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1937年7月7日发生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作者追寻历史的足迹,以翔实、生动的口述史料为依据,汲取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将卢沟桥事变放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观场景之中,既有宏大历史波澜的展示,又有中日双方亲历者细节的描述,还发掘最新资料进行史实微观考证,佐以遗址遗迹、诗歌文学,多种形式的立体呈现卢沟桥事变发生的背景、经过及影响。本书充分展示北平民众及全国人民大敌当前之际,不屈不挠、血战到底、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揭示卢沟桥事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标志着中国这头沉睡百年的睡狮警醒了 目录 视野 卢沟桥抗战纪实 卢沟桥抗战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亲历 七七事变前的形势/何基沣等 七七卢沟桥事变经过/秦德纯 卢沟桥事变始末/王冷斋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金振中 南苑战斗/孙家骥 北平突围的事实/刘汝珍 挥泪告别卢沟桥/洪大中 冀东保安队通县反正始末/张庆余 七七事变后实况/张克侠 不可思议的预告与事件的爆发/〔日〕今井武夫 谈“通州事件”/〔日〕森岛守人 史事 张克侠“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计划 日本所谓的“扩大派”与“不扩大派”的争执 二十九军撤离与张自忠善后 北平沦陷前的最后一击 七七事变后北平市委的情况/李常青 钩沉 中南海的“鸿门宴” 那天那城 卢沟桥的枪声——不解之谜 “失踪”的士兵 佟麟阁、赵登禹牺牲地考 宛平城何时失陷? 附录 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中央关于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工作方针问题给北方局的指示 驻中国步兵第一联队战斗详报第一号 链接 卢沟桥 宛平城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雕塑园 卢沟桥抗战诗歌 编辑手记/黄艳 序言 80年前的7月7日,卢沟 桥一声炮响,炸醒了沉睡 中的国人,点燃起全民族 的抗日烈火,熊熊燃烧, 波澜壮阔。人们激奋了, 局面紧张了,广大爱国之 士勇敢地站出来为民族为 军队服务,为那胜利的火 花翘首期盼,大家都有一 个共同的愿望——抵抗日本 帝国主义横暴无理的挑衅 ! “桥上睡狮今渐醒,似知 匕首已临头。”全民族的爱 国力量,聚集在抗日的大 旗之下,一浪接一浪的抗 日呼声,响彻寰宇!卢沟 桥畔的官兵发出了“宁为战 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呐喊 ,这也是全国人民的呐喊 !从此,全国各族人民不 分党派,不分阶级,不分 阶层,纷纷义无反顾地投 入到保家卫国的滚滚洪流 中,筑起了捍卫中华民族 的钢铁长城。八年国殇, 一朝涅榘,中国人民终于 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 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 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 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 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 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 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 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 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 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 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_ 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 大精神动力。 战争的硝烟已然散去, 但中华儿女用鲜血换来战 争胜利的历史将永载史册 ,抗战精神将薪火相传。 80年过去了,卢沟桥的石 狮仍在诉说着往事,卢沟 桥的炮声依然回荡在耳畔 。牢记历史,警钟长鸣。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 望未来。如今,我们已经 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更应 该时时牢记那段屈辱历史 孕育的伟大抗战精神,牢 记自己肩上的重任,砥砺 精神意志,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 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