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青海简史(修订版)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
出版社 | 青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青海省第一部公开出版的简明记述青海历史发展过程的地方史学著作。该书反映青海地区自远古至新中国建立前,各朝代的历史沿革、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的变迁情况,突出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注重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和可读性,是一部适合广大读者学习了解青海历史的简明读本。 作者简介 王昱,汉族,1947年7月生,青海西宁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历史学研究员,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副院长,正厅级调研员,青海省社科联常务副主席,兼任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青海省志》副总编等职。从事青海地方史研究30余年,独撰、主编或合作出版图书22部,发表论文、调研报告150余篇。主持完成的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优秀”;有23项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一等奖独立1项、合作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独立或主持完成的图书有:《青海省志·建置沿革志》、《青海历史文化与旅游开发》、《青海简史》、《柴达木百年开发与生态变迁》、《青海省志·社会科学志》、《(顺治)西宁志》(校注)、《青海方志资料类编》(上下册)、《青海风土调查集》、《青海百科全书》(任历史部分主编)、《青海省志索引》(上中下册)、《青海社科资源调查评述》、《青海古籍善本书目》等。 目录 第一章 远古至秦时期的青海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遗存 一、“小柴旦人”与拉乙亥遗址 二、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马家窑文化 三、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齐家文化 四、原始社会末期的卡约、辛店和诺木洪文化 第二节 汉代以前河湟地区的羌人 第二章 两汉时期的青海 第一节 西汉势力深入青海地区 一、西汉王朝与西羌的关系 二、西汉在河湟地区设置郡县 三、王莽设置西海郡 第二节 羌人的反抗斗争和东汉对河湟羌人的统治 一、东汉时期的羌汉战争 二、东汉对河湟羌人的统治 第三节 汉代青海的民族分布与活动 一、汉代青海各地的羌人部落 二、汉代青海的民族迁徙与融合 第四节 汉代青海的经济 一、汉代青海羌人的经济 二、汉朝在河湟地区实行屯田 三、汉代青海的交通与邮驿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海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海政局的演变 一、魏、蜀河湟之争 二、前凉、后凉和前秦对青海的统治 三、南凉的兴盛与衰亡 四、西秦与北凉争夺湟水流域 五、北魏、西魏和北周对青海的统治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海南部 七、吐谷浑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海的经济 一、农业的衰败与牧业的兴旺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业的繁荣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青海的文化 一、儒学在青海的兴起 二、佛教在青海盛行 三、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青海 第一节 隋对青海地区的统治 一、隋朝在青海设置郡县 二、隋与吐谷浑的关系 三、隋炀帝西巡 第二节 唐在青海的军政建置及唐与吐谷浑的关系 一、唐在青海的行政与军事建置 二、唐与吐谷浑的关系和吐谷浑的灭亡 第三节 唐蕃关系与吐蕃对青海的占领 一、唐公主途经青海人蕃联姻 二、唐军抗击吐蕃北进 三、吐蕃占领后的青海 第四节 隋唐时期青海的经济与文化 一、隋唐在青海重开屯田 二、隋唐与吐谷浑、吐蕃互市 三、隋唐时期青海的交通 四、隋唐时期青海的文化 第五章 宋元时期的青海 第一节 河湟吐蕃唃厮哕政权 一、唃厮啰的兴起 二、唃厮啰与北宋的关系 三、唃厮啰的经济 四、唃厮啰的文化 第二节 北宋对青海东部的统治 一、北宋在湟水流域设置州、军 二、北宋在河湟地区招募弓箭手 第三节 金、夏争夺河湟地区 第四节 元朝对青海地区的统治 一、元代青海的建置 二、元代青海的民族与宗教 三、元代青海的经济 第六章 明代的青海 第一节 明朝对青海地区的统治 一、明朝在青海设置卫所 二、河湟地区实行“土汉参治” 三、明代青海的军事设置与活动 四、大顺军进入青海,明王朝统治结束 第二节 明代青海的民族与宗教 一、明代青海的藏族 二、“西海蒙古”及其活动 三、回族、撒拉族和保安族的形成与伊斯兰教在青海的传播 四、土族的形成与发展 五、宗喀巴的诞生与黄教的兴盛 第三节 明代青海的经济 一、屯田与移民 二、牧业与“马政” 三、北山炼铁厂 四、茶马互市与民间贸易 五、明代的交通 第四节 明代青海的文化 一、设立儒学与社学 二、文学与史学 三、建筑与绘画艺术 第七章 清代的青海 第一节 清朝对青海地区的统治 一、清王朝统治青海的政治措施 二、清军平定罗卜藏丹津的叛乱 三、黄河以南藏族部落的北移 第二节 清代青海回族、撒拉族反清斗争 一、乾隆年问苏四十三反清事件 二、同治年间青海撒拉族、回族起义 三、光绪年间青海回族、撒拉族反清斗争 第三节 基督教与天主教传人青海和清末青海人民的反清活动 一、清廷查处在青宗室成员信教事件 二、基督教与天主教在西宁属地设堂传教 三、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在青海的活动 四、清朝末年“黄标会”的反清活动 五、西宁西川元山尔起义 第四节 清代青海的经济 一、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 二、商业的繁荣与丹噶尔城的兴盛 三、矿业与交通 四、赋税制度 第五节 清代青海的文教与卫生- 一、书院、学堂与经堂教育 二、文化与艺术 三、青海初设卫生防疫机构 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青海 第一节 民国时期青海的政治 一、辛亥革命后马麒初据西宁 二、国民军的到来与青海省的建立 三、马麟主政后的政治活动 四、马步芳执政与青海政治的演变 五、玉树归属之争与青藏战争- 六、马氏军阀的反动统治与青海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七、青马军队围攻红军西路军 八、青海军民的抗日救国活动 第二节 民国时期青海的经济 一、经济各业发展状况 二、统治阶级对人民群众的残酷剥削 三、官僚资本的产生与发展 序言 青海省位于祖国的西北、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一个 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资源丰富的省份。青海 省是伟大祖国的一部分,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素有“ 江河源头”之称。青海的历史与祖国历史的发展紧密联系 在一起。除了与祖国历史的发展具有共性的一面外,因地 域的、民族的以及其他的种种特殊因素,决定了青海历史 的发展又具有着它自身的特点。 青海省具有灿烂绚丽的古代文化,境内文化遗存丰富 多彩。在省内柴达木小柴旦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 的遗迹,青海黄河河曲一带发现相当于中石器时代的拉乙 亥文化遗址,境内其他地区发现属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 化,属铜石并用时代的齐家文化,属青铜器时代的辛店文 化、卡约文化等古代文化遗存,它们广泛分布于河湟地区 。分属马家窑等文化遗存的青海彩陶,以器物精美、数量 众多著称于世。这些具有丰富内涵的青海古代文化,不仅 反映出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而且证明了青海先 民们的勤劳和智慧。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气候温和,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 的过渡地带。省会西宁西南约百公里处的日月山,长期以 来是农牧区的自然分界线。青海西部戈壁荒漠绵延数千里 ,南部草原海拔平均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气候严寒 。二千多年来,青海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诸多复 杂的历史现象,与这种特殊的自然条件不无关系。 根据历史记载,夏、商、周时代,活动在青海地区的 主要是我国西部古代民族之一的羌人,他们过着“逐水草 而居”的生活,主要从事狩猎及原始畜牧业生产,大体上 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西汉中期,随 着汉朝对青海东部河湟地区的占领和开发,这一地区开始 实行郡县制,从而逐步进入了封建社会。中、西部地区至5 世纪初吐谷浑统一了这一带的羌人部落后,实现了由氏族 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而南部边缘地区则较长地保留了 氏族部落制,由氏族社会迈人封建社会的转变过程迟至元 代才逐步完成。元代以后,封建统治阶级在牧区推行政教 合一的政治制度和以王、公、千百户为主的封建管理体制 ;在河湟地区实行郡县统治,并委任土官,实行土流参治 ,清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一直沿续到了民国中期。明 、清时期,在青海民族聚居地区设立羁縻笼络性质的行政 军事机构,招抚分封蒙藏首领和宗教上层,因俗以治。这 些统治方式,都带有浓厚的地区和民族特点。辛亥革命宣 告了封建帝制在中国的结束,此后,以马麒、马麟、马步 芳为代表的地方军阀,在青海实行封建独裁专制统治,致 使青海社会政治黑暗,经济、文化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极 度贫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青海东部农业区的农业经 济处于封建地主制发展阶段,广大蒙藏牧区的部落游牧经 济处于封建领主制阶段。由于发展不平衡,有的藏区还残 留着奴隶制的残余。直到1949年青海获得解放,青海历史 才翻开了新的一页。 青海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历史上的青海东接 秦陇,西通西域,南交蜀藏,北护甘凉,是许多政权和民 族争夺的要地,所以历来战事频繁。从战争性质讲,有中 央王朝为维护祖国统一和边地安宁而发动的讨伐战争,有 各民族地方势力和豪强之间为争夺地盘而进行的战争,有 各族人民的反抗起义斗争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而对 各族人民的残酷镇压等等。青海各族人民在频繁的战乱中 ,蒙受了巨大的灾难。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君不见,青海 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的诗句,可以说是对战乱之后悲惨 景象的真实写照。在青海的历史发展中既有统一和安定的 时期,又有许多分裂和动荡不安的时期,它们构成了一幅 幅错综复杂、此消彼长的历史画卷,战乱和动荡对社会政 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青海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历史悠远。东部河湟地区土 地肥沃,宜耕宜牧。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海先民就以 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自汉代在河湟地区实行军事屯田 起,以后各代也多有效仿,这不仅为加强封建王朝对青海 地区的控制提供了基地,而且通过经济文化交流也促进了 青海农业经济的发展。西部和南部素以畜牧经济为主,是 历代统治阶级征集和畜养军马的主要基地之一,历史上曾 为中原地区提供过大量耕畜,支援了内地的农业生产。 青海是我国古代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每当河西走 廊的丝绸之路因战乱而梗阻时,古老的“青海道”便为丝 路的畅通和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作出重大的贡献。青海 境内所建立的吐谷浑、唃厮啰等地方政权曾充当中西陆路 交通有关各族的中介,河湟地区的城镇曾成为东西方贸易 往来的集散地。在青海境内通过的唐蕃古道是中原与西藏 地区政治文化交流的纽带和经济贸易的动脉,被后世誉为 沟通汉藏两族人民友好联系的“黄金桥”。青海历代各民 族与中央王朝之间的纳贡和回赐、茶马互市等制度,既是 中央王朝控制边远地区的一种政治手段,也是边疆少数民 族与中原地区人民经济文化交往的重要渠道。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青海地区的许多民族 在我国民族关系历史舞台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从汉代起, 各族人民频繁交往、交错杂居的局面就开始出现了,大批 的汉族人通过从军、屯垦、任官、移民、经商等多种途径 从内地进入或长住于青海民族地区,青海各民族人民也通 过各种途径进入或长住于内地汉族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 ,北方鲜卑族徙人青海,通过多种方式兼并、联合以羌族 为主的当地民族,建立了吐谷浑政权。唐代,居今西藏地 区的吐蕃人进入青海后,原居青海的羌人、鲜卑人和部分 汉人融入吐蕃人中,后来逐步发展形成了今日青海的藏族 。元明以来,蒙古人、回回人、撒拉人、撒里畏兀儿人和 哈萨克人等相继迁入青海。经过民族间的长期交融和迁徙 ,其中有的民族消失了,如撒里畏兀儿人等;也有新的民 族产生了,如回族、土族、撒拉族等。这就形成了解放后 以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 等7个世居民族为主的基本格局。在青海除汉族外,其他兄 弟民族大多全民信教,因此,宗教对青海历史的发展有着 重要的影响。在以往较长的历史过程中,既有民族压迫、 歧视和战争,也有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和亲、通贡、互市 等关系,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密切 联系中,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结成了谁也离 不开谁的亲密关系。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发了青海大地,共 同创造了灿烂的高原文化,他们为维护伟大祖国的统一, 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纵观历史长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研究青 海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和脉络,探索青海历史发展的进程 、特点及其规律,有助于人们了解青海的过去,掌握基本 的省情;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海地方史的研究出现了一个繁荣 的局面,许多学术成果问世,这是十分可喜的。但是,迄 今为止,还没有出版过一本全面而系统的青海的简史,这 与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是不相适应的。鉴于此,我们组织 力量编写了这本《青海简史》,以作这方面的一次尝试。 本书的写作,除了重视对历代政治、军事活动的介绍 外,还注意了对经济、文化和民族等方面资料的挖掘和运 用,力图从全社会的整体结构上来反映青海社会的发展。 但由于青海地方历史文献留存较少,我们掌握的资料也很 有限,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再加上编著者水 平有限,因此,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我们希望专家和读者 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改进和提高。 本书是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集体编写的,编 写工作在主编王昱、姚聪喆同志的具体主持下进行。各章 执笔人是:前言王昱,第一章崔永红,第二章王昱,第三 章姚聪喆,第四章崔永红,第五章宋秀芳,第六章刘景华 、崔永红,第七章任斌,第八章第一、五节姚聪喆,第二 节周新会,第三节谢全堂,第四节姚聪喆、周新会。全书 由王昱、姚聪拮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和吸收了近年来地方史学界 不少同志的论文、专著以及内部书刊有关文章中的许多观 点与内容。初稿完成后,承蒙青海民族学院芈一之教授和 青海师范大学赵盛世教授在百忙中阅稿并提出了宝贵的修 改意见。青海人民出版社的同志为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工 作。在此,我们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王昱 1990年10月 导语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北,地处“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东北部,以往,尤其是在内地人的眼中,高原是遥远的、不可知的,甚至还是空白的,其实不然。这里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宗教多元,各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共同缔造了光辉灿烂的高原文化。本书正是以丰富的历史资料、简练的语言风格向读者全面呈现了一个厚重、大美的青海。 后记 《青海简史》是青海省第一部公开出版的简明记述青 海历史发展过程的地方史学著作。该书反映青海地区自远 古至新中国建立前,各朝代的历史沿革、政治、军事、经 济、社会、文化的变迁情况,突出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 人物,注重学术性、知识性、资料性和可读性,是一部适 合广大读者学习了解青海历史的简明读本。 该书自1992年12月出版以来,至今已有20年了。由于 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逐渐提高,20年来 地方史学界已有许多新的学术成果问世,研究青海历史的 学术水平与以前相比已大不相同了。当时人们尚未研究到 的问题,科研工作者和文史爱好者在其论文和专著中又有 了新的发现和论述,原书作者在不断研究中也有了许多新 的学术观点和体会。为此,现在修订出版《青海简史》是 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 这次修订工作是在《青海简史》1992年版书稿的基础 上进行的,其主要任务是: 第一,修订原书的部分章节和内容,提升该书的学术 水平。我们在修订工作中尽可能地吸收地方史学界在相关 学术研究中新的观点和论述,对原书内容中出现的一些错 误做了修改订正(如校正某些历史事件的时间、历史地名 的地点等),对各章内容中的不足做了删改补充(如论述 各朝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活动时,增加了一些具有 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内容),对个别章节的内容做了调整( 如对原书第八章的部分内容做了调整),对少数段落的内 容作了改写(如对原书第八章第四节、第五节的内容作了 改写),力争使该书内容与不断发展的地方史研究新水平 相适应。 第二,紧密结合文字内容,插配历史图片资料。许多 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真实反映出青海历史发展的某些重 要时刻,史学工作者有责任把它们展现给读者。我们在修 订工作中,从搜集的400余幅照片中遴选了近200幅历史文 物、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实物等方面的照片、图片 、示意图等,附于文中,图文并茂,以加深读者的直观印 象,弥补人们阅读史学著作时枯燥、可读性差的不足,有 助于广大读者对青海历史深入理解。史学著作的这种出版 形式,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新的尝试。 该书是一项集体成果,由于原作者队伍(在原书前言 中已注明)中有的工作已调到外地或有其他原因,原班人 马已不能全部参加修订工作。这次修订该书的分工情况是 :前言、第二章、第八章、大事记为王昱;第一、三、四 、五章为崔永红;第六章为刘景华;第七章为任斌。图片 资料由王昱、崔永红、吴忠礼、任斌、刘景华、贾鸿建、 任玉贵、张书卫、石砺、范海骅等人搜集提供,有的从《 青海省志》部分专业志、州县志及相关图书中翻拍,有的 来自网络。全书文字内容、图片资料由该书主编王昱(青 海省社科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副主编 崔永红(青海省社科院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统稿,最后由王昱审定。青海人民出版社李永华、戴发 望、陈锦萍对书稿认真校阅润色,杨敬华对书稿进行配图 、排版,为该书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对上述人员为该书 出版所做的贡献,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欢迎专家和读者对该书内容提出宝贵的意见。 著者 2012年5月 精彩页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遗存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北,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因境内有我国第一大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地势高峻,海拔多在3 000米以上。境内高山重叠,河流纵横,草原辽阔,湖泊错落。长江、黄河均源于省境。地上地下有着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它告诉人们:青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一、“小柴旦人”与拉乙亥遗址 青海地区人类活动的足迹,可以追溯到距今约二三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虽然在沱沱河沿岸和可可西里等地采集到的一批打制石器,因缺乏地层证据,还不能明确肯定是旧石器时代的遗物。但是有层位根据的旧石器时代遗物已在柴达木地区高出小柴旦湖面8~13米的古湖滨沙砾层中发现。今都兰县宗加镇西北有一处贝壳梁,长约2公里,宽约70米,高约2~8米,数以亿万计的贝壳与含有盐碱的泥沙相凝结,构成一道自然奇观。它是迄今中国内陆盆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古生物遗存,是沧海桑田的见证。现今干旱少雨的柴达木盆地曾经是海洋、是湖泊,古湖干涸后,又曾经是湿润多雨、适宜古人类生存的地方,小柴旦湖遗址出土的石器包括刮削器、雕刻器、钻具和砍斫器等。根据钻孔岩心所得的孢粉分析,证之以这批石器,可知在大约23000年前,柴达木盆地气候比较温暖潮湿,水生植物丰富,有早期人类在这里活动。尽管小柴旦湖还没有发现人骨,这批石器也没有被正式命名,但我们不妨暂将这批石器的主人称为“小柴旦人”。“小柴旦人”生活在适宜于成群食草类动物生活的疏林草原环境,以打猎为生。已发现的这批石器从其以刮剥器为主的组合和制作技术上看,具有旧石器时代晚期华北两大系统中“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的特色,说明西北与华北古人类在文化技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小柴旦人”所处的时代,属于中国远古文化的“新人”阶段,新人也称“智人”系古人阶段以后的人类。新人以后,原始人群开始逐渐被母系氏族公社所取代。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黄河上游青海贵南县拉乙亥一带有先民在劳动生息。那时的人们使用的石器以打制的为主。拉乙亥居住遗址出土各种文化遗物共1400多件,打制石器的种类有石锤、石核、石片、刮削器、石刀、研磨器等,其中细石片居多,特别是简单的谷物加工工具研磨器的发现,表明采集农业已经出现。骨器有磨制精细的骨锥、骨针等,表明那时的人们已用兽皮缝制衣服。拉乙亥遗址属于中石器时代,也有学者认为属于新石器时代。当时的社会形态大约处在母系氏族公社早期阶段。 二、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马家窑文化 人类广泛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在考古学分期中称为新石器时代,青海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主要是马家窑文化(1923年首次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又称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距今约4000~5800年,分布在甘肃和青海东部,包括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早晚相接的类型。青海境内经清理发掘的马家窑文化遗址、墓葬地点有大通上孙家寨,贵南尕马台,民和核桃庄、新民、阳洼坡,乐都柳湾,互助总寨等。马家窑文化时期的居民过着定居生活,其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当时的人们用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等工具砍伐树木,开垦荒地,实行“火燎杖种”。用较锋利的石刀、石镰收割谷物。乐都柳湾马厂类型时期的墓葬中,多见容积较大的陶瓮,瓮内装粟作为随葬品,说明当时人们的主要粮食为粟,也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已有相当水平。除农业外,渔猎和畜牧业作为辅助经济与农业经济长期并存,饲养的家畜有猪、狗、牛、羊等。马家窑文化的手工业主要是制陶业和纺织业。制陶业相当发达,尤以精美的彩陶器著称于世。马家窑文化的彩绘图案经精心设计,讲求对称协调,反映出当时人们的审美能力已达到了很高水平。石岭下类型彩陶含有较浓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因素;马家窑类型彩陶的主题纹饰是水波状纹、圆点纹等;半山类型彩陶纹饰常见网纹、波折纹、方格纹、葫芦形纹,大多纹饰边沿呈锯齿状;马厂类型彩陶最流行的是圆圈纹、蛙纹、回纹等。陶器中夹砂粗陶罐或三足器,出土时多有烟熏痕迹,是当时人们的炊器。盆、钵、勺等为食器,壶、瓶、罐、盆等为水器,瓮和较大的罐用做盛贮器。原始的纺织业是捻线和编织相结合的手工业,当时的人们常用的捻线工具是圆饼状、中部有孔的陶或石制的纺轮。人们除穿用麻类或毛类编织物外,还用骨针缝纫兽皮作为遮体的衣物。 马家窑文化的石岭下类型、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时期墓葬的随葬品绝大多数是生活用的陶器和装饰品,各墓数量悬殊不大,表明此时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处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阶段。至马厂类型时期,情况有了不同,一是男女的分工比较明显,如柳湾31座女性墓中,有28座随葬石、陶纺轮等,而男性墓中较多地随葬斧、锛、凿、刀等生产工具;二是出现了成年男女合葬墓,表示一夫一妻的婚姻形态开始出现。这时墓中随葬品少者仅一二件,多者达90多件,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也已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