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著名艺术史家廖内洛·文杜里(1885-1961)的代表作,也可视为英语世界第一部重要的艺术批评史。 本书分别讲述了古希腊罗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的艺术批评,考察了19世纪初德国理想主义哲学,详述了19世纪和20世纪德国与意大利的文献学家、考古学家和鉴赏家对艺术批评的影响,探讨了19世纪下半叶德国批评家创造的有关纯粹可视性的理论,以及现代艺术的起源及其后续影响,为读者提供了通过艺术批评的历史体验来理解艺术的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 廖内洛·文杜里(Lionello Venturi,1885-1961),1919年任都灵大学的艺术史教授,1931年移居巴黎,1940年移居纽约并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访问教授,其间在墨西哥大学任教一年(1942),1945年回意大利并任罗马大学艺术史系主任。作为国际性学者其先后用意大利文和英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早期艺术家的趣味》(1926)、《艺术批评史》(1936)、《当代艺术批评》(1941)、三卷本的《意大利绘画》(1950-1952)以及《朝向现代艺术的四个阶段》(1956)。 目录 作者原序 引言 第一章 艺术批评史导论 第二章 希腊人与罗马人 第三章 中世纪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 第五章 巴洛克时期 第六章 启蒙运动与新古典主义 第七章 浪漫主义与中世纪 第八章 艺术史研究与理想主义哲学 第九章 19世纪和20世纪的文献学家、考古学家和鉴赏家 第十章 19世纪对同时代艺术的批评 第十一章 艺术批评与纯粹可视性 第十二章 现代艺术 第十三章 批判性的艺术史研究 第十四章 结束语 参考书目 索引 序言 如果你想知道评判艺术 作品是多么困难,那就请读 一读三四位批评家对同一件 作品的不同评价:你会见到 三四种不同的评价标准。由 于只有一个真实的评价,其 他评价便只是部分真实,因 此也就是不真实的。那人们 怎么知道哪个真实以及为什 么真实呢? 大约二十五年前,我为 了回答这一极为简单的问题 而开始了漫长的旅程,且因 为我不满足于单纯的理论性 答案,于是我试图通过历史 的体验来解答这个问题。所 谓历史的体验我指的是同时 重温艺术的史实和审美的观 念,仿佛历史事实与审美观 念完全是一回事。 我在本书中已尽力清晰 地阐述我提到的历史体验。 我清楚自己的某些断言 也许让人难以理解,因为这 些断言基于一种理想主义的 思想,这种思想在意大利虽 广为人知,而在美国却少有 听闻。如果很难理解本书第 一章的话,我可以请你不要 放弃阅读拙著好吗?那请你 阅读后面几章,这样你会发 现其中所有的历史vii知识将 证明第一章是理解所有理论 观念的关键;也许你还想重 读这一章,如果那样的话你 甚至会承认本书有助于理解 艺术。 在此我想感谢斯蒂芬妮· 达博[Stephanie Dabo]夫 人,感谢已故的令人难忘的 金斯利·波特[Kingsley Porter]教授,感谢约翰·沙 普利[John Shapley]教授 和菲利普·麦克马洪[Philip McMahon]教授,他们帮 助我出版了这部著作。 廖内洛?文杜里 1936年3月20日于纽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