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心理疗愈之书。在这本书里,“孩子”不是年龄概念,而是一个心理角色。当对父母还有执念,还有种种无法释怀的情结时,我们就仍然是个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港湾,也可能是“心魔”。
这本书由10个章节组成,包含案例、案例分析、疗愈方案。
自出生以来,我们和父母的“战争”是“不会结束”的,其创伤对一些人来说,可谓是潜藏之深、面对之难。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家直面伤痛,结束内心的煎熬,与他人、与自己和解,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拥抱内在的小孩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元婴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心理疗愈之书。在这本书里,“孩子”不是年龄概念,而是一个心理角色。当对父母还有执念,还有种种无法释怀的情结时,我们就仍然是个孩子。家是孩子成长的港湾,也可能是“心魔”。 这本书由10个章节组成,包含案例、案例分析、疗愈方案。 自出生以来,我们和父母的“战争”是“不会结束”的,其创伤对一些人来说,可谓是潜藏之深、面对之难。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大家直面伤痛,结束内心的煎熬,与他人、与自己和解,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作者简介 元婴,本名苗汶,女,1968年7月生,辽宁沈阳人。现居北京,专栏作家、编辑、国家二级咨询师、知名心理咨询热线主持人、教师。 作者对心灵成长有敏锐的洞察和持久的热爱,致力于帮助他人实现心灵的成长。丰富的阅历和专业经验,让她的思考全面、深入而富有创见,并提出了很多新颖而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 目录 第一章 懂事 ——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懂事要强的长子 —— 循规蹈矩的你如此软弱 离异家庭的乖乖女—— 谦卑的爱换不来幸福 任劳任怨的“老好人”—— 乞求爱与关注的小孩 完美无瑕的优秀生—— 警惕压抑中潜伏的危机 第二章 叛逆 —— 走向独立之路 你的关注让我无法喘息 我的未来谁做主? 叛逆不是目的,蜕变才是根本 第三章 把我的生活还给我 你控制的世界里没有我的生活 控制是一种反向的寄生 “虎妈”手下多“羊崽” 表面上“一无所求”,实际上“想要一切” 第四章 你的牺牲让我羞愧难当 因为你,我过得如此痛苦 “我难过,你也别想快乐” “牺牲者慈母”不值得被歌颂 牺牲与回报—— 被捆绑的生命轮回 第五章 冷漠造成的伤害你无法想象 对我的情感,你不要视而不见 独自生长的女孩,你会不会缺爱? 被父母忽视的孩子,你不是爱的奴隶 从这一刻起,好好爱自己 第六章 我拿什么拯救你—— 受伤的小孩 小时候,你被父母打过吗? 他想要的,不过是控制一切的威严 孩子,这不是你的错 你可以抚平那些伤痕 每个生命都有能力获得幸福 第七章 完美是一座我无法企及的高峰 “你做得还不够好”—— 完美是对人性的压抑 “瑕疵让我寝食难安”—— 完美是一种强迫症 “你不能是你自己”—— 完美主义者虐孩的本质 做个自爱者 第八章 世界上最不了解我的人 你想要什么—— 理解还是尊重? 父亲能做什么—— 管教还是陪伴? 你在做什么—— 逃离还是寻觅? 父亲到底是什么—— 权威还是亲人? 第九章 我们家最孤独的人 慈母 —— 你的名字是孤独 妈妈的英雄 —— 恋子情结的背后 从自恋者到控制狂 —— 宠儿的堕落 第十章 你值得最好的幸福 一路走来,你如此坚强 宽恕是一场与自己的和解 请守好自己的边界 把父母当普通人看 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 附录:父母错误的养育方式对孩子成长造成的消极影响 后记 序言 其实一开始,我给这本 书取的名字是《你和父母的 战争不会结束》。写下这行 字时,我仿佛看到许多父母 怒目而视的面孔,以及他们 的泪水、叹息和滔滔不绝的 诉说。 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 句话其实是我对我儿子说的 ,你会不会感到惊讶? 2019年,儿子刚刚大学毕 业,他身高1米85,学习成 绩优异,长相清秀阳光。从 儿童到少年的这段时间里, 他是很多父母眼中“别人家 的孩子”。我曾经隐隐地担 忧过,在本该叛逆的青春期 却如此安静,真的是好事吗 ?然而,在他升入大学之后 ,我们之间的战争毫无征兆 地爆发了。 我不打算讲述这场战争 的由来。因为本书主要是站 在孩子的视角,来回顾、分 析父母错误的养育行为,以 及这些行为给孩子的心理健 康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探 索积极的应对之道。我希望 帮助孩子们(包括“成年的孩 子”),修复在亲子关系中受 到的创伤,重新拥有感受和 创造幸福的能力。 在我儿子的成长道路上 ,我只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 体。他在成长中经历的困扰 、痛苦,他自己的理解才更 重要。但是,我可以保证, 我对我们的关系进行了深刻 的反思。对我来说,这些反 思意义非凡。它带给我新的 视角、新的观念、新的方法 论,使我能够解剖一些常见 的亲子关系问题。我开始认 真思考:对于孩子来说,什 么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怎 样做才最有利于人的发展? 简而言之,在整个大学 期间,那个曾经沉默、乖巧 、顺从的孩子,忽然变成刺 儿头,而且这些刺的方向, 全部朝向我。最严重的时候 ,只要我一讲话,就会瞥见 儿子厌烦的目光,听到他满 怀恶意的批评、抵制、斥责 。虽然我对人类复杂的心灵 有足够的体验和观察,但是 这种来自至爱亲人的攻击, 仍然让我十分难过。曾经安 慰和开解过很多人的我,不 得不依赖亲友的劝慰,才能 稀释这份痛苦。 我曾经做过5年情感热线 的主持人,接待过数千位来 访者的咨询。这些经验让我 在处理自己的家庭问题时, 能够保持相对超脱的理性。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还开设 过关于子女教育的专栏,拥 有一批热心的读者。他们如 此热情地赞扬和鼓励我,甚 至让我产生一种幻想:我可 以做没有缺点的母亲,在孩 子成长的道路上只留下支持 ,不留下遗憾。 所以,你应当可以理解 ,当他的怨念和攻击对我脱 口而出时,我是多么震惊和 痛苦。尤其是当我发现自己 对改善现状无能为力时,那 种深深的无奈感。于是,在 一次令人疲惫的争吵之后, 我忽然说出了这句话。当时 我儿子的反应是回头看了我 一眼,嘴里哼了一声。 我咀嚼这代表不屑的哼 声,心中五味杂陈。曾几何 时,我也像他一样对我的父 母不满,对他们的误解、阻 碍、压抑感到痛苦。如今, 我却成了另一个人心中的魔 障!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打 破这种循环?让孩子们可以 在更适合他们的环境中长大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 本书就是我思考的结果。 毫无疑问,中国的父母 是爱孩子的。中国人对子女 教育的重视,在全世界都是 有名的,“望子成龙”“可怜 天下父母心”的例子俯拾皆 是。 在这样的宠爱与呵护之 下,中国的孩子理应生活得 更幸福,更顺遂,更无忧无 虑。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中 小学生学业负担沉重,30% 左右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 理问题。大学生和职场新人 中,也有不少人因为亲子关 系的困扰,在学业上、工作 上和婚恋关系上举步维艰。 就算是已经有一定生活阅历 的中年人,也因为早年的亲 子关系问题,而影响了现在 的生活。因为曾经受到父母 的忽视、控制甚至虐待,他 们习得了一些错误的教育观 念、沟通方式,因此给自己 的孩子带来了困扰。 17岁的上海男孩因为被 母亲责骂,突然打开车门跳 下大桥,当场身亡。 …… 一个全新生命的成长, 一定会跟他的环境产生矛盾 。就像竹笋拱破地面、小鸡 挣脱蛋壳,新生命只有冲破 束缚自身的旧环境,才能真 正地成长。有人在进步,就 有人被超越。放眼一生,孩 子试图挣脱父母的影响、束 缚,这本来是一件具有积极 意义的事情。可是,我们受 制于传统观念和脆弱的情感 ,不能接受冲突,不愿承受 伤痛,这导致我们不能以积 极的态度看待亲子冲突,也 就无从找到解开心结、重获 幸福的钥匙。 一种教育方式,或者确 切地说是一种爱的方式,应 该是有利于人的终生发展的 ,而不是为了满足教育者的 某些需求。这个道理,放在 学校教育上,我们都能理解 。这也是我们对学校教育的 主要诉求。但是,同样的事 情放到家庭里就不一样了。 很多作为“教育者”的父母, 在要求、利益、情感上,比 孩子要的还要多,似乎更应 该优先满足。“孩子那么小 懂得什么”“我是为孩子将来 考虑”等,父母们为自己辩 解的理由实在太多了。其实 ,他们忽视了这些问题:谁 才是孩子生命的主人?谁最 懂孩子要什么?谁最清楚什 么才是幸福?这3个问题的 答案,毫无疑问都是:孩子 。 如果父母不能认清这一 点,就不能给孩子最需要的 爱。 导语 丰富、详实的一手心理咨询案例! 细致入微地解剖亲子关系的幽微之处,中国家庭问题指导好书! 知名心理咨询师20年咨询经验,帮助你疗愈心灵,告别过去,勇敢出发! 原生家庭欠你的爱,你可以找回来。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精彩页 第一章懂事——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有一个“懂事”的孩子,是很多中国父母的心愿。 但是,什么叫“懂事”?怎么才能让孩子“懂事”?却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父母只有一个模糊的形象,而孩子则是具体的。乖巧可爱的孩子,总是用纯真的笑脸望着父母,用稚嫩的声音回应父母,让他做事,他就高高兴兴地去做,结果也总让人满意。他没有抱怨,不会发脾气,更不会顶撞。他就像一个任人摆布的洋娃娃,当父母累了、倦了,他就会像小鸟一样依偎在父母身旁,为他们消愁解闷甚至,当父母发脾气,冤屈了他时,他也会很快原谅,并且温柔地安慰父母。 家里因为有了他,变得更温馨,更令人向往。每天,父母还没有下班到家,那个懂事的小人儿,已经在尽其所能地做着家务。他不需要任何回报,只想减少父母的劳累,成为这个家的小小支柱。他仿佛是父母的替身,了解父母说出和未说出的愿望,并尽一切可能,满足父母的期待。 这样美好的小生命,就像上帝派来的天使,是命运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他如此完美,却并不稀有。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在某些时候让父母觉得:“我”被命运重重地奖赏了。 说到底,懂事的孩子是为父母的理想而生的孩子。因为生命最初阶段的可塑性,他们努力长成父母期待的样子。 其实,他只是因为爱你,不想失去你,才会如此努力。他提前成熟,小心翼翼地藏起他的软弱、懈怠,内心小小的梦想,还有像其他孩子那样任性奔跑的渴望。可是做父母的,却把这份全心全意看作理所当然。 可以这么说,懂事的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拼命努力的状态。他们不敢奢求父母的奖赏,他们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每一个懂事的孩子背后,都隐藏着高期待、少鼓励的父母。因为从那么小就开始为了父母的期待拼搏,懂事的孩子长大后,通常学业优秀,职业顺遂,人际关系和谐——因为他们善于克制自己,成全别人。 他们看起来比大多数同龄人都更成熟、坚强,追求卓越。但他们的心底,却藏着不能触碰的软弱,那就是他未曾舒展的自我。这个内在的自我,还停留在童年某个时期,软弱、困惑、孤单,渴望爱抚、支持、肯定。 人格的成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正向的途径,是由内而外形成的。人们根据自己的标准,认识自我,理解世界,与他人交往;另一种是逆向的途径,是从外向内形成的。人们根据他人的评价标准来给自己定位,按别人的标准来认识自己,理解世界,与他人交往。 正向形成的人格,更具自发性,也更有活力和创造力;逆向形成的人格,更符合大众的标准,更具强制性,但是缺少活力和创造力。懂事的孩子,就是一种典型的逆向形成的人格类型。 懂事的孩子,因为要讨父母喜欢,努力压抑自己真实的个性、愿望,活成父母喜欢的样子。所以,当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就算生活顺遂,心里还是觉得莫名的委屈。这和我们的生活经验吻合,“好孩子”活得总是没有“坏孩子”那么开心、舒展,因为他们从小就学会了看别人脸色而行事。 可以这么说,“懂事”的孩子的生活是克制的、压抑的,他们遭遇的心伤是隐性的、长期的、深刻的。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是父母的同谋,他们的内在小孩一出世,就被关进了囚笼。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