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介绍了西南天山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分析了西南天山晚古生代和中新生代变形特征以及中新生代山体隆升-剥露-解体过程;开展了岩浆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西南天山晚古生代构造-岩浆作用历史:通过典型金锑、铅锌和铁矿床解剖,确定了西南天山优势矿产的主控因素,建立了典型矿床的构造-成矿-控矿模型,提出了我国西南天山深部找矿潜力巨大,隆升与剥蚀的差异是造成所谓“大矿不过国界”的主因等新认识;总结了区域优势矿产成矿规律,划分了成矿亚带,圈定了找矿靶区,并通过物化探勘查验证,取得了找矿新进展。 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可供从事区域地质矿产勘查、区域成矿学和构造地质相关工作的科研、教学及生产人员,特别是从事新疆及中亚邻区地质矿产研究的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西南天山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层 1.2 区域构造特征 1.3 区域岩浆岩 1.4 区域遥感特征 1.5 研究区矿产资源特征 第2章 西南天山成矿地质背景综合分析 2.1 西南天山构造变形特征 2.2 西南天山岩浆活动及其年代学研究 第3章 西南天山典型矿床解剖研究 3.1 概述 3.2 西南天山造山型金锑矿床 3.3 柯坪断隆铅锌、铁矿床 第4章 西南天山优势矿产成矿规律及找矿模型 4.1 矿产控制因素分析 4.2 境内外矿床对比分析 4.3 找矿模型 第5章 找矿预测及其靶区验证 5.1 成矿区带的划分及找矿靶区的圈定 5.2 找矿靶区评价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研究进展 6.2 研究成果应用取得的社会效益 6.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