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社会精英的后代上“好大学”的几率是否远高于贫困甚至普通家庭的孩子,是观察社会阶层固化现象的重要指征之一。 日本社会的贫困率在经合组织各国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 日本儿童的贫困率也逐渐上升,2000年已达到14%。 摆脱了绝对贫困后,“贫困”是指一种生活水平—即使存在社会差距,任何人的生活也都不应该低于这一水平。 作者认为,社会不应该容许“贫困”的存在。 “不应该容许”是一种价值判断。很多人认为,“所有的孩子,只要本人有愿望、有能力,就应该享有接受大学教育的权利”,可也许有人不这么想。因此,“贫困”的定义,就是“怎样看待社会应有的样态”这样一种价值判断。 本书讨论的是在“不应该容许”的生活水平下生活的儿童的事情。 本书研究了相关的重要领域:家庭、“学历社会”、“儿童的必需品”和社会政策,等等。 书中使用了不少专业术语和统计描述,因为“没有感情”的数字拒绝廉价的同情和浮华的表态,最能说明问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生长在贫困家庭 第一节 为什么贫困是个问题 第二节 贫困的连锁效应 第三节 生长在贫困家庭 第四节 儿童贫困是政策课题 第二章 测算儿童的贫困 第一节 儿童贫困的定义 第二节 日本儿童的贫困率高吗? 第三节 贫困的都是什么样的儿童 第四节 日本儿童贫困的现状 第三章 为了谁的政策——检视政府的对策 第一节 从国际视角看日本政策的现状 第二节 儿童对策的菜单 第三节 儿童贫困率的逆转现象 第四节 消解“逆向功能” 第四章 被逼迫的母子家庭中的儿童 第一节 母子家庭的经济状况 第二节 母子家庭中儿童的成长 第三节 对母子家庭的公共援助——政策都做了些什么 第四节 不是“母子家庭对策”,而是“儿童对策” 第五章 学历社会与儿童贫困 第一节 处身于学历社会 第二节 “意识差距” 第三节 义务教育再思考 第四节 为实现“最低教育保障” 第六章 思考儿童的“必需品” 第一节 应该给予所有儿童 第二节 儿童的剥夺状态 第三节 贫乏的贫困观 第七章 面向“儿童对策” 第一节 把儿童的幸福作为政策课题 第二节 “面向儿童贫困为零的社会”的11个步骤 第三节 几个处方 第四节 需要的不是“少子化对策”,而是“儿童对策”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序言 大多数日本人对“儿童茁壮成长的理想家庭 ”的印象, 绝不是富人家庭,而是即便贫穷,家人的依 赖关系也很紧密 的温暖而幸福的家庭。我们很容易想到的就 是这样的家庭。 《海螺小姐》中的矶野家、《樱桃小丸子》 中的樱家、最近因 吉永小百合扮演温暖的母亲角色而成为话题 的电影《母亲》 (山田洋次导演,2008年)中的家庭,等 等,哪一个都绝对 不是富裕的家庭。电视剧和小说给人的印象 反倒是,富人家 庭中人际关系比较淡漠,子女在成长过程中 往往遭遇不幸。 《樱桃小丸子》中的花轮家,虽然是管家“ 秀大叔”用豪华轿 车接送孩子上学的家庭,但与其相比,三代 人一起围着圆桌 边看电视边吃橘子的樱家看起来更幸福。矶 野家和樱家都是 “普通家庭”,一般来说,只要在“普通家 庭”中长大,现代 日本的孩子通常都会被认为是幸福的。 儿童的贫困1。indd12021/4/14星期三15 :41:01 说到有关儿童的社会问题,人们都会谈论到 严峻的应试 大战带来的精神压力、对接连不断开发出来 的游戏的沉迷及 互联网的不良影响等,都是些与孩子所在家 庭的经济状况无 关的问题。甚至有这样一种氛围,认为这些 问题更多地发生 在富裕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把日本儿童长期面临的经济 状况看作社 会问题,成为一种禁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日本是“总中 流”社会这种思维在作怪。很多人相信,虽 然现实中有在儿 童福利设施中长大的孩子,也有在领取最低 生活保障家庭中 长大的孩子,但是这些孩子是极少数的特例 ,日本大多数儿 童都已远离“贫困”。同时,人们还认为, 虽然多少有些差 异,但所有儿童都能接受相应的教育,只要 有能力和热情, 就能在社会上获得成功。 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 意识到日本 是“格差社会”1①,于是,“一亿总中流 ”之说变成神话。在这 种情况下,2006年7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 织(经合组织, ①格差:日文名词,指差异、不平等、贫富 差距;格差社会即社会阶层差 距巨大或者越来越大的社会,也译作差距社 会。本书将根据具体情况分 别使用“格差”和“差距”两种译法。—— 编者 2 儿童的贫困1。indd22021/4/14星期三15 :41:01 OECD)在《对日经济审查报告》中指出, 日本的相对贫困率 在经合组织各国中仅次于美国,位居第二。 这给日本带来了 很大冲击,媒体也多方报道。也就是说,日 本的贫困得到了 “公认”。已经习惯了将“格差”一词用于 日本社会的普通民 众,也对于将“贫困”一词用于日本感到震 惊。 如果成人社会存在格差,那么,依赖大人收 入生存的孩 子之间当然也会产生格差。上述经合组织报 告也对儿童的 贫困率发出了警告,指出:①日本儿童的贫 困率逐渐上升, 2000年达到14%;②这一数值高于经合组 织各国的平均值; ③母子家庭的贫困率更为突出,尤其是母亲 工作的母子家庭 贫困率更高。经合组织指出的这些问题,很 多研究人员都做 过介绍。2007年初,在野党在国会提问中 提及此事,同年年 末提出《儿童补贴法案》,政治上的动作也 逐渐显著。面向普 通民众,2008年5月《东洋经济周刊》组织 发表了以“儿童 格差”为题的专集(东洋经济新报社, 2008年5月17日)。 “儿童”与“格差”终于被媒体摆放在一起 进行报道。这在我 们长期从事贫困研究的研究者当中,被理解 为一件划时代的 事情。此后,《钻石周刊》也在同年8月刊 发了题为“格差世 袭”的专集(钻石社,2008年8月30日)。 导语 一般认为日本是富裕的发达社会,且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较小,但作者得到的统计数字并不如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社会的“格差问题”越发严重。作者尤为关注“儿童”(5-18岁)的贫困问题,从政府政策、母子家庭、学历社会(教育)等多个方面对日本社会存在的“儿童贫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详细的描述(并由对儿童问题的描述旁及日本社会结构深层存在的种种缺陷),在可能的范围内提出了一定的对策。从这样的社会问题研究著作中,中国读者更能看到日本社会光鲜表面下的种种真实状况,这是深入了解一个外国社会的不错的切口。 后记 1998年2月,新宿车站西口的“纸箱村”消 失了。直到 数周前,这里还是“纸箱房”搭建起来的“ 村子”,有超过 200名无家可归的人在这里生活,躲避寒冷 和危险。建在东 京都新中心的正中央,而且是东京都厅脚下 的这个“村子”, 把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存在的“贫困”摆在 了市民面前。住 在这里的人们没有屈服于政府多次“强行拆 除”的危机,为 守护最后的生活场所进行了拼命的“斗争” 。 可是,迫于火灾的厄运和“自主拆除”这一 最大限度可 供选择的方案,某一天,村子突然消失了, 那里成为被挡板 围住的了无生气的空间。 对于这个不协调的空间,行人就像什么都没 发生过一样, 看都不看一眼就走过去了。很多人在此生活 过这一事实,没 有留下任何痕迹。就这样,虽处在社会底层 但仍竭尽全力生 儿童的贫困1。indd2532021/4/14星期三 15:41:12 活的他们的“生”被忘却了。 现在的社会,把“贫困”作为“丑恶之物” 赶到看不见 的地方,用“自我责任”这种解释让人们说 服自己,甚至把 它排除到意识之外。我伫立在挡板前,一动 不动。可以说, 我贫困研究的开端就在这里。 我想收集数据,让更多的人理解日本贫困的 现状。这就 是我的研究主题。 从那之后过去了10年,这本书将要出版了 。在此期间, “格差社会”一词用起来已理所当然,进入 2008年以后“贫 困”“穷忙族”等词也随处可见。这也许表 明,“贫困”作 为社会问题正在被人们所认知。另一方面也 说明,“贫困问 题”越来越严重了。但是,正如“格差争论 ”业已平静所表 明的那样,“贫困争论”也有可能在没有实 质性政策转换的情 况下,以一时的热闹而告终。对于“格差” 和“贫困”,仅 以“上流”“下流”“胜者”“败者”这种 形式贴标签,用一种 “游戏”般的关心来讲述,“贫困”和“格 差”也会和新宿西 口的无家可归的人们一样,不知不觉就“看 不见”“说不着” 了。这不是因为消除了“贫困”和“格差” ,而是因为社会看 它们看得厌倦了,不再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