉跌
(六)经营乡里
二 转型篇
(一)大魁天下
(二)帝后党争
(三)转变契机
(四)状元办厂
(五)维新变法
(六)政变前后
(七)“东南互保”
三 鼎盛篇(上)
(一)宏图初展
(二)立宪运动
(三)地方自治
四 鼎盛篇(下)
(一)辛亥前后
(二)农商总长
(三)大生兴衰
五 晚晴篇
(一)老骥伏枥
(二)夕阳无限好
(三)鞠躬尽瘁
附录一
大事年表
附录二
主要征引书目
附录三
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四
人名索引
附录五
图片索引
我与张謇研究(代后记)
再版后记
序言
我在1986年曾经由中
华书局出版过《开拓者的
足迹——张謇传稿》(以
下简称《张謇传稿》)一
书,其所以称为传稿,确
实是因为自觉尚不成熟。
书稿基本上写成于20多年
以前,付印前又由于学校
行政事务的繁忙而无暇认
真加以修改,出版后虽然
不能说是悔其少作,但毕
竟遗憾之处甚多。当时就
有一个心愿,希望能够加
以修订充实,以期有所改
进,但十多年来由于种种
原因始终未能如愿。
幸好绪武兄去年春天
专程来访,希望能对原书
加以修改,重新交出版社
出版,这才促使我下决心
把改写《张謇传》提上日
程。从去年10月开始,断
断续续改写了一部分,自
觉思路还比较顺畅,论析
也颇有新意。今年1月下
旬,按惯例到广州女儿家
探亲兼避寒,同时也想利
用南方的温暖气候抓紧工
作,便把已改写的那部分
稿子放在衣箱中随身携带
。不料正好碰上客运高潮
,广州火车站秩序甚为混
乱,出站后竟被窃贼把衣
箱偷去(几近于抢)。虽
经向公安部门报案,并且
托人多方查找,却始终没
有下落。3个月的劳动成
果顷刻化为乌有,对于我
这样年过古稀的老人来说
真是莫大的打击。加以出
版社又要求提前交稿,这
样更打破了原来从容改写
的美梦,我只能在有限的
时间做有限的修改。史学
本来就是充满遗憾的职业
,但是此次由于“天事人
心两相违”,给我留下的
遗憾也就更为深沉。
当然,既已动笔修改
,我还是有自己的谋划,
具体说起来有四点:
一是对传主早期生涯
的陈述有所补充。1985
年修订书稿时,虽然看过
台北影印出版的《柳西草
堂日记》前面那一部分,
即同治十二年(1873)
至光绪十八年(1892)
,但由于时间过于仓猝,
未能过细做必要的笺注工
作,因而没有充分利用。
此次动笔修改之前,倒是
有充分时间认真阅读并做
了笔记,自觉现今这部传
记比旧传更为完整、丰满
。至少是就早年张謇而言

二是对张謇在庆军幕
府的生活增添了笔墨。张
謇在庆军前后8年,与统
帅吴长庆关系相当密切,
其间还曾随军前往朝鲜协
助解决其内乱,即所谓“
壬午之役”。这些年的军
旅生涯使张謇受到多方面
的锻炼,增加了相当丰富
的阅历,从军事到政治、
外交都初步显示出青年张
謇的干练与才华。他走出
了国门,因而也就具有了
国际观念或称世界眼光。
《朝鲜善后六策》也许并
非上乘之作,但从此张謇
逐渐形成了自己思维的大
格局,即习惯于把中国的
事务放在世界全局中来考
察,从而决定自己事业的
取向与策略。同时,张謇
与吴长庆既是宾主关系,
同时也是少长关系。过去
有些论著过多渲染吴长庆
对张謇的礼遇与倚重,其
实吴长庆的言传身教与奖
掖呵护,对张謇成长与出
道的良好影响也不容忽视
。因为吴长庆毕竟是身经
百战的儒将,而张謇则是
初出茅庐的年轻文士,何
况前者还没有进入衰暮昏
聩之年。
三是对传主科举生涯
的论述有所加强。张謇从
同治七年(1868)开始
应试,到光绪二十年
(1894)大魁天下,前
后有26年之久,历经县、
州、院、乡会试20多次,
仅直接消磨在考场的时间
就有120多天,还有穷年
累月为准备应试而耗费的
大量时间与精力。由于切
身的痛苦经验。张謇对科
举之弊知之最深,要求变
革的心情也最切,所以他
能顺应历史潮流,接受新
的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
兴办各级各类新式学校。
此次修改传稿,结合张謇
的应试经历,对晚清科举
制度及其具体实施情况稍
加铺述,特别是对张謇高
中会试一甲一名以后的复
杂心情加以论析,目的是
在说明科举制度衰亡的必
然,以及张謇在甲午以后
热心兴办新式教育的思想
基础。同时,细心的读者
不难发现,张謇在漫长的
科举生涯中也并非毫无收
益,至少对传统文化的熟
悉与理解有所增强,思维
的条理化与文字表达(包
括吟诗作赋)能力大为提
高。而更重要的是,一次
又一次连遭挫跌,一次又
一次重新应试,并且还要
反复经历科场内外的各种
痛苦熬煎,这在客观上又
反复磨炼了张謇的意志,
增强了他对此后各种事业
上的挫折的承受力。读者
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何
以张謇能够在腐朽科举制
度的折磨下,不仅没有变
成百无一用的科举迷,反
而成为精明练达的具有通
识的干才?我认为其原因
有三:一是家庭务实教育
和经世学风给他的深刻影
响,他在熟练背诵经典之
余颇能致力于理解,以求
学以致用,增加办事才干
。二是长期的游幕生涯,
使他不同于一般困守书斋
小天地中的迂腐士人。他
很早就走出通海,在江南
政治、文化中心江宁地区
工作、学习多年,又不断
奔走在上海、天津、北京
海陆途中,还曾经有山东
、汉城的军旅经历与对外
折冲的多方面锻炼。社会
生活是他的无形老师,正
是或主要是这个老师使他
没有拘守陈腐而狭隘的经
义,反而把熟读的经书作
为因应事变的文化资源之
一。三是张謇早年读书虽
然受应试教育的严格制约
,但在江宁受到桐城派大
师张裕钊的影响,合义理
、考据、词章为一,所读
之书逐渐广泛,除加强史
部的阅读外,也增多了子
、集两部的涉猎,
导语
本书是“文化中国研究丛书”系列之一,是研究近代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张謇的学术传记著作。张謇(1853~1926),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1894年,参加清廷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因目睹晚晴政局的腐溃,转而投身实业建设,成为近代工商业先驱。同时,张謇以自己的政商身份和关系,积极奔走,为推动中国政治和经济的近代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书是作者在早年的研究论著基础上,详加修改,以张謇个人日记、信札和诗文等手稿资料,参以相关近代史料,考辩宏富,论述公允,是近代史研究的典范之作,也是了解张謇生平的必读之作。
后记
张謇研究不是从我开
始的,南通人早就开始研
究,而且成果累累,世代
绵延。我之所以对张謇研
究特别关注,可能因为自
己的家世渊源,我对中国
最早那批弃儒转商的民间
企业家及其家族简直是耳
濡目染,过目不忘。但利
用张謇家藏文档,并且促
成张謇研究的日益兴旺的
,却是上海的徐崙。徐以
其直言无隐而又从善如流
的学者风范,对我具有许
多宝贵的启示。
但是给我帮助更多的
却是南通的学界,特别是
当时负责保管的副市长曹
从坡及其助手穆烜,他们
对我的研究关切无微不至
,不仅详尽介绍文档本身
,还带我走遍五山,访问
张謇亲友及下属,使我很
快就进入张謇研究的境界
。当然,我也不需要妄自
菲薄,我在《历史研究》
发表《论张謇的矛盾性格
》,在《光明日报》发表
《辛亥革命前后张謇和袁
世凯的关系》,都引起中
国乃至海外许多张謇研究
者的浓厚兴趣。这样,便
使南通研究在更高的境界
上开拓了更大的空间。
张謇是过渡时代、过
渡社会中的一个过渡性人
物,他一生发展变化既有
纵向性的攀升,也有横向
性的演进。我主要是引进
社会学有关群体理论分析
,说明他如何从一个普通
农家子弟,经过科举成为
士人群体的成员,又从士
人群体的低层逐步攀升到
高层,然后再从士人群体
向绅商群体演变,终于进
入新兴资产阶级行列。我
在自己的晚年,又向南通
学界人士热情呼吁“以张
謇的精神来研究张謇”,
同样也获得广泛而强烈的
反应,这也使我感到安慰
与激励,并且为张謇学的
辉煌明天而欢欣鼓舞。
感谢浙江古籍出版社
慧眼识珠,让我一生心血
的结晶得以重新再版问世

再次致敬张謇,祝福
南通!
九四叟章开沅于桂子
山下实斋
精彩页
(一)少年时代
清朝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1853年7月1日),张謇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一个富裕农民兼小商人的家庭。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穷乡僻壤的农家子弟,以后竟会中了状元,并且投身实业、教育,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拓者之一。
张謇的祖上是江苏通州(今南通)人,原来是个比较富有的地主家庭。到祖父辈因为“不治生计”和纵情赌博,才把家产败尽。张謇的祖父名朝彦,在穷困潦倒之余入赘于吴圣揆家。吴圣揆原在通州金沙开一爿小瓷货店,后来迁到海门常乐镇。朝彦除租种几亩田以外,也兼事瓷器贩运。据说,生意最好的时候,经常雇来挑运叫卖瓷器的工人有十几个之多,可见已逐渐富裕起来。
张謇的父亲名彭年。朝彦为履行入赘前约,命彭年兼祧吴氏。彭年先后娶葛氏、金氏。葛氏生长子誉、五子警,金氏生二子蓍、三子督、四子謇。张謇小名长泰,因为兼祧之故,进书塾时取名吴起元,直至五弟警出生后始还本姓。15岁到如皋小考,由于冒籍曾改名张育才,字树人。到24岁才最后改名謇,取直言之义,字季直。50岁以后以啬庵为号,有时亦称张季子。晚年则自号啬翁。中年时还曾自拟处默、宜宦两个别号,但不常用。
南通位于长江人海口的北岸,距上海吴淞口不及100公里。但在远古时代,这一带还是波涛起伏的海域。经过漫长岁月中长江泥沙的冲积,才逐渐形成沙洲陆地。距今五千余年始有人类居住,最早筑城据说是在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发展是缓慢的。直到明清时期,随着棉花生产与手工纺织业的逐步增长,这里也逐渐成为一个商业城市,并因处于四通八达之地,定名曰通州(为与直隶之通州相区别,亦称南通州)。但是与长江南岸的一些城市相比较,南通地区仍然是落后的。在甲午战争以前,不仅没有一家机器工厂,就连小手工业作坊也为数不多,文化教育的发展更远远不及苏州、常熟等地。
张謇的出生地海门常乐镇的历史更非悠久。据近人研究,约在雍正年间,这里还仅仅是长江北侧初涨出的沙洲。随着沙土淤积渐次连片成陆,人们陆续来此栖息,才逐渐形成规模很小的集镇。这里的居民都是客籍,他们大都是从江南来此垦荒的移民。江岸涨坍的变化无常,耕地方位的常有转换,使这些移民很难保持“安土重迁”的传统保守心态,却增加了不少浓郁的忧患意识,以及顽强抗争、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张謇出生的时候,已经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十多年以后;而在此不过3个多月以前,太平军刚刚定都于金陵。由于僻处江北,通州、海门一带,在鸦片战争以后十多年当中,既未受到战争烽火的直接损害,也未受到外国商品倾销的直接侵袭,基本上保持着千百年来的古老滞缓状态。但是,自从太平军进逼江南以后,大批江浙、皖南的地主和商人,把邻近上海的通海地区看作世外桃源,他们的纷纷到来,增进了这个偏僻地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也带来若干新的信息。张彭年的家庭经济正是在这些年月里获得明显的改善,据说他已能借些钱经由上海到宁波做生意了。因此,与一般旧式农民相比,张彭年显得比较精明,稍有市场意识,略知经营之道,对张謇的教育也有所不同于普通农家。
几个孩子当中以老四比较聪明,所以张謇自幼至长便得到读书的机会。起初是入邻塾从邱畏之先生学习,到10岁已经读完《三字经》《百家姓》《神童诗》《酒诗》《鉴略》《千家诗》《孝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等书。乡村塾师无非是令学生死记硬背,教属对不特不讲究四声,连平仄声也不区分,可见相当平庸。张彭年深知自己这样的小户人家若想提高社会地位,只有命子弟走科举入仕这条道路,所以在张謇11岁那年,他咬紧牙关,另请宋蓬山先生来家授读。这位宋先生已50多岁,是个屡试不中的老秀才。他检查张謇弟兄学业,发现“音训句读多误”,命他们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开始,尽换新课本重读。有时结合《三字经》《四字鉴》《千家诗》为学生讲历史故事,教属对则授以四声。张謇的学业有所进步,又读了《诗经》《尚书》《易经》《孝经》《尔雅》《礼记》等书,学习做五七言诗、试帖诗,到13岁那年居然能够“制艺成篇”了。一个普通农家子弟已经经过投身科举的基本训练,张彭年心满意足,对宋先生优礼有加。有一次,先生举“人骑白马门前去”,张謇对以“我踏金鳌海上来”。在乡镇迷信家们看来,这自然是好兆头,仿佛张謇金榜题名、光宗耀祖的灿烂前程已经指日可待,张彭年闻之更是满心欢喜。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0: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