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界与你的角落/张炜作品/当代名家少年选本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张炜 |
出版社 | 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散文、随笔集,包括《歌德之勺》《耕作的诗人》《木车的激情》等作品,这些作品是作家张炜对于阅读与写作的一些心得体会。张炜老师的文字诗性与理性同在,深情而有暖意。跟随作者的这些文字,我们走向远方,看见那些伟大的人,又回到写作的原点,思考文学之于存在、世界当有的意义与可能。 作者简介 张炜,山东省栖霞市人。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 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刺猬歌》《外省书》《你在高原》《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二十一部;诗学专著《也说李白与杜甫》《陶渊明的遗产》《楚辞笔记》《读诗经》等多部。2020年出版《张炜文集》五十卷。作品被译为英、日、法、韩、德、塞、西、瑞典、俄、阿、土、罗、意、越、波等数十种文字。 曾获优秀长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特别奖、南方传媒杰出作家奖、京东文学奖等。作品入选“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世界华语小说百年百强”等。近作《寻找鱼王》《独药师》《艾约堡秘史》等书获多种奖项。新作《我的原野盛宴》反响热烈。 目录 歌德之勺 梭罗木屋 诗人的命数 无为而有为之书 古怪之美 从热烈到温煦 大地的引力 耕作的诗人 踏歌声 木车的激情 失去了名词的动词 从沙龙到小屋 大写家 何为书 携一本书游走 语言艺术的归宿 不倦的水 世界与你的角落 名师荐读 另一种看见与领会 曹刚 序言 在我的记忆中,童年有 那么多朝夕相处的友伴,它 们可能是一棵树、一条狗、 一只鸟,或别的什么动植物 。我与它们在一起时就会愉 快和兴奋,离开了它们就会 思念和痛苦。我们能够对话 ,相互知道心事,我诉说的 时候,相信它们在认真地倾 听。 我的出生地是半岛海边 的一片林子,那里草木葱茏 ,万物喧腾,我在那儿度过 了我的童年。回忆童年与野 地,特别是与动物相处的情 景,最先想到的就是它们追 赶、嬉闹时发出的声音—— 一种喘息的声音,也是一种 亲昵的声音,是它们在大自 然中小心翼翼的语言方式。 只要是与动物们打过交道的 人,大概谁也不会对这种可 爱的声音感到陌生。这不是 象征,而是真实的倾听和回 忆。 从这声音中,我会闻到 一种气味,看到一种形象。 它们可爱的顽皮的模样,是 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一个 重要原因。在悲伤低落的时 候,动物们的眼睛、它们的 一张张小脸,实在给了我最 大的安慰。 如今,我们的敏感,对 自然的莫名的感激,尤其是 一些趣味和向往,都离我们 非常遥远了。可是我们能够 让记忆去复制它们,让它们 尽可能鲜活地出现在文字中 。这才是人生真正的享受— —享受中,我们也会产生许 多忧伤和愤怒。我们会为了 保存那样的个人心灵,做出 不断的努力;我们也会为了 创造那样纯真的生活,永不 屈服地斗争。 对我来说,儿童文学写 作和平常的写作是并行一体 的,甚至是不可分剥的,我 在写作中几乎没有将其分离 过。所以这种童年视角、童 年心情给予的快乐,是一直 陪伴着我的写作生涯的。 对读者来说,无论是成 人还是儿童,读纸质好书都 是一种幸福,读真正优秀的 儿童文学则是更大的幸福。 少年处于人生的出发之地, 更需要阅读,特别是文学阅 读,这对他们具有非同一般 的意义。但同时我也认为, 当下有一部分“专门”的“儿 童文学”,既不自然也不开 阔,它们似乎有些狭窄和浅 近了,而且也常常有迎合儿 童之意。其实,古今中外许 多优秀作家的作品,它们都 开阔、自由、流畅,内容也 丰富多彩。我们发现,儿童 文学也必须是深邃的,而不 能是肤浅的。 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我 想自己的全部“成人作品”中 ,如果有一部分适合少年们 阅读,它们也许会比某些专 门写出的“儿童文学”更有意 义。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 编辑从我各类文学作品中选 出来一些,做成一套书送给 孩子们,我认为选得很好。 这套选本可以将小读者带到 阅读我的其他作品的路径上 来,特别是给未来的阅读提 供了一些入门或尝试的篇什 。 我写了近两千万字的各 类文学作品,现在从中选出 的仅是极少一部分,但这一 部分与我整个的文学肌体是 丝缕相连的,这就使它们有 了进一步延伸和阔大的可能 。这套书文字的背景是比较 大的,所以阅读的纵深感也 就加强了。 如果家长和孩子们能够 一起阅读这些文字,那将是 更为适宜的。 2021年7月20日于济南 导语 这是作家张炜新出版的一部散文随笔集。张炜作为当代文学名家,其作品中有很多适合少年阅读的篇目。他的作品多次入选中、高考语文试卷及各类模拟阅读题,该选本将收入这些作品。阅读这些精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书评(媒体评论) 读这本书,或是另一种 看见:跟随作者的文字,走 向远方,看见那些伟大的人 、人们;又回到写作的原点 ,思考文学之于存在、之于 世界当有的意义与可能。 张炜老师的文字兼有诗 性与思想,深情而有暖意。 感谢他诚挚的书写,给我和 少年的你惊喜与启示。 ——曹刚(南师附中树人 学校语文教师) 精彩页 歌德之勺 一九八七年,我从北到南走了一趟德国,尽管是草草地走。 来的时候落脚波恩,走的时候去了法兰克福。那一天时间很充裕,我就和朋友在歌德大街上闲走。走着走着,突然想起了歌德。这儿不是与老诗人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地方吗?这儿有他最重要的故居啊。 我和几个朋友立刻匆匆去寻。 歌德是一个奇特的人物。在文学的星云中,像他这样的文坛“恒星”大概不会太多。在中国,也只有屈原、李白等才能和他媲美。然而屈原与李白离现在太久,他们的神秘有一部分是时间赠予的。歌德却离我们近多了,从时间上看,他显得亲切易懂。 第一次读《少年维特之烦恼》,扳指计算着作家当时的年龄,感受一个少年的全部热烈。那时觉得如此饱满的情感只会来自一种写实,而不需要什么神奇的技巧。现在看这种理解有一多半是对的。一件伟大的艺术品,究竟需要多少技巧?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它会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创作的,它只会源于那样的一颗心灵。心灵的性质重于一切。 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今天,我来到了从小觉得神秘的这位艺术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多么不可思议,多么幸福啊!我们可以用手抚摸一下诗人触摸过的东西,小心翼翼。我们试图通过逝去的诗人遗留在器物中的神秘,去接通那个伟大的灵魂。 歌德故居是一幢三层楼房,当然很宽敞,很气派,与想象中的差不多。参观完一楼的书房、卧室、客厅后,我来到厨房。不知为什么,我对这个宽大的厨房特别注意起来,在那个阔大的铁锅跟前站了许久。记得锅上垂了一个巨型排气铁罩。所有炊事器具一律黝黑粗大,煎锅、铲子,特别是那把高悬在墙上的平底铜勺,简直把我吓了一跳。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一把炊勺。 这样的炊具有没有办法做出精致的菜肴,我不知道。但我可以想象出当年这里一定是高朋满座,常常让诗人有一场大欢乐大陶醉。可以想象酒酣耳热之时,诗人那豪放的演说。大厨房可以让十几个厨子同时运作,他们或烹或炸,或煎或炒,大铁勺碰得哐哐有声。 诗人的一颗心多么纤细,我难以想象他需要这样的一间厨房。为什么?想不出。这样一问厨房太大,太奇怪,足以做一家大饭店的操作间。 主要是勺子太大。 从厨房中走出,到二楼,又到三楼——那里主要是一些关于诗人的图片,它们悬了满墙。我没有看到心里去。我好像还在想着那把大勺子。它是铜的,平底,勺柄极长。我就是弄不懂它是做什么用的……人的一生无非是“取一勺饮”,而对于像歌德这样的天才,其勺必大。 这样一想,似乎倒也明白了。 关于诗人的全部故事,我所知道的一些故事,都在这个时刻从脑际一一划过。回想他那两卷回忆录《诗与真》,还有他与那个年轻人的谈话录(爱克曼记录整理的《歌德谈话录》),感受着一个长寿老人的丰厚人生。他在魏玛宫廷任过显赫的官职,一度沉迷于光学研究,七十多岁时还与一位少女热恋。长篇、短篇、戏剧样样皆精,一部《浮士德》写了几十年……是的,他像所有人一样,只是一个过客,只是“取一勺饮”。然而他的“勺子”真的比一般人的大上十倍二十倍。 那天,我坐在歌德故居的书房里,在一个非常精致的小桌前凝视。一排排漆布精装书,岁月已使其变得陈旧,它们有些褪色。为了保护书籍,一排书架一律加上了铁丝网。这些书既不允许触摸,也不允许拍照。但我忍不住心里的渴望,还是说服管理员让我拍了一张。 恩格斯曾这样说歌德的“两面性”:“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在法兰克福的歌德故居,我们能够很具体地理解恩格斯的这段话吗? P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