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与教学》(作者是陈浩、沈伟、李俊、王旭初、曾维华等)是“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之一,全书分为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书法在世界上的影响;中国书法简史;宋、金元书法;书法技法;书法理论提要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综观数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文学、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无不是在中外文化碰撞交流中发展,唯有书法艺术完全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范围内发展变化。中国书法艺术烙有深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印记,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为人类世界所贡献出的优秀的文化遗产。
书法艺术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历代书法作品遗存与书法理论蔚为壮观,自成一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书法学”即为独立学科。我们在书法艺术的学习中会涉及到书法的两个层面。书法作为表述工具而言,仅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其书写过程与方法是有基本规律可循的。这就是作为具有工具功能的书法的第一层面。书法又是一门艺术,它以汉语言文字为依托以毛笔、墨、宣纸为媒体,融诗、画、印为一体,其形式归纳起来有真、草、篆、隶等。
凡是有文字的民族,就有书法,但由于各民族的文字组成因素不同,其书法也互不相同,也只有中国书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书法艺术之所以成为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不仅与特有的书写工具相关,也和我国的汉字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紧密相联。所以,要说明书法的起源,必须先弄清我国文字的起源。
世界上各民族所用文字的组成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语言的声音为因素,造成若干表示声音的符号——字母,再用这些字母拼写成文字称为衍音文字,如英文是用二十六个字母拼写成不同的词,就是一例。另一类是像绘画一样,基本上是把客观的事物用简单的线条画下来,作为代表那个事物的符号而成的文字,这样的文字称衍行文字,汉字就是这类文字。现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字以衍音文字为多,用衍行文字的很少。
衍音文字用字母组成,字母笔画简单,而且数量只有几十个,所以文字的形态也很简单,变化不大。而衍行文字则不然,中国衍行文字最初是一种简单的图画。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说:“中国文字的基础是‘象形’”,“写字就是画画”。所以,素有“书画同源”之说。但由于客观事物的形态变化万千,文字的形态也变化多端,况且还有许多事物是抽象的或内容复杂的,不能只用单纯的线条促成的简单图画来表达,因而文字的形态也随之而复杂了。这样一来,衍行文字的形态千变万化,本身就有一种造型美的要求,这是它和绘画一样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的一个原因。
汉字的文字结构和笔画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文字的结构就好像衣服或房屋的形式,都有美的要求。住着美的房屋,穿着美的衣服,都能使人心情舒畅。文字写得美,同样能够使人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好像所写的词句、文章都增加了光彩,而更能感动人、鼓舞人。欣赏美的书法就和欣赏美的图画、雕塑、音乐一样,给人以鼓舞、安慰、快乐,使人增长乐观主义精神和奋勇前进的力量。因此,基于汉字的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艺苑奇葩。
我们今天学习书法艺术,既要掌握和运用传统的基本规律和技法,又不能满足于此。还须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原则,与时俱进,提升大众的精神文化品位,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书法艺术,开辟书法史新的篇章。
《书法篆刻与教学》是“21世纪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美术·艺术设计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之一。
《书法篆刻与教学》的作者是陈浩、沈伟、李俊、王旭初、曾维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