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突破传统意义的画谱、画册形式,以八开折叠的方式,原色、原迹、高清的面貌呈现,整体全面且完整,局部精彩而丰富。收录了以下作品:《春山瑞松图远岫晴云图》《江山楼观图》《读碑窠石图》。
《春山瑞松图远岫晴云图》收录了2部山水画作品。
《春山瑞松图》描绘的是云雾掩映的山林景色。作品由近及远分别呈现了挺秀的苍松、简率的孤亭、飘渺的云雾、高耸的峰峦。层次分明,富有意境。山林之间,云雾缭绕,画中大片使用云气来衬托山林间的空旷,呈现了明显的虚实对比。米芾在画中用典型的“米点皴”画出远方的三座山峰。整幅作品通过云雾表现春山的湿润、静谧和松树的矫健挺拔,构图精巧,画面清幽,是“米家山水”的经典之作。
《远岫晴云图》运用“米点皴”点染云山树石,笔墨湿润,表现出烟云变幻、山色朦胧的动人景象,尽显“米氏云山”之特色。图上款署:“元晖戏作”。诗塘米友仁自题识:“绍兴甲寅元夕前一日,自新昌泛舟来赴朝参,居临安七宝山,戏作小卷付与廪收。虎。”著录于《清河书画舫》、《书画记》。
《江山楼观图》巧妙地融合了华北和江南山水画的地方性传统。卷尾处表现高远的主山,使用顿挫转折而断续的用笔来勾勒轮廓线,并且在石面上施以尖细斜砍的短皴来描绘粗砺的岩石肌理,这些手法与同时代的画家范宽相近;图中平远的构图方式,树木和沙洲的形态,注意风雨明晦的气候变化,以及湿润墨法的运用,却又属于江南董源画风的系统。此作最能代表燕文贵画风的特色,成为后世画家竞相模仿“燕家景致”的标准范型。
《读碑窠石图》是严寒料峭的时节,万木萧索,一骑驴旅行者行至一参天古树下,抬头观看一块古碑。画中很引人注目的是占据大半画面的几株古树,其枝条虬节,裸露无叶,虽于严冬之中仍傲然矗立,刚劲的树干显示出顽强而旺盛的生命力。整幅画给人一种临寒不屈的感受,鲜明地体现了李成内心的情感,堪称我国山水画中别具风格的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