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机智人物故事大观丛书》不仅收录了中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机智人物故事,还收录了部分流传在亚洲、欧洲、美洲、中近东及北非地区的机智人物故事。这些机智人物故事既有共同的特征,又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风格诸方面各具特色,是世界民间文学宝库中一类异彩纷呈的艺术奇葩,长期以来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有口皆碑,历久不衰。人们不断从中认识社会,体察人事,获取笑的乐趣,领略艺术欣赏的快慰,并且得到各种有益的启迪。《巧审大善人(中国云贵川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为其中一册,由祁连休、冯志华编选。
祁连休、冯志华编选的“中外机智人物故事大观丛书”,旨在全面介绍世界各国的机智人物故事,借以引起读者对这一类民间故事的兴趣。此套丛书共有十册:《捉弄和坤——中国古代机智人物故事选》《奇怪的家具——中国汉族劳动者机智人物故事选》《智斗太守——中国汉族文人机智人物故事选》《反穿朝服见皇上——中国汉族官宦、讼师机智人物故事选》《国王有四条腿——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佛爷偷糌粑——中国东北、西南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巧审“大善人”——中国云贵川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教国王的黄牛诵经——中近东、北非机智人物故事选》《巧断珍宝失窃案——亚洲机智人物故事选》《教皇中计——欧洲、美洲机智人物故事选》。《巧审大善人(中国云贵川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即其中的一册。
老谎的故事
(苗族)
老谎,又称阿方、老幌、谎匠三、反江山等,系苗族影响最大的一个机智人物,出自艺术虚构。他是一个劳动者,聪明敏捷,能干泼辣,善于随机应变,编造各种“谎话?来诓骗官家、豪绅、奸商,使劳苦大众痛恨.的形形色色的压迫者、剥削者陷入困境,受到嘲讽、戏弄、惩罚。他的故事数量较大,内容广泛,从许多角度展现了过去苗族地区的社会生活、风土民情。这些故事流传于湘西、黔东一带的苗族聚居区,几乎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分金砖
同知老爷传令下来,要在苗族地区修建一座新城,建城的劳力由知县向各村寨摊派。负责修建新城的一个姓刘的知县,是一个见钱眼开的贪官。同知老爷拨来的建城费,全部装进了他的腰包。因为他对建城的民工太刻薄,所以工程进度很慢。
一天,刘知县听说同知老爷第二天要来视察建城情况,他着急了,慌忙派人四处去叫各寨民工第二天早出工,出齐工,并指名要流金寨的阿方带五十个民工,一早赶到新城工地去夹道欢迎同知老爷。
阿方接到刘知县的通知后,不禁失声大笑起来。大家问他笑什么,他说:“刘知县想叫我们给他撑门面,我们偏不依他;他叫我们早去,我们偏要晚去,要给他个下不了台。而且还要让同知老爷收拾他。”
听阿方这样讲,大家都很高兴,但又担心去晚了不好交代。阿方说:“你们放心吧,一切由我来对付,明天吃了早饭后,休息会儿再去。”
第二天一早,刘知县就陪着同知老爷来到新城工地上。刘知县一看,阿方他们连影子都不知道在哪里。建城的民工也是稀稀拉拉的,东一个,西一个。这下,真使刘知县大失面子。同知老爷一见这冷冷清清的场面,气得大骂刘知县:“你是怎么搞的?简直是胀干饭!”
刘知县挨了赳,窝着一肚子气没法出。他咬着牙,暗暗责骂:“阿方,你这小子故意出我的丑,等同知老爷走了,非收拾你不可。”
同知老爷看了一遍,正准备回去时,阿方才带着人来了。刘知县一见阿方,就火冒三丈,马上喊阿方过来问:“昨天你接到通知了没有?”“接到了。”“我是怎么交代你的?”“你叫我早一点来。”“为什么这时候才来?你搞的什么鬼?”
阿方毫不慌张,从容不迫地笑着回答:“报告县太爷,我不是有意来晚的。”
“我叫你一早到工地,你这个时候才来,你还有什么理由?”
“是这样。”阿方心平气和地说:“我昨天晚上……”
“你昨天晚上做哪样?”刘知县打断阿方的话。
同知老爷插上来说:“你让他慢慢讲。” “对嘛,你总打断我的话,那怎知道我为哪样来迟了?你看人家同知老爷就不像你,光知道赳人。”
“好,好,好!你讲,你讲。”刘知县没好气地说。
阿方慢条斯理地说:“昨晚上,我在园子里挖土,一锄就挖出一罐金子。”
“什么?什么?”刘知县一听,马上转怒为喜。同知老爷也马上轻言轻语地问:“得了多少?”
阿方回答说:“整整一百块金砖。”
“一百块?”同知老爷和刘知县都惊呼起来,“天哪,真是发了天财啰!”
看到同知老爷和刘知县这样惊奇,阿方心里暗暗高兴。刘知县也暗暗高兴。刘知县想,你阿方是我管辖下的一个穷苗民,金子在你手头,不怕弄不到我的手。这时,他想出一个办法,就转弯抹角地说:“你得了金子,收了就是了,为什么这时候才来呢?”
阿方说:“得了金砖后,我想,这是国宝,不能一个人独吞,就决定马上分。”
同知老爷和刘知县听说阿方已把金砖分了,马上打断阿方的话,问:“你是怎么分的?”
“报告两位老爷,我这一百块金砖是这样分的:自己只留二十块,打算买点田地,穷人没田没地的罪我实在受够了!”
“当然,当然。”同知老爷似笑非笑地说。刘知县接着问:“那其余的八十块,你是怎么分的?”
“剩下的八十块,我是这样分的,拿三十块给刘知县修建这座城,因为我想:这么大的工程,上面一两银子都没拨,怎么能建得成?”
同知老爷一听,插上来说:“不是已经给你们拨了一百两银子了吗?怎么能说一两银子都没拨?那银子到哪里去了?”
刘知县听到同知老爷追问,马上吓抖了,一句话也答不出来,原来,上面拨下来的一百两银子全被他一人私吞了。
阿方见刘知县答不出话来,又说:“同知老爷,那金子我还没分完哩!”
“你讲吧,剩下的金子又怎么分?”同知老爷问。
“我得知同知老爷今天要来视察,就也分了二十块,给刘知县分了十块,其余二十块,就张三给一块,李四给一块,过路的讨米叫花子我也给他一块,七分八分的整整分了一早上,后来……”
P1-3
机智人物故事是世界各国民间故事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门类。这一门类的民间故事,是由一个特定的富有智慧的故事主人公贯穿起来的故事群的总称。这些故事群的主人公,有的有生活原型,有的并无生活原型,而是出自艺术虚构;有的属于劳动者型,包括奴隶型、农奴型、农夫型、村姑型、牧民型、渔民型、雇工型、仆役型、工匠型、矿工型、游民型等,有的属于非劳动者型,包括官吏型、文人型、才媛型、讼师型、艺人型、衙役型等。无论属于何种类型,这些故事群的主人公都机捷多谋,诙谐善谑,敢于傲视权贵,常以机智的手段调侃、播弄、惩治邪恶势力,扶危济困,并且嘲讽各种愚昧落后的现象,为民众津津乐道。这一类人物形象,往往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广为人知,成为民众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有的甚至在全球传播,被誉为民间文学中的“世界的形象”。各国各民族的机智人物故事,尽管内容比较庞杂,瑕瑜并存,但大多数作品是积极的、健康的。它们大都以写实手法再现社会生活,富有喜剧色彩,蕴含着人民群众的幽默感,洋溢着笑的乐趣,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中国的机智人物故事源远流长,蕴藏极其丰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出现过晏子这样的著名机智人物。晏子的趣闻逸事,至今仍然让人感到饶有兴味。此后的各个时期,也有不少机智人物故事流传。到了现当代,中国的机智人物故事更是层出不穷,迄今已在汉族和四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发现了九百五六十个机智人物故事群。这些机智人物故事群,少则十数篇、数十篇,多则一二百篇、三四百篇,其中不乏影响较大的故事主人公,不乏精彩的、耐人寻味的篇什。从历史渊源的久远,从作品的数量和质量,从故事主人公艺术形象及其广泛的代表性诸方面来考察和衡量,中国的机智人物故事在世界范围内是不多见的。
除了中国以外,机智人物故事在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等地亦有流传。就地区而言,以亚洲较为突出;就国家而言,以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哈萨克斯坦、蒙古、日本、朝鲜、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较为突出;就机智人物形象而言,以阿拉伯的朱哈、阿布·纳瓦斯,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中亚细亚的霍加·纳斯列丁(毛拉·纳斯尔丁、纳斯尔丁·阿凡提),印度的比尔巴,印度尼西亚的卡巴延,泰国的西特诺猜,哈萨克斯坦的阿尔达尔·科塞,蒙古的巴岱、日本的吉四六,朝鲜的金先达,德国的厄伦史皮格尔,保加利亚的希特尔·彼得,罗马尼亚的帕卡拉等较为突出。
我们编选的“中外机智人物故事大观丛书”,旨在全面介绍世界各国的机智人物故事,借以引起读者对这一类民间故事的兴趣。此套丛书共有十册:《捉弄和坤——中国古代机智人物故事选》《奇怪的家具——中国汉族劳动者机智人物故事选》《智斗太守——中国汉族文人机智人物故事选》《反穿朝服见皇上——中国汉族官宦、讼师机智人物故事选》《国王有四条腿——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佛爷偷糌粑——中国东北、西南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巧审“大善人”——中国云贵川少数民族机智人物故事选》《教国王的黄牛诵经——中近东、北非机智人物故事选》《巧断珍宝失窃案——亚洲机智人物故事选》《教皇中计——欧洲、美洲机智人物故事选》。本书即其中的一册。
倘若读者通过本书,通过这一套“中外机智人物故事大观丛书”,能够增进对于古今中外机智人物故事的了解,并且从中获得艺术欣赏的乐趣,我们将感到无比欣慰。
编者
2012年冬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