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疆是个好地方(雪山环绕)/一带一路大型系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程静 |
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雪山环绕》散文集书写了一种真实的边地生活,不论草木还是人群,都是作者对自己所生活的伊犁大地,这片混血与色彩斑斓之域的种种体验、认知和判断。面对西域的磅礴物象,用自己的生命和心灵发出追问,是寥廓西域最为细微、温暖、自我和微小的部分,不仅敏锐、良善,并且有着某种河流一样的静谧和深阔。 作者简介 程静,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山花》《散文选刊》《散文百家》《名作欣赏》《西部》《诗歌月刊》等多家刊物发表散文、诗歌。曾出版散文集《我的舞蹈》《庭院内外》。曾获伊犁首届文艺奖。 目录 雪山环绕 人的样子 果园里铺满蒲公英 新疆雪 雾凇 丝丝弥漫或上升 那拉提的低语和风暴 寂寥之处的烟火与弹唱 咫尺墓园 认识 风中的鹰舞 雪水漫溢和泥泞 因为秋风因为寒凉 六月喀拉峻 世界的尽头 扶贫 覆盖的与裸露的 昭苏,昭苏 一棵行走的树 草原上 夏合勒克的天鹅 在巴哈力之前 羊在山坡 冷冷赛里木湖 唐布拉·河流 野外 后记 导语 《“一带一路”大型系列丛书——新疆是个好地方》从不同角度讴歌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也充分体现了新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丛书视角独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丛书以文学艺术为载体,宣传新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充分反映新疆民族大团结、经济大发展的新气象,如实描写新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奋斗姿态和精神状态。 本书为程静所著的散文集《雪山环绕》。收录《人的样子》《果园里铺满蒲公英》《那拉提的低语和风暴》《雪水漫溢和泥泞》等散文作品。 后记 自上本书结束之后,我 一直觉得应该有一个新的开 始。就像许多事情结束之后 ,都会有一个新的开始,这 个开始,不是对以往的延续 ,而是一种新生,一个转折 ,一次不同于以往的提升, 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在人 生的拐角,遇到一个更好的 自己。但是没有。拐角之后 ,所遇风景即使与往日风景 有所不同,但实际上并没有 本质的区别。这使我认识到 ,在生活漫长的耗损与遮蔽 中,人不一定会遇到更好的 自己,而更大的可能是,遇 到一个重复的自己、局限的 自己、妥协的自己、平凡的 自己……不过,我还是感觉 到了一点点不同,那就是在 这本书里,我遇到了自己的 孤独。 孤独是从什么时候产生 的?它是一种被唤起的内在 情感,还是心灵日日被边地 广袤的寂寥与生存的不安持 久地浸染、侵袭、塑形而成 ?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 如果生命没有结束,人就可 能会遇到一些什么。 不过所遇之事都不是无 缘无故的。叔本华说,一个 人所有的遭遇都是意志决定 的。那么既然雪山环绕家园 ,细长的河流在戈壁滩上闪 烁、牛羊的双唇时刻想要亲 近大地,芦苇身上的月光比 刀刃还要锋利,灵魂与肉身 不可避免地被边疆的苍茫与 诗意经久浇灌,既然亲人注 定会在流逝的时间中失散, 既然爱情的力量微不足道… …我就会一直慢慢写下去, 因为写作可能是我消除孤独 的一种最为合适的方式。之 所以要慢慢写,不是相信慢 工出细活,而是深知以自身 微弱的力量和凡俗的灵魂, 根本配不上写作这样神圣的 事。写作可有可无,阅读才 是人生的灯盏。 我对命运充满感激,感 激那些阅读、抚摸过的书籍 ,以及现在还无缘阅读、抚 摸而它却以高悬的精神之光 给我以滋养的文字和书籍, 它们带我行走世间,穿越荒 野上的晨光和暗夜、人世的 陷阱和坦途、情感的爱意和 寒凉,从未被孤独所伤。 精彩页 雪山环绕 天空之上,是广大倾斜的蓝,天空清澈得几乎接近呼吸与虚无。沙漠将大地上的绿洲分隔成一块一块,使得这块绿洲与那块绿洲上的人群,相距遥远,无论去哪里,中间都会隔着漫长的戈壁、草原。太漫长了,以致路上的人每次都以为走不到边,但或许已经抵达了边,只是边缘本身也很漫长。 “边缘并非世界结束的地方,恰恰是世界阐明自身的地方。”(布鲁茨基)西部物象显示出的某种本质,我那时还完全不懂,但可以感觉到,辽阔的西部地理,影响着人的生存与心灵状态。动物、植物们一定也感觉到了,放眼望去,不管天上飞的,还是生存于地面的,都有一种内在的散漫气质,无拘无束,独来独往。那个年代,边境局势紧张,伊犁备战,有人将家中财物埋在地下,有人将老人和孩子送到内地投亲,单位的主要工作是挖防空洞,兵团民兵每日组织训练、巡逻。我爷爷奶奶也在那时回了老家,这样一来,家中本来就宽敞的住宅,一下子就更多了,一排十几间平房,大部分空着,有的只是用来储存蔬菜、树上的果实、废旧物品和一些农具(屋子前面还有一个院子,种着葡萄、苹果树、白杨树以及夏天的菜园)。爷爷奶奶离开之后,我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厨房。厨房屋顶很高,上面开着一个天窗,从天窗洒下的天庭之光,因为经过云层与人间,携带飞舞的尘埃,在我的头顶笼罩和照耀。我趴在一家人吃饭的方形木桌上,画画、阅读,旧桌子上的多年裂缝,弥漫着亲人团聚时的余温,一种令人轻松的踏实从心灵无声划过。喜欢厨房,不是喜欢它物质的油烟,而是因为这间屋子里最满,灶台、水缸、面板,以及各种炊具,它因为被填满,而我身在其中,就有一种被包裹的感觉,好像一粒米被糠皮包裹,至少,身边不是空荡荡的。多年后,看到吉本芭娜娜的《厨房》——少女樱井美影唯一的亲人去世后,她只有在厨房的冰箱旁边才能安睡,冰箱发出的嗡鸣之声,夜夜陪伴着她,“剩下了我和厨房,这总归略胜于认为天地间只剩下我孤单一人”——有着切身感受,我认识到,喜欢待在厨房的人,未必对厨艺有多大兴趣,只是觉得那里的温暖可以触摸到。 想到那时的心理状态,我分析,环境已经开始对性格产生影响。 因为感觉到了空旷,我常常想到热闹的地方去。街市上人来人往,不同民族,不同语言聚集混合,形成一种交织的风情,绚丽而平常。我迷上了女人的披肩,长久驻足,看她们从身边走过时好像溪水旁的蝴蝶,被自身翅膀上的花纹围困。应该承认,地域上的习俗,对我成人之后属于女性的审美兴趣,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最初的指导。各种商铺一家连着一家,铁匠铺、帽子店、馕铺,手工皮革店里散发动物皮毛的气味,黄金饰品在玻璃柜台下闪闪发光,宽大的手镯表面,波斯花纹细密而繁复。白杨树底下的凉粉摊上,围坐着女人和孩子。阳光从高空投射下来,赤裸而强烈,到处都是明晃晃的,尘土在白光中飞,花朵开在土墙外,地上没有影子。 走着走着,突然感觉自己像一粒尘埃,渺小,有飘浮之感。这种感觉和后来读到的“生命如尘埃”之类的哲学语言不是一回事,它还不是理性的,只是由于肉体的单薄、弱小而产生的直觉。我每天都有一个心事,惦记着每晚播放的电视连续剧《血疑》,日本片子,“幸子”绽放的笑容,使我感到一种未被强调的美,与晨光中的海娜花一样自然、明媚。“幸子”与“光夫”少男少女的爱情被长辈如此呵护,这与我父母管教我们时的观念完全不同。一切使我在观看时神思恍惚,内心产生不大明确的憧憬和晃动。不过,我更大的求知欲在于:了解死亡。“幸子”后来因为白血病而死。什么是死亡?死亡随时都可能降临到任何一个人身上,不管这个人是不是貌美,是不是年轻,又是多么不情愿,当死亡到来的时候,谁也不能辩驳,不能逃避,爱也不能将生命挽留,这是一件多么残酷和委屈的事情。还看了某个译制片,内容全不记得,只是其中一个镜头印象深刻:先是某个具体的人或是一群人,镜头拉远,看到城市的轮廓,再远,出现斑驳的地球,再远,众多星球在宇宙中孤独转动。它使我第一次从这个角度看世界,放在宇宙的视角,人类在哪里呢?原来世间任何事物,其实都是短暂,都是过程,都是微不足道,永恒的只有时间。长大后,看到其他影视也有类似的表现手法,就觉得平常,再也不惊奇,可见技艺并不是艺术手段中最重要的,可以被模仿和借鉴,而不可重复的,是一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 有鼓声传来。咚咚,咚咚咚,节奏强烈,饱含激情——啊,即使生命渺小,在宇宙中微不足道,可仍有自己的悲欢,发出自己的声音。紧接着,唢呐声响起来,它的高亢与凌厉,像刀子穿过丝绸,沙子与沙子在风中摩擦,不是明亮欢乐的,而是撕裂与呐喊的。可鼓声仍然最突出,像心脏在胸膛里跳动,沉稳、有力。我停下脚步,寻找声音的来源。其实这声音一点都不突然,遇到节日、庆典,或是别的什么原因,都会响起来。我看见3个维吾尔族乐手坐在房顶上,这个城市最高的一个商业楼顶,不过,在楼房还不多的年代,最高的也只是三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