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从1986年参加工作起,作者黄亮斌就走上了一条职业环保工作者之路。年复一年,他奔走在湘江两岸的工厂、矿山和农村,讲述不同时期的湘江治污故事,见证和记录十多年前湘江列入湖南省“一号重点工程”后的巨变。 即使有近四十年的从业积淀,黄亮斌在动手写作《湘江向北》前,还是用了连续两个月的时间,沿着湘江两岸,进行高密度的采访,重走故地,重访故人,查阅各个时期的规划、统计、报表和总结。初稿完成后,他又广泛征集和听询受访人的意见,反复打磨,几易其稿。 河流是打开民族历史和思想宝库的钥匙,河流的历史,既是一部当地的社会经济史,也是一部自然生态史。这本用脚步丈量与图文记录湘江百年历史的图书,必能为中国、同时也为世界提供一份颇具分量的研究当下中国环保历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母本。 作者简介 黄亮斌,男,1965年8月出生于长沙东郊一耕读之家。资深环保工作者,曾因参与白沙古井保护,获长沙市民赠送锦旗。 已出版散文集《圭塘河岸》、名物学专著《以鸟兽虫鱼之名——走进<诗经>中的动物世界》。 目录 序言 湘江向北 三十六湾 水口山 清水塘 竹埠港 锡矿山 湘江治理大事记 序言 我在去年出版了自己的 散文集《圭塘河岸》后,并 未打算再写作关于江河的书 ,一来是我认为圭塘河虽然 只是湘江的一条支流,但它 也足以承载我对人与自然关 系的思考,如果我没有更加 深邃的思想和一支生花妙笔 ,就算我笔下写的是黄河、 长江,也未必于人类有益; 二则要读懂一条河流其实很 难,对漫长的历史进行钩沉 ,认真研习其复杂曲折的社 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发展历 程,严肃地与它进行探赜索 隐的深情对话,需要耗费大 量的精力和体力,我对此有 些望而生畏。 但是《圭塘河岸》出版 后受到各方好评,于是人们 希望我写一条更典型、更有 代表性的河流,写写曾经被 称为“全国重金属污染最严 重河流”的湘江,讲述由浊 变清、蝶变重生的湖南母亲 河,表达人类对于河流应有 的恭谨和敬畏。这个提议燃 起了我内心的某种创作激情 ,而且2009年我受命写作 的《湘江宣言》碑文就立在 长沙著名风景区橘子洲头, 在这里,它是毛泽东主席《 沁园春·长沙》诗词碑刻之 外独特的文化存在。《湘江 宣言》这篇刚好四百字的碑 文,表达了我对河流的全部 情感,抒发了我对构筑人与 自然和谐关系的向往与憧憬 ,呼吁政府、企业和公民对 环境责任的自觉担当,即使 现在看来,这些思想理念也 一点都不过时,我深信,很 长时间内这块碑还将与湘江 同在,与湖南同在。这样一 来,我偶然写成的这篇《湘 江宣言》,对我形成一种极 其强烈的心理暗示和意志砥 砺,唤醒了我对这条河流的 责任意识,我虽然拙于言辞 ,但还是深感自己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把近代百年风 云变幻的湘江自然河流史写 下来,留下工业时代的这一 截面,庶几可能以史为鉴, 用文明之光烛照现在和未来 之路。 及至我从2021年夏天开 始,沿着湘江干流进行采访 时,我更加意识到这件事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尤其是人 类善于遗忘,哪怕是几年前 刚刚发生的非常重大的事情 ,也会在时间流逝中迅速消 解,甚至是一些重大事件的 决策者和亲历者,短短几年 后也会记忆消退,因此我必 须抓紧时间,把这段历史很 好地记录下来。好在百年湘 江风云激荡,本身演绎着丰 富多彩的动人故事,而过去 三十多年,我的主要工作就 是保护湘江,有些事情我自 己就有着深刻的记忆,有些 事情我凭借模糊的记忆也能 找到事件的当事人,帮助我 一起回忆,我的工作得到几 乎所有人的支持,好几位参 与湘江治理政策制订和执行 的同事对书稿进行了严格认 真的审读,河流两岸的摄影 家向我提供了各个时期的珍 贵照片,我知道,这种无私 的、积极的支持,源自每个 人内心深处对这条母亲河的 挚爱。 请原谅我无法事无巨细 地记录这条河流的每一件琐 事,尽述人与河流之间相依 相存、温暖如春的关系与情 感。而且我也深悉,即便我 竭尽全力去亲近湘江,也只 能摄取她一抹秀色,感触到 她静谧中的激荡。相对于湘 江的坚定与不舍,相对于湘 江的沧桑与不息,我所有的 探索与解读,也只能是沧海 一粟,只能说我这样一个眼 高手低的人,虔诚地翻阅着 这部与家国休戚相关的史诗 ,唯有敬畏、深情和礼赞, 我的内心犹如不竭的湘江, 涌动着,澎湃着,吟诵着。 所幸顺着地理和时间的两根 轴线,我的叙说变得简单与 清晰,而且我很快找到了湖 南“百年老矿”这个突破口, 开启并拓展着我对湘江故事 的讲述。湖南是中国有名的 有色金属之乡,湖南现代工 业滥觞于此,湘江的污染与 生态破坏发端于此,一部现 代湘江史,大体就是一部现 代湖南社会经济史,一部现 代湖南自然生态史。 河流是打开中国历史和 思想宝库的钥匙,人们在很 大程度上可以通过河流这一 媒介来讲述这个国家的政治 史和经济史。“吾道南来, 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 无非湘水余波”,我期待通 过自己对湘江百年历史的讲 述,向世人揭橥其超出湘江 和湖南本身的意义:工业文 明何以最终走向现代生态文 明,人与自然关系的种种密 码,都可以从这条不歇流淌 的河流找到答案,这既是河 流的走向,也是文明的流向 !惟有大河不息,才会有大 美生命的创造力和文化文明 的形成与繁盛。 导语 河流,记录了文明的走向。 湘江,对每一个湖南人来说,都是母亲一般的存在。作者用平行结构,选取了湘江污染的重要事件(地点),时间跨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湖南工业发端写到近年,把湘江从碧水到黄水再到碧水的沧桑历程记录下来。这本书用文字与图片生动地讲述了湘江这段百年历史,展现了现在省委、省政府守护母亲河的决心、为未来负责的态度。 精彩页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财富暴增、江河蒙垢的时代。这是呼唤自然、孕育文明的时代。 ——题记 在多数河流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中国,有一条散发特殊气质的河流却执拗向北,那便是湘江。湘江是湖南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庇佑着沿江两岸血脉相连的人民,孕育着璀璨夺目的湖湘文化,承载着力挽近代中国命运之重任。它是湖南经济最发达、人口最聚集、城市最集中的河流,湖南简称为“湘”即取意于此。湘江,年均径流量在长江各支流中名列第二,河长近千公里,在长江支流中位列第七,足见它在中国江湖中的地位与作用。不过于我来说,她在短短百年间以曾经“漫江碧透”“鱼翔浅底”之身,沦落为“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以及往后的激浊扬清,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真谛,诠释着河流对于人类的伟大意义。 激浊 在我一生中最早受到的自然地理教育中,湘江的源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的海洋山,北流至兴安县分水塘与灵渠汇合,称湘江。2010年我首次与湖南新闻界的几个记者朋友造访兴安县,我们在湘籍著名书画家黄永玉手书的“湘江源”前合影留念,现在每每翻看这张照片,我都有岁月匆匆、恍如隔世的感觉,那时散发青春光泽的脸庞转眼间就长满了皱纹;2011年湖南省人大组织“保护母亲河·妙盛湘江行”湘江全程漂流大型环保公益活动,作为这次活动的参与者,我们乘着皮艇从湘江源头顺流而下,河水打湿了我的衣裳,浸润着我的心脾。灵渠巧夺天工的铧嘴分水构造,我一直都记忆犹新。兴安县同样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灵渠不远处1934年底的湘江战役旧址。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战斗,由于国民党决计将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采取四道防线从天上到地下围追堵截,使得红军战士血染湘江,以致时人有过“十年不饮湘江水,三年不食湘江鱼”的惊悚与叹息,革命的火种差一点就此熄灭。绝处逢生的中国工农红军通过此后不久的通道转兵和遵义会议,改变长征行进方向,重新确立革命路线,才有了中国人民的新生。这也使我一直深悉湘江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 2013年一则《湘江源头,为何误传千年》的报道颠覆了我先前对湘江源头的认知,这条新闻称:湖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表明,湘江源头在湖南省蓝山县紫良瑶族乡,具体发源地在位于该乡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狗岭,这一新发现已得到国务院水利普查办和水利部的权威认定。三年后“绿色卫士下三湘”环保公益活动在蓝山县举办,我来到蓝山县对新确定的源头进行探访,家住蓝山县紫良瑶族乡竹林村的60多岁老人李业贵讲述了自己保护湘江源的故事。自2001年从板塘库区移民搬迁后,他与老伴两人便成为湘江源头的忠实守护者,日日夜夜在湘江源头核心保护区域协助巡防。不过,随后我到源头野狗岭一带访问时,对那里依靠炒作“湘江源”大肆进行的过度开发深感失望,源头地带被开挖出大片的隙地,多处客栈等旅游设施在建设当中,在我看来,当时所谓的开发就是破坏,这也说明,在中国倡导“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绝对有着十分深刻明晰的现实意义。接下来几年,蓝山县陆陆续续传来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消息,如非法开矿、广东跨境过来的固体废物非法转移等等。后来的情况好了很多,2018年6月29日,时任湖南省委书记的杜家毫在这里双手捧起源头活水连喝三大口的新闻照片广为传播,此时全国上下正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于两个月前在岳阳提出的“守护好一江碧水”倡议,而湘江正是从岳阳经洞庭湖汇入长江。 关于湘江源头,不管我们持先前的广西海洋山正源说,还是后来的蓝山野狗岭说,潇水和湘水都会在永州境内萍洲书院汇合,湘江流到这里,河面已经有了足够的气度,妩媚了许多,也宽阔了许多,她在这里从容地深呼吸,与两岸青山做过一次长谈后,决定在这里孕育湘江干流上首个文化道场。萍洲书院始建于1739年,那时正是清朝乾隆盛世,因此书院建得十分气派。我在多年前的一次大水过后到访过这里,洲滩上倒伏的粗大树木还没有来得及清理,树枝上挂满洪水冲刷过来的淤泥和杂草,但我对那里甘甜清冽的江水记忆十分深刻,很自然地想起柳宗元“非是白苹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之类的诗句。公元805年宋永贞革新失败后,作为革新派头面人物之一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并在这里写下著名的“永州八记”。在宋朝画家宋迪的“潇湘八景图”中,此处的“潇湘夜雨”位列潇湘八景之首,湘江的诗情画意和源远流长的文脉在源头已经铸就。 P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