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萧伯纳传(精)/启真文学家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澳)A.M.吉布斯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萧伯纳,爱尔兰剧作家和批评家,1925年“因为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以擅长幽默与讽刺闻名于世。萧伯纳研究专家吉布斯的这本传记是一本有深入研究的权威之作。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传记中,作者探讨了萧伯纳的童年、他的爱尔兰人的身份、他与几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婚姻、政治观点以及他的有争议的创造进化论思想。吉布斯利用之前未公布的材料,包括萧伯纳不为人知的照片和早期的素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比以往更接近萧伯纳这个隐藏在面具后面的人。
作者简介
[澳]A.M.吉布斯(A.M.G.bbs),毕业于墨尔本大学和牛津大学,悉尼麦考瑞大学的英语荣誉教授,国际萧伯纳社团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发表了诸多关于萧伯纳的书籍和文章。出版的主要作品包括:《萧伯纳:访谈与回忆》(1990),《萧伯纳年表》( 2001)等。
目录
引言
第1章 “一个朴巴式家族”:萧伯纳的爱尔兰血统
第2章 家族内幕
第3章 在都柏林成长
第4章 与汤森德的关系
第5章 寻找自我:伦敦与小说
第6章 费边主义的唐璜
第7章 针锋相对的吸引
第8章 “前程似锦的人”:评论家和“令人着迷的演说家”
第9章 在台上
第10章 成功的滋味
第ll章 剧院之战、母亲们以及自行车
第12章 一场爱尔兰人的求爱
第13章 婚姻
第14章 新世纪,“新宗教”
第15章 永远的爱尔兰人
第16章 爱德华时代的夏天
第17章 让女性投票
第18章 评论家登场,舞台右侧
第19章 一场外遇,一个死亡,以及一次胜利
第20章 末日大决战,以及“无情的笑声”
第2l章 智者、圣人,以及轻佻女郎
第22章 去往巴韦诺之路:危险的暖昧
第23章 世界旅行者和乡村绅士
第24章 最后的繁荣以及银幕的召唤
第25章 “一个熠熠发光的人”:最后的岁月
注释
致谢
索引
序言
这本新的关于萧伯纳生
平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源
自一种令人情不自禁的好奇
和迷恋。这种好奇和迷恋,
也如出一辙地驱使着A.s.
拜厄特小说《占有》
(Possession)中的那几位主
人公——该作品讲述的也是
对身世之谜的探究。由于从
学生时代开始便对萧伯纳的
作品很熟悉,又写了许多关
于他生活和事业诸多方面的
其他书和文章,我渐渐执着
于想要通过传记研究来把握
他的内心生活和性格。而这
类研究所涉及的材料庞杂得
令人生畏。在萧伯纳漫长的
一生中,他写了超过50部戏
剧和短剧,5部小说以及若
干短篇故事。据估计,他一
生所写的书信超过25万封,
这些书信至今还在以各种特
集的形式出版,作为对丹·H
.劳伦斯编的4卷本书信集
的补充。他给自己和别人作
品写的序言、他的音乐和戏
剧评论、书评以及他的自传
性文学作品经出版后呈现在
各种不同的卷宗里。还有他
那些非戏剧的作品,诸如政
治短文以及《关于战争的常
识》一类的辩论作品,同样
也有很多卷。他投给文学期
刊的稿件成千上万——这样
的文章数量足够填满许许多
多学者的履历。萧伯纳除了
这些已出版的作品之外,还
有大量与传记研究相关的未
出版的材料,分别散布在英
国、美国,还有加拿大的各
种机构中。与萧伯纳有关的
琐碎藏品几乎在世界上的每
个角落涌现。本书研究所用
到的一些材料就是在一所私
人住宅里找到的,宅子属于
萧伯纳某个叔叔的后代,位
于澳大利亚南海岸边、靠近
南极的塔斯马尼亚岛上。
研究对象之庞杂并不是
从事萧伯纳传记学研究的唯
一困难。让我们援引另一位
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蝇
王》中的一个经典故事来说
明。一群男学生被一起困在
了一个荒岛上,他们在没有
成年人的情况下制定出了一
个办法——他们相互传递一
个被称作“海螺”的巨大贝壳
,借此来掌控他们关于自己
处境和规划的初期讨论。任
何人只要持有海螺,就有权
发言并不被干扰。只要是和
他生活相关的故事,萧伯纳
一生中都竭尽全力保证那个
传记的海螺始终紧紧握在自
己手中。甚至是在他93岁时
出版的那本名叫《十六张自
画像》的自传文集中,他依
旧顽强地设法掌控与自己有
关的故事。该书的最后几章
中,有一章叫作“传记作者
渗误的修正”。19世纪90年
代及20世纪初期,在萧伯纳
开始逐渐成为文学与知识分
子圈子的名人时,他便开始
通过写自传文章和取诸如“
我,及我所想”这样引人注
目的标题给关于萧伯纳的故
事牢牢地打上萧伯纳的印记
。阿齐博尔德·亨德森和赫
斯基斯·皮尔逊所著的早期
萧伯纳传记在许多方面都仅
是萧伯纳自传的代笔,这些
作品的主要构成都来自萧伯
纳所提供的大量资料。“有
关萧伯纳的最佳权威是萧伯
纳”。,这位剧作家对阿齐
博尔德这样说道;但就算是
受到萧伯纳如此大影响的亨
德森也开始意识到,他这位
主人公所说的话并不是句句
都可以相信的。萧伯纳关于
自己人生的叙述,特别是关
于自己早年的叙述,往往被
那些研究他的主要传记作家
不加鉴别地采用,此外他们
还对其添枝加叶、大事渲染
。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
海螺传递开来,让那些来自
过去的其他人的声音讲述萧
伯纳的人生以及与之相关的
方方面面。
萧伯纳漫长的一生和其
产量非凡的职业生涯为其传
记研究带来了广泛的研究途
径。正如人类知识的其他各
种形式,传记学研究也不会
静止不动、一成不变。就在
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新的资
料仍在通过我自己与他人的
研究不断显现。随着知识、
文化、社会史的不断变化,
审视现存传记研究的新方式
也自然涌现。这个研究在阐
释萧伯纳一生和其人生主调
时,方法上与早期阿齐博尔
德·亨德森、赫斯基斯·皮尔
逊、圣约翰·欧文以及迈克
尔·霍尔罗伊德。的传记作
品已大相径庭。本书广泛地
借鉴了之前未出版和被忽视
的材料,从根本上挑战那些
关于萧伯纳的现有看法,并
以全新的事实和概念为基础
去塑造这个男人的肖像。
《萧伯纳传》呈现了一
个完全修正后的关丁萧伯纳
家庭背景、其所受教养的描
述——尤其是关于他父母的
性格和他们早期的婚姻生活
——并首次指出了一些在他
的都柏林童年时代中,对他
成长造成关键影响的人和事
。他对待性与自身性事的态
度、他的感情生活和心理构
成,本书也进行了重新考察
,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比
起以往的传记,对他一生中
与诸多女人的关系——包括
许许多多与他有着亲密关系
的女性朋友和情人——还有
这些女人对于他创作的影响
方面,本书也做了更加完整
的研究。本书从新的角度研
究了许多主题,包括他在改
变维多利亚时期社会性别观
念方面所做的贡献,还有他
如何通过文学创作,参与了
男女关系新范例、新的戏剧
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将两者
从19世纪理想和传统的束缚
和错觉中解放出来的过程。
结合他人生其他方面的背景
,对他的政见、他对创造进
化论的“信仰”(如他自己所
称)、他对爱尔兰和自己的
爱尔兰背景以及爱尔兰人身
份的态度,本书也进行了细
致入微的考察。
本次研
导语
《萧伯纳传》呈现了一个完全修正后的关丁萧伯纳家庭背景、其所受教养的描述——尤其是关于他父母的性格和他们早期的婚姻生活——并首次指出了一些在他的都柏林童年时代中,对他成长造成关键影响的人和事。他对待性与自身性事的态度、他的感情生活和心理构成,该书也进行了重新考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比起以往的传记,对他一生中与诸多女人的关系——包括许许多多与他有着亲密关系的女性朋友和情人——还有这些女人对于他创作的影响方面,该书也做了更加完整的研究。该书从新的角度研究了许多主题,包括他在改变维多利亚时期社会性别观念方面所做的贡献,还有他如何通过文学创作,参与了男女关系新范例、新的戏剧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将两者从19世纪理想和传统的束缚和错觉中解放出来的过程。结合他人生其他方面的背景,对他的政见、他对创造进化论的“信仰”(如他自己所称)、他对爱尔兰和自己的爱尔兰背景以及爱尔兰人身份的态度,《萧伯纳传》也进行了细致人微的考察。
书评(媒体评论)
吉布斯的传记有个巨大
的优点:尽可能让事实说话
。如果在未来很多年内,人
们都选择这本不言自明的萧
伯纳传记的话,我是不会感
到惊讶的。相比于其他传记
作家花费精力去证明事实的
发生,这种以有趣的叙事来
展现无可争辩的事实的方式
,更能说服读者这就是事实
的真相。
——理查德·迪特里希,
国际萧伯纳协会主席
吉布斯对桀骜不驯l的萧
伯纳的一生的陈述恰如其分
。吉布斯将自己宝贵的新信
息建立在坚实且合理的解释
之上,而这些又为学术性的
“萧伯纳研究磨坊”提供了重
要的粮草。更好的是,吉布
斯活泼的文风和引人入胜的
描述,使得这本萧伯纳传记
读起来跟萧伯纳自己的作品
一样令人愉悦。任何萧伯纳
迷都会喜欢读这本书的。
——迪尔德丽·贝尔,美
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家(《
塞缪尔·贝克特传》)
精彩页
萧伯纳不落俗套地降生到这个世界,正如他注定要以这样的方式生活在其中一样。在一场艰难的臀位分娩之后,萧伯纳出生于1856年7月26日的一个星期六,是谷物商人乔治·卡尔·萧绅士和业余女高音主唱、(后来的)职业音乐教师露辛达·伊丽莎白(“贝茜”)的第三个孩子,也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他是由都柏林峡谷产科医院的专家约翰·林兰医生接生的,接下来的星期一,他的父母在《桑德斯简报》和《每日广告报》。上刊登了孩子出生的消息。母子俩在体格上都十分强健。贝茜·萧活到了83岁,在晚年几次中风之前,她几乎没有生过病。而她的儿子也几乎一直很健康;在英国赫特福德郡阿约特圣劳伦斯的一个小村庄的家里去世时,他已经度过了自己94岁的生日。萧伯纳不喜欢自己名字中的乔治,于是习惯性地在正式签名时把名字写作G.伯纳德·萧。1890年他开始在自己为《世界》写的音乐评论中使用首字母GBS署名;随着他作为剧作家和社会批评家而声誉日盛,首字母成了他在世界范围内辨识度极高的署名。
他的出生地是都柏林辛格街上段3号的萧家住宅,后来市政当局决定废除这条街上段、中段、下段的区分,这里就被改为辛格街33号了。这栋坐落于一行阳台连排房屋中的三层住宅,是在卡尔·萧于1852年婚后一家人搬来居住前不久才修成的’。尽管这里在当时位于城区边缘,是新近住宅开发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从住所走到都柏林城中心仅需15分钟左右,去圣·斯蒂芬绿地、三一学院、国会,以及国家图书馆和美术馆都很便捷。美术馆于1854年隆重开业,适时成为萧伯纳在爱尔兰成长时最常去的地方之一。与萧伯纳的爱尔兰同胞奥斯卡·王尔德长大的地方梅里逊广场(18世纪中叶开始,这个住宅区就吸引了许多都柏林的社会精英)不同,辛格街并不是个十分时髦的地段。18世纪都柏林一些与众不同的小区建筑所具有的那种典雅,并没有在这个一个世纪后修建的、平平无奇的半独立住房街区得到再现。在1930年写给弗兰克·哈里斯的信中,萧伯纳这样描述自己的出生地:“房子的地下室里有一个厨房、一个佣人的房间和一个食品储藏室。一楼有一个会客室、一个育儿室,以及一个‘回房’——作为我父亲的穿衣间使用,后来我长到不能和两个姐姐一起睡在育儿室的年纪的时候,这里就成了我的卧室。楼上是起居室和最好的卧室;就这么多。”。
萧伯纳出生的19世纪下半叶,爱尔兰经济滞后,充斥着宗派与政治冲突,并且饱受极度僵化的、社会分化严重的阶级制度之害。贫穷与道德沦丧随处可见,尤其是在都柏林这个过度拥挤的城市的贫民窟里。萧伯纳早期小说《未成熟》中有一个角色这样说过:“我讨厌爱尔兰。它是地球上最迟缓,与自己的时代最有隔阂、最过时、最令人憎恶的势利之地。”这部小说对这个国家的观点并不仅限于此,但它确实谈及了19世纪爱尔兰所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此外,这种观点也符合萧伯纳本人对祖国的大致看法。在萧伯纳出生的几年前,万国博览会在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丈夫阿尔伯特王子的赞助下在伦敦举行。展览上有各式各样的奇妙发明,还有各种彰显工业革命的成果所带来的发达和进步的展品。这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实力展示,来自正逐渐成为一个广袤帝国之中心的国家。当然,工业革命的巨大代价是随之而来的人类苦难,但它确实成了经济与政治力量的引擎。由于对工业革命的参与十分有限,爱尔兰落后了。从某些方面来看,它简直就像是帝国一个被忽视的边远村落,有着与不列颠殖民地相似的附属国和集权专制国的一些特征。
爱尔兰那时在文化、经济以及政治方面是一潭死水,在19世纪下半叶的那几十年间,这个小国家能诞生出4位后来在现代文学和戏剧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家,简直就是奇迹。奥斯卡·王尔德出生于1854年,比萧伯纳早两年;而比萧伯纳早两年获诺贝尔奖的W.B.叶芝,出生于大约10年后;1882年,从文学形式上改革了小说的人——詹姆斯·乔伊斯也出生于他短篇故事中一个人物所形容的“亲爱的、肮脏的都柏林”’。不过,“亲爱”这个词永不会被萧伯纳用在任何他对自己家乡城市的描述中。这4位作家,实际上都是在都柏林出生的,不过叶芝早期与斯莱戈郡迷人的田园风光有着更紧密的关联,这方面的记忆,正如他在一首广为人知的早期诗歌中所说的,一直留存“在心灵的深处”。萧伯纳直到10岁才第一次为爱尔兰的风光着迷,当时他家搬到了都柏林城外,在多基的海边住了一阵子。
爱尔兰在这4位作家看事物的方式上和他们的作品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不过,他们也都对这个国家持有反对和批判的看法。为了实现文学上的抱负,他们都被迫离开爱尔兰,投身于伦敦或欧洲更加辽阔的文化潮流之中。即使是与另外三个人相比,对爱尔兰有更强烈牵挂的叶芝,成年后也是在伦敦写出了一些最具鲜明个人色彩的爱尔兰诗歌。渴望将自己从爱尔兰流放从而得以实现自我,这一点在爱尔兰小说家乔治·摩尔的自传作品《欢迎与再会》(1911-1914)中被生动地描绘出来,他在书中写到,在创作《野鹅》时,他认为,“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