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储热材料及应用》是“先进化工材料关键技术丛书”的一个分册。 储热技术是指以储热材料为介质将热能储存并在适当时候予以释放和利用的技术,在太阳能热利用、工业与建筑节能、电子器件及动力电池热管理以及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储热材料作为其关键介质,是储热技术应用的核心。本书以相变储热材料为重点,介绍了高性能相变储热材料的制备、热物性调控及其相关应用技术。共分为储热材料制备和储热材料应用上下两篇共12章。内容包括:绪论、有机/无机定形复合相变材料、无机/无机定形复合相变材料、有机/聚合物定形复合相变材料、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模型、相变微胶囊与相变料浆、相变材料乳液、储热材料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储热材料在动力电池热管理领域的应用、储热材料在电子散热及热防护系统的应用、储热材料在生物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储热器在热泵及太阳能领域的应用。 《储热材料及应用》可供化工、能源及材料等专业领域的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作者简介 张正国,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中国化工学会储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热能高效储存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8-2022)。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期刊副主编,《高校化工学报》《化工进展》《储能科学与技术》等期刊编委。1990年6月,获四川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3年6月和1996年6月,分别获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日本九州大学访问学者。2015年1月,日本北海道大学访问教授。主要从事传热强化与相变储热技术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以及军工项目等。在能源、化工领域主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170多篇,其中1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指数54、引用次数10029(Google学术搜索)。强化传热与相变储热技术的研究成果在石化、化工、制冷等过程工业及军事装备中实施应用,获广东省、救育部及行业协会科技奖励一、二等奖5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储热材料的性能要求 第二节 显热储热技术与材料 一、显热储热原理 二、显热储热材料及其应用 三、显热储热技术的优缺点 第三节 相变储热技术与材料 一、相变储热原理 二、相变材料的关键物性参数 三、相变材料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四、相变储热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领域 第四节 化学反应储热技术与材料 一、化学反应储热原理 二、化学反应储热材料 第五节 储热技术对比及相变储热材料发展趋势 一、三种储热技术对比 二、相变储热材料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上篇 储热材料制备 第二章 有机/无机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第一节 定形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概述 第二节 二氧化硅基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一、RT28/气相二氧化硅复合相变材料 二、蓄冷用十二烷/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复合相变材料 三、癸酸-棕榈酸-硬脂酸三元共晶混合物/纳米二氧化硅复合相变材料 第三节 膨润土基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第四节 膨胀石墨基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一、石蜡/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 二、癸二酸/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 三、甘露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 四、导热系数增强型有机/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无机/无机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第一节 水合无机盐的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一、水合无机盐/改性膨胀石墨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二、水合无机盐/膨胀珍珠岩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三、光固化聚合物包覆的水合无机盐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四、胶黏剂封装的水合无机盐/氮化碳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第二节 熔盐的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一、LiNO3-KCI/膨胀石墨复合相变材料及热物性和腐蚀性 二、新工艺制备膨胀率低且均匀性好的熔盐/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块体材料 三、高导热系数MgCl2-KCl/膨胀石墨/石墨纸复合相变块体材料 第三节 金属合金的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一、金属合金的定形复合相变材料概述 二、低熔点金属/膨胀石墨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有机/聚合物定形复合相变材料 第一节 有机/聚合物定形复合相变材料概述 第二节 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基复合相变材料 一、石蜡/SEBS复合相变块 二、温致变色OP10E/SEBS复合相变油凝胶 第三节 中空纤维基复合相变材料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模型 第一节 分形计算模型 一、分形模型基本参数 二、A型分形结构单元 三、B型分形结构单元 四、分形单元的特征参数对预测值的影响 五、分形单元的构造形式对预测值的影响 六、分形模型可靠性验证 第二节 高度简洁的各向同性双参数模型 一、传统多组分材料导热系数模型 二、双参数各向同性导热系数模型 第三节 基于控制热阻的各向异性模型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相变微胶囊与相变料浆 第一节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一、原位聚合法 二、界面聚合法 三、复凝聚法 四、溶胶-凝胶法 第二节 纳米石墨改性聚合物壁相变微胶囊及其料浆 一、相变微胶囊形貌与热物性 二、离子液体基相变料浆的热物性 三、离子液体基相变料浆的集热性能 第三节 氧化石墨烯修饰纤维素壁相变微胶囊及其料浆 一、纤维素自组装法合成相变微胶囊的原理与工艺 二、氧化石墨烯改性纤维素壁相变微胶囊的形貌和热物性 三、相变料浆的热物性和光热转化性能 第四节 氧化石墨烯改性二氧化硅壳相变微胶囊及其料浆 一、二氧化硅壳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原理及工艺 二、氧化石墨烯改性二氧化硅壳相变微胶囊的形貌与热物性 三、改性二氧化硅壳相变微胶囊料浆的热物性和应用性能 第五节 纳米相变胶囊的制备及其浆料 一、聚苯乙烯壁纳米相变胶囊的制备及其浆料 二、聚合物-无机双壳层纳米相变胶囊的制备及其料浆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相变材料乳液 第一节 相变乳液用作传热流体存在问题分析 一、稳定性差 二、过冷度大 三、导热系数低 第二节 采用高分子型复合乳化剂制备稳定性好且过冷度低的相变乳液 一、制备工艺优化 二、相变乳液的稳定性、热物性和流变特性 三、相变乳液的泵送功率分析 第三节 兼具导热系数和光热转化性能提升的纳米石墨改性相变材料乳液 一、纳米石墨改性石蜡相变乳液的制备及其特性 二、纳米石墨改性石蜡相变乳液光热转化性能的优化 第四节 用于蓄冷的纳米石墨改性OP10E相变乳液 一、纳米石墨改性OP10E相变乳液的形貌与蓄冷特性 二、纳米石墨改性OP10E相变乳液的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