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2004年制定的《非物理类理工学科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借鉴国内外近年来物理实验教学研究改革成果,并结合山东科技大学工科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多年来取得的实验教学研究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编写而成的。全书将物理实验分为四个部分:基础实验、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居家物理实验及演示和探索性实验,覆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的主要内容。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考虑到各专业对物理实验的要求不同,采用了“分层次、模块化”实验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本书可作为理工科非物理类各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成人教育工科专业的教材和供社会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地位、作用和目标 第二节 学习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和要求 第一章 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测量与误差 第二节 随机误差的处理 第三节 测量不确定度及其估算 第四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第五节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第六节 用Excel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处理 第二章 预备知识 第一节 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第二节 设计性实验基础知识 第三节 光学实验基础知识 第四节 电磁学实验基础知识 第三章 基础实验 实验一 数字示波器实验 实验二 磁阻传感器与地磁场的测量实验 实验三 铁磁材料磁化特性的测量实验 实验四 弦振动与驻波实验 实验五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六 变温黏滞系数的测定实验 实验七 金属比热容的测定实验 实验八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实验 实验九 分振幅法干涉原理及应用实验 实验十 PN结的物理特性及弱电流的测量实验 实验十一 光电效应实验 实验十二 弗兰克一赫兹实验 实验十三 黑体辐射实验 第四章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 实验十四 傅立叶级数分解与合成实验 实验十五 及LC串联电路暂态过程的研究 实验十六 霍耳效应实验 实验十七 温度传感器实验 实验十八 简谐振动与劲度系数的测量实验 实验十九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 实验二十 液体表面张力测定与研究 实验二十一 旋转液体特性实验 实验二十二 声速测定实验 实验二十三 拉伸法测金属丝的杨氏模量实验 实验二十四 导热系数的测定实验 实验二十五 分光计的调节与使用实验 实验二十六 光的干涉衍射综合实验 实验二十七 密立根油滴实验 实验二十八 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定实验 实验二十九 物体密度的测定实验 实验三十 惠斯通电桥设计与应用 第五章 居家物理实验 实验三十一 力学居家物理实验 实验三十二 电磁学居家物理实验 实验三十三 光学居家物理实验 第六章 演示和探索性实验 实验三十四 锥体上滚 实验三十五 车轮演示进动 实验三十六 气体火焰驻波 实验三十七 鱼洗 实验三十八 雅各布天梯 实验三十九 阻尼摆与非阻尼摆 实验四十 视觉暂留 实验四十一 窥视无穷 附录 附录A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附录B 常用物理常量表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