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五大部分14章,对网络金融的用户行为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用户的行为偏好研究。探究了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用户支付方式、支付工具、支付金额、支付场景等方面的偏好选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线购物场景下用户下单未付款行为的前因变量。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用户的感知风险研究。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用户感知风险的构成元素及其相互关系,并探究了财务风险、心理风险和社会风险这三类主要风险因子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风险类型的应对策略。 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及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了影响用户采纳移动支付产品或服务的各项因素,同时探究了用户持续使用同一产品或服务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助于移动支付服务商吸引新用户、留存现有用户的服务改进策略。 移动支付用户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考虑到用户满意对于用户体验及使用行为的直接影响,分析了影响移动支付用户满意的各项因素,并从实践角度出发,为提升移动支付用户满意建言献策。 移动理财用户使用意愿及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了移动理财平台用户使用意愿及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特别地,考虑到游戏化设计在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中越来越普遍的应用,探究了游戏化设计对移动理财App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作用。 网络借贷用户使用意愿及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了在线旅游代理平台上用户对于信贷出行的采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由于近期信贷平台风险事件频发,关于P2P网络借贷的负面舆论层出不穷,本书进一步探讨了负面信息对用户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作用。 众筹价值共创中投资方的参与意愿研究。众筹价值共创作为一种特殊的借贷模式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基于投资方视角探索了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价值共创众筹项目成功率的策略启示。 作者简介 袁勤俭(1969—),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会评和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江苏省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网络用户行为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撰写专著、译著、教材20余部;荣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学术奖励20余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 目录 第一部分 概述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2 网络用户金融行为研究综述 2.1 移动支付相关研究 2.2 网络理财相关研究 2.3 P2P网络借贷相关研究 第二部分 互联网金融用户行为与感知风险研究 3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用户支付行为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模型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讨论 3.5 结论与启示 4 消费者在线购物中下单未付款影响因素研究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模型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讨论 4.5 结论与启示 5 互联网金融感知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支付宝为例 5.1 感知风险构成因素研究 5.2 感知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5.5 结论与启示 第三部分 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与满意度研究 6 移动支付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微信支付为例 6.1 研究假设 6.2 研究模型 6.3 数据处理与分析 6.4 结果讨论 6.5 结论与启示 7 移动支付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7.1 研究假设 7.2 研究模型 7.3 数据处理与分析 7.4 结果讨论 7.5 结论与启示 8 移动支付用户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支付宝为例 8.1 研究假设 8.2 研究模型 8.3 数据处理与分析 8.4 结果讨论 8.5 结论与启示 第四部分 移动理财用户使用意愿研究 9 移动理财平台投资者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 9.1 研究假设 9.2 研究模型 9.3 数据处理与分析 9.4 结果讨论 9.5 结论与启示 10 游戏化设计对移动理财App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 10.1 研究假设 10.2 研究模型 10.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0.4 结果讨论 10.5 结论与启示 11 移动理财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余额宝为例 11.1 研究假设 11.2 研究模型 1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1.4 结果讨论 11.5 结论与启示 第五部分 网络借贷用户使用意愿研究 12 在线旅游代理(OTA)平台信贷出行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12.1 研究假设 12.2 研究模型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2.4 结果讨论 12.5 结论与启示 13 负面信息对P2P网络借贷平台贷方持续使用意愿的影响研究 13.1 研究假设 13.2 研究模型 1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3.4 结果讨论 13.5 结论与启示 14 基于投资方视角的众筹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研究 14.1 研究假设 14.2 研究模型 1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14.4 结果讨论 14.5 结论与启示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1 附录7—2 附录8 附录9 附录10—1 附录10—2 附录11—1 附录11—2 附录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