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旧史新读(精)/中华名著导读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出版社 大有书局(北京)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我国史学典籍丰富浩翰,本书所选十五部作品,有着不朽的史鉴价值。详述作者行历、史料来源、著述方式与成书过程,评析诸书思想要点及历史启示,为读者提供读旧史的方法与注意点,发踪指迷,予以启迪。
目录
一 《国语》:现存最早的国别体史料汇编
《国语》是左丘明写的吗
关于《国语》的几个问题
韦昭作注:从史料汇编上升为史学著作
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国语》选读
二 《战国策》:古代雄辩和谋略第一书
成书年代及流传
后世对《战国策》的评价渐趋公正
蔚为奇观的语言论辩艺术
经典诵读:《战国策》寓言故事三则
三 《晏子春秋》:一部记载晏婴事迹的专著
晏子与《晏子春秋》
“传记之祖”的艺术特色
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晏子春秋》选读
四 《吴越春秋》《越绝书》:记载吴、越两国史事的
重要典籍
《吴越春秋》
《越绝书》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比较
经典诵读:《吴越春秋》选读
五 《洛阳伽蓝记》:一部“拓跋之别史”
作者的姓氏、籍贯问题
创作年代及主旨
文注问题
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洛阳伽蓝记》选读
六 《水经注》:中国古代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这是一部怎样的书
郦道元为什么撰写《水经注》
郦道元的治学方法
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水经注》选读
七 《大唐西域记》:一部真实版的玄奘西游记
取经归来著成《大唐西域记》
出于政治使命感的编撰目的
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大唐西域记》选读
八 《贞观政要》:一部治国理政必读的“宝典”
为什么被誉为“治国宝典”
《贞观政要》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吴兢编这部书的目的何在
今人应从此书中学什么
经典诵读:《贞观政要》选读
九 《史通》: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著作
刘知幾——为史学的一生
体例和主要内容
《文心雕龙》对《史通》的影响
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史通》选读
十 《唐才子传》:专为唐代诗人立传的著作
辛文房:诗人与传记作家
内容及编写目的
“成一家之言”的编写体例
写作特点和价值
经典诵读:《唐才子传》选读
十一 《通鉴纪事本末》:第一部纪事本末
体史书
誉满士林的袁枢
袁枢为什么要编这部书
纪事本末体的创立及影响
经典诵读:《通鉴纪事本末》选读
十二 《廉吏传》:官员修身从政的上佳读本
中国古代对“廉吏”的重视
宋代费枢的编撰初心
明代黄汝亨增补续编
黄汝亨《廉吏传》的特点
经典诵读:《廉吏传》选读
十三 《三事忠告》:古代官箴中的经典之作
为什么会得到后世的推崇
张养浩为什么要编写这样一部书
对今人的启示
经典诵读:《三事忠告》选读
十四 《纲鉴易知录》:《资治通鉴》的精华版和扩充版
这部书为什么取名《纲鉴易知录》
吴乘权等人为什么要编这样一部书
为什么能得到后世的肯定和推崇现代价值
经典诵读:《纲鉴易知录》选读
序言
大有书局是中共中央党
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
主办的一家中央级出版机
构,为更好地融合传统文
化与主题出版资源,我书
局与中华书局合作,从其
主办的《月读》杂志中精
选一批历年来深受读者好
评、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内
容的优秀作品,按照“人物
故事”、“经典名篇”和“名著
导读”三大类别编辑形成系
列图书,希望其中包含着
的修德立身精神、治国理
政智慧有益于读者尤其是
党政干部读者。
呈现给读者的系列图书
,旨在古为今用,推陈出
新。“人物故事”系列用时代
精神讲述古圣先贤的生平
、功绩、思想及贡献,希
望能给读者提供现实借鉴
;“经典名篇”系列汇集体现
诸子文士思想精华的锦言
妙文,有学习引用之便;“
名著导读”系列以当下的视
角解读中华传统经典名著
,力图给读者以新解新知

为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我们在整理过程中逐渐
形成“突出经典,彰显从政
智慧”的编选原则,在对大
量原作进行归类整理、勘
误校正的基础上,重点选
择那些既与现实热点、大
事大势结合紧密,同时又
体现传统经典趣味性、知
识性及思想性的文章。该
系列图书力图做到小而美
、精而雅,使传统经典常
读常新,焕发新的阅读乐
趣。
导语
本书以当下的视角解读中华传统经典名著,力图给读者以新解新知。希望其中包含着的修德立身精神、治国理政智慧有益于读者尤其是党政干部读者。全书以“突出经典,彰显从政智慧”的编选原则,在对大量原作进行归类整理、勘误校正的基础上,重点选择那些既与现实热点、大事大势结合紧密,同时又体现传统经典趣味性、知识性及思想性的文章。该书力图做到小而美、精而雅,使传统经典常读常新,焕发新的阅读乐趣。
精彩页
《国语》是左丘明写的吗
《国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料汇编,内容涉及先秦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周当时虽为中央王朝,实已与诸侯国无异),记事时间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时代大致与《春秋》《左传》相同而稍长。
关于《国语》这部书,争议最大的是它的作者。
一种说法是,《国语》和《左传》都出自左丘明之手。这种观点的最早提出者是司马迁,他在《报任安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西汉后期的刘歆,则首创“内、外传”说,认为《左传》是“《春秋内传》”,《国语》是“《春秋外传》”。东汉时,史学家班固除认同司马迁之说,以及刘歆之称外,还落实了《左传》与《国语》的关系。《汉书·司马迁传赞》说:“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论辑其本事以为之传,又纂异同为《国语》。”这是认为先有《左传》,后有《国语》;《左传》为主,《国语》为辅。此外,《汉书·律历志》引《国语》也都称《春秋外传》。于是,就有这样一个观点:左丘明在作《左传》之余,利用剩下的史料,写成了《国语》,以补《左传》之不尽,并共同“辅佐”《春秋》。这是汉朝人的流行看法。到了宋代和清代,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仍不乏其人。
不过从晋代开始,有不少学者对《左传》《国语》同出一人(左丘明)的说法提出了疑问。像唐代陆淳便引赵匡之语说:“《左传》《国语》,文体不伦,序事又多乖刺,定非一人所为也。”这是从文体上对《左传》《国语》出于一人说提出了疑问。宋代叶适的《习学记言》则认为《左传》虽曾参考过《国语》,但二书并非成于一人之手,而是两种著作。
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赞同“《国语》非一人完成的作品”这一观点。主要理由有:第一,《国语》一书共八国“语”,二十一卷,其中《周语》三卷共记有周穆、恭、厉、宣等十二王时期的事迹,前五个是西周统治者,后七个是东周统治者。如果从数量上看,《周语》记东周时期史事多于西周,但稍加留意不难发现,真正记周朝大事的多在前半部分,后半部分多是记周朝与诸侯的往来及一些琐言碎语;《郑语》则主要记西周时史伯纵论天下局势;《鲁语》着重记载鲁国上层社会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且记事仅局限于春秋之内;《齐语》则集中在齐桓公称霸一事上;《晋语》是国语中占篇幅最多的,共九卷,几乎占了全书的二分之一,记事始于鲁桓公三年(前709),迄于战国初年,时间跨度大,内容涉及广,相对于其他各国要全面、具体得多;《吴语》《越语》则是记春秋末、战国初之事。可见,《国语》一书在分配比例、记事的时间和内容上,存在着很大差距。
第二,《国语》中文章风格的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像《周语》《齐语》《郑语》《楚语》等多长篇大论,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宗教、历史等诸多方面,文章理论性、逻辑性都较强。与此形成对照的《晋语》《越语》等,多为短小文章,文笔也较简洁精炼。《鲁语》则往往一事一议,虽显琐碎,却每有真知灼见于其中。《吴语》《楚语》文字流畅整饬,气势充沛饱满,且讲究词句的安排利用。《越语》则如柳宗元所云“尤为奇峻”,而且还出现了许多用韵现象。
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