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与《成都街道漫步手记》《影像里的成都》共同构成冯晖的“成都手记三部曲”。这是作者在成都生活40余年,以及10年地方史研究的点滴汇聚。 古城寻踪,就是探寻与品读这座城市老城区范围内还未消失的风景,发现暗藏其中的来龙去脉与独到之处。唯有漫步,才能真正领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吃喝玩乐表层下蕴藏的厚重悠长与勃勃雄心。 本书精心规划的8条行走线路,把近百处各具特色的历史遗迹和人文胜迹串联起来,这些都是成都的精华。散文随笔、摄影作品与手绘插图的结合依旧是这位工科男个性化的呈现方式,也是“成都手记三部曲”极有趣的看点。 城市漫步是一种游览方式,也是一种文化探索,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街巷里行走,给自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尝试从平凡生活中找到乐趣。独自、安静,自由自在、自我控制节奏的城市行走,在作者看来,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 作者简介 冯晖,男,1969年出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城市纪实摄影师。致力于成都街道历史文化的研究、写作与影像记录。已出版《成都街道漫步手记》《影像里的成都》。 目录 A 环线 饮马河 西郊河 南河 府河 码头与船帮 老城墙 羊马城与英蓉城 B 北线 张家巷 北大铺盖面 西南建筑设计院办公楼 刘存厚公馆 文殊院 爱道堂 金沙庵 巴金故居 狮马路 C 中线 铁箍井街 青龙街 市三医院 平安巷 后子门 天府广场 成都博物馆 锦江宾馆 人民南路 D 南线 华西坝 黉门街 武侯祠 南郊公园 E 东一线 四圣祠街 书院西街 大慈寺 太古里 水井街 九眼桥 望江楼公园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F 东二线 贲园书库 暑袜北街 华兴街 春熙路 光大巷 龙王庙正街 G 西一线 永陵 宽窄巷子 人民公园 祠堂街 石室中学 成都图书馆 H 西二线 百花潭公园 青羊宫 四川博物院 杜甫草堂 金沙遗址 后记:我的成都手记三部曲 参考文献 序言 漫步与发现 在成都生活了几十年, 点点滴滴,如数家珍。喜欢 街头漫步,去发现这座城市 无数的小秘密,追根溯源, 由表及里,试着搞懂这古老 城市的来龙去脉与独特魅力 常在的缘由。 成都,有多巴适呢? 巴适,这是个相当笼统 、模糊的本地土语。混含漂 亮、优雅、舒适、随意、自 信等多重意味,杂糅视觉、 听觉、嗅觉和味觉各种美好 体验,有点扬扬得意又神秘 兮兮的样子。 这巴适,说不清、道不 明,却不肤浅。只有漫步其 中,才能真正领悟这座历史 文化名城在吃喝玩乐表层下 的厚重悠长与勃勃雄心。 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新的 遗产类型已被纳入《世界遗 产名录》范畴。这反映了新 的世界遗产保护趋势,表明 保护已由只重视静态遗产向 同时重视动态和静态遗产、 只重视单个遗产向同时重视 群体遗产方向发展。 城市风貌、历史遗迹、 风土人情统统都是这座城市 宝贵的遗产,我们要寻找它 们之间的关系。 本书精心规划的八条行 走线路,把近百处各具特色 的历史遗迹和人文胜迹串接 起来,这些都是成都的精华 。选择的历史点位集中在主 城区二环路范围内,重点是 护城河以内的古城区域,这 是真正意义上的老成都。唯 有漫步,才能自在地与城市 近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 蜷缩在旅游大巴里,隔着车 窗玻璃看陌生的城市,可望 而不可即的方式难以读懂一 晃而过的窗外风景。 其实,我所规划的线路 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文化线 路,不过,通过“线”把零零 散散的“点”串联起来,让城 市漫步成为一种可能,这既 提高了游览效率,又让不同 点位之间产生勾连关系。 如何让普通人的视线能 够扫描城市宏大的历史画卷 ?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 历史就是帝王将相和英雄豪 杰的传记,但真实的历史却 更像是平凡人物演绎的一幕 幕活剧。这样的微观历史, 真实直观、生动有趣,接地 气。这也是微观史学在当代 历史研究里受到关注的重要 原因。成都一游,不仅要了 解诸葛亮、杜甫和巴金,更 要了解普普通通的成都人, 以及普普通通的城市生活。 这座城市的普通人创造了这 座千年古城不平凡的历史。 成都是怎样一座城市, 这既是我思考的问题,也是 讲述故事的起因。麻将、茶 铺、火锅,这些是街头常见 的景象,但却无法完全代表 成都灵魂深处最原真的东西 。这城市既让人开心,又让 人感动,还让人思考。深度 的游走与系统的寻访,让你 发现完全不同的古城气质。 这座城市的确有点像美女, 但却无法简单地从靓丽的外 表来猜测她的身世与才情。 城市发现之旅并非只限 外地游客参与,它同样适合 新成都人和老成都人。而旅 行并不等于简单的玩耍,它 有更深的意义,时时会触动 人心。 在集火实验室——狮马路 拐弯处一座由老厂房改造而 成的文化工作室,一位从事 旧城改造和社区更新的建筑 设计师告诉我,他所做的事 情就是想让年轻人回到老城 区。偶遇知己,让人一阵欣 喜。 新成都人潘媛说,成都 变胖了。但城市规模的快速 扩大和新中心乃至多中心的 形成,让人的活动区域和日 常视域反而变得狭小和短浅 ,完整了解一座城市变得更 难。长远看,新成都也会渐 渐变成老成都,现在的古城 不就是由唐代的新城慢慢演 变而来的吗?漫步街头,其 实也是想搞清楚城市的发展 路径与演绎逻辑。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卡尔 说过,了解和研究历史的过 程,是现在和过去、今日社 会和昨日社会之间的对话过 程。对话要选择场所,而老 街旧巷就是理想的场所之一 。 城市漫步是一种游览方 式,也是一种文化探索,更 是一种生活态度。在街巷里 行走,给自己一双善于发现 的眼睛,尝试去培养对平凡 生活的乐趣。独自、安静, 自由自在,在我看来,是一 种寻找自我的方式。 城市漫步既是对城市历 史的深度解读,也是对城市 未来的反复思考。我们在享 受前人丰富遗产的同时,还 可以想想现在的成都能够给 未来的成都留下什么像样的 好东西。 我想,地球人道格拉斯· 亚当斯都敢写一本有关银河 系搭车的指南,自己为什么 不可以试试写一本城市的旅 游路书呢?王笛老师是研究 成都微观历史的专家,他写 了本《消失的古城》,我却 想在这消失的古城里发现一 些还未消失的风景。 冯晖 2020年金秋于成都图书 馆地方文献查阅室 导语 本书以随笔的方式,结合摄影、诗歌、手绘和老照片等多种形式,深度介绍成都主城区近百处历史遗迹的来历及现状,生动展现相关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和历史发展脉络。不管是成都本地人,还是想深度认识成都的游客,都可以用来参考。 后记 我的成都手记三部曲 成都图书馆六楼平日里 非常安静,看闲书的老人和 找地方上自习的学生都不会 来这里。除了大量的地方文 献馆藏资料,屋子里还有本 地民俗专家袁庭栋老师捐赠 的一大批成都历史与地方民 俗学书籍。通过图书馆的内 部网络,在这里还可以检索 到3000多张有关成都的珍 贵历史影像。 立冬,在靠窗的书桌旁 ,我写完了本书的最后一段 ,窗外的银杏叶子刚刚染上 一圈鹅黄边子,是火候恰好 的煎蛋颜色。《未消失的风 景——成都深度游手记》和 之前的《成都街道漫步手记 》《影像里的成都》构成了 我的成都手记三部曲。 多年来,我奢望写一本 书,以有趣好看的方式呈现 这座古城的历史与文化。从 20世纪80年代开始,父亲 主持编写了小学版和初中版 的乡土教材《成都历史》, 到现在已是第五次改版了。 三十多年前,学生时代的我 就是通过这套教材对成都历 史有了些浅浅的了解。 现在,心愿都融化进字 里行间。 手记到底是什么呢?其 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大概 是一种散文、随笔、论文和 非虚构写作的结合体,再添 加些照片和手绘的插图吧。 总之,算是自由写作的自我 定义。如果手记算是一种文 学体裁,那文学又是什么呢 ?彼得·汉德克是2019年诺 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认 为文学是不断明白自我的手 段。如此说来,我这些有关 成都的写作,也算是一种自 我梳理的方式,在研究和书 写城市的过程中渐渐了解自 己、不断打磨自己。 我是工科男,无论是历 史研究还是文字写作基本上 靠自己摸索,无门无派。但 是,专业人士给予我许多热 情的鼓励和帮助,我从流沙 河、袁庭栋和王笛等前辈身 上学到许多,他们都是我尊 敬的老师。父亲冯一下八十 多岁仍笔耕不辍的治学精神 成为整个家族效仿的榜样, 他对我的影响是长期熏染式 的,从基本原理上讲,和四 川煍腊肉的传统做法是一样 的。 成都手记三部曲是我与 成都时代出版社前后三次合 作的结果,对我来讲,相当 于接受了三次专题培训,受 益匪浅。在一苇书店的讲座 中,意外发现现场听众居然 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在玉林 的实体书店里安安静静地听 成都故事,大大方方掏钱买 不打折的原价图书。在麓湖 畔的寻麓书院,建筑设计师 罗立平积极推动在地文化的 研究,他让我与一帮充满理 想主义和专业精神的朋友在 湖畔结缘。而与德国摄影师 舒曼的相约同游,让我看到 了另一种打探成都的有趣方 式。微信公众号“漫成都”的 创始人王红女士给予本书特 别的关爱。在我看来,漫步 成都也算是“漫成都”的一个 组成部分,大家因这座城市 而结缘。 这些有关成都的文字有 谁会感兴趣呢?除了普通市 民和外地游客,读者中居然 有伦敦大学、四川大学等高 校建筑专业、历史专业的在 读硕士生和博士生。在他们 眼里,这是研究成都微观史 、城市空间和日常生活的趣 书。在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 的一次讲座中,听众除了历 史老师外,屋子里还坐着地 理、政治等学科的老师,他 们手里拿着《影像里的成都 》。没有想到,多年后我会 以这样的方式回到课堂。谢 谢老师们的鼓励! 本书涉及的主要点位我 都多次寻访,力求叙述准确 。其实,有不少地方我是从 小走到大。书中八幅彩色手 绘插图是极限水墨画家马千 笑老师创作的,与众不同的 作品和奇妙的技法也是他对 成都历史的个性化解读和情 感表达。我在手绘地图的过 程中,向张淮渝同学请教有 关绘画的专业知识——她是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史专 业的学生,我在川大教授摄 影课程时,她是认真负责的 班长。 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 炎疫情打乱了原本的写作计 划,搅乱了心绪。儿子原打 算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后 出国留学,提前联系好了英 国的导师。国外的疫情和形 势的不确定性,让一家人放 弃了原来的计划。经过一番 波折,儿子幸运地获得本校 保研直博的机会,关键时刻 深感还是祖国和家乡最温暖 。这样一来,孩子以后就有 更多时间和机会了解成都, 我也可以常常听他在成都话 、普通话和英语之间自由切 换。这算是本地化牵手国际 化在后浪身上的体现。我过 去常常担心,像他这样的成 都娃娃会一口标准的普通话 和流利英语,却有可能忘记 了资格的成都土话。 什么是人生有意义的事 情呢?于世为闲事,于身为 长物。明代书画家文震亨展 现给我们的是古人对精神生 活的追求和风雅气度的物化 表达。现代社会物质上应有 尽有,但精神生活依旧是不 可或缺的重要给养。对我来 讲,打算就这样把成都长物 志继续写下去,让更多的人 了解成都,爱上成都这些没 有消失的美丽风景。 冯晖 2021.3 精彩页 饮马河 选择从府河和饮马河的交汇处开始讲述护城河的故事,一是因为这里的河岸状态看起来更像是起点的样子;二是可以与合江亭两河交汇处形成一种分合之间的对比与呼应;三是此处有成都老城墙最为壮观的一段,会多一些游赏的情趣。况且,如果沿护城河走一圈,耗时太长,以这里为起点,将护城河分为西南段和东北段两部分,分段行走会感觉轻松许多。 这地方昔日是成都热闹的盐码头和烟码头,清代此地建有王爷庙。王爷庙是水运与渔业的行业神庙。成都因水而兴,自古航运发达,古之先民祭拜水神祈福安康,于是就有了王爷庙,以及龙王庙、临江寺、临江庵、江渎祠等与河流有关的庙祠。 公交车在这里有一站就叫王爷庙站。成都市区在清代曾有三座王爷庙,一座在东门外府河边的天仙前街,一座位于南门外府河边的柳荫街,还有一座就是眼前这个位置。1949年后,这里成为一片居民区,此后形成的街道被称为王爷庙街。 在王爷庙的原址,成都建工五公司修建了书香门第公寓楼。十年前,楼下有一座规模不小的书店,我常到此看书买书。父亲多年前也爱来这里,买了不少书,还记得其中有一本叫《郑和的时代》,售书章上刻有“五丁桥店”四个字。王爷庙的书店消失了好多年,不知书香门第现在是否还有书香。 河道交汇处,常见几位中年男子在钓鱼。他们大多早晨骑电瓶车和老旧的自行车来,带着装鱼的塑料桶,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远超一般的上班族。他们倚在栏杆边,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既不太远,也不会靠得太近。间隔太近,相互干扰钓鱼;太远,又不方便聊天。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河面,望眼欲穿,后颈和手臂微黄的皮肤在成都特有的阴天漫射光里泛出一点若有若无的灰黑。大家有一句没一句地摆着龙门阵,听上去都是些国际大事,虽然不着边际,但却是最好的共同话题。因为有大把大把的时间,他们会把一个问题,翻来覆去地议论,神态相当严肃,有时不免争执。在听众为他们捏一把汗的时候,他们往往会话锋一转, “快点儿拉,瓜娃子,鱼都跑球哕,假老练。”钓鱼的人住家离这里大多不远,还有的原来就住王爷庙一带,所以他们讲老成都故事,内容的准确度和可信度都远比国际大事更加靠谱一些。 与王爷庙相对的是饮马河对岸的甲府园。这座小型花园是日本甲府市捐建的——成都与甲府是友好城市。园子里有一家茶铺,甲府园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带花园的河边茶铺。我问了问价格,花茶一碗12元,不算贵。 王爷庙与甲府园之间的饮马河水浅流急,薄薄的一层滑过河床汇入府河中,远望像逐波的绸缎。沿饮马河逆流而行,跨过马路就是雍家渡。陈家三姐妹在河边开了8年的茶社,5元一杯的茶留住了许多老茶客。这样的茶铺在价格上颇具杀伤力,比起甲府园,一杯茶少7元钱,相当劲仗,生意自然也比甲府园好不少。我常经过这里,但以往从没有时间停下脚步。 饮马河是唐代后期开凿的人工河,准确来讲是由西边城壕演变而来的护城河。北较场离饮马河非常近,清代时北较场的骑兵常常到这里饮马,所以靠北这一段河道就称为饮马河。饮马河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一条大水沟,不了解成都历史的人,是不会将它和护城河联系在一起的。古时河面比现在要宽许多,是城市西侧重要的防御工程。我沿这“大水沟”走到满庭芳茶铺,在茶铺门口,河道突然拐了个急弯,由南北走向奇怪地变为东西走向,护城河在此形成了一个向内凹的直角,如同在锅盔上咬掉一口。再往前是一片开阔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有锻炼身体的,有逗猫遛狗的,有摆摊做生意的,这是新二村的区域。在成都,这样的黄金口岸当然少不了河边露天茶铺,5元一杯的花茶定价颇有讲究,价高一元,老茶客就会跑到稍远一点的茶铺去了。低一元,茶铺就少赚了,划不来。精准定位、合理定价是小茶铺生存的诀窍。小生意自有小生意的门道,而这些小生意,增添新二村类似乡村集市般的魅力。 茶客大多是这一带的老住户,他们对饮马河的前世今生了如指掌。岳开贵先生记忆中的饮马河满是欢乐。那二年辰新二村的人都在这条河里洗衣服。大家在河边嘻哈打笑,一边聊天一边洗衣,人多时还要排起长队挨个洗。偶尔,还能看见打鱼人划一个小船带着鱼老鸹在河里捕鱼。那时河里鱼虾多,鱼老鸹总是战果辉煌。夏季雨后,河水暴涨,水色浑浊,肥硕鱼虾成群结队地浮出水面吸氧,人们便争先恐后地跳进河里逮鱼。记得有一年夏季涨洪水,几个小娃娃邀约下河洗澡,从通锦桥上纵身跳入水流湍急的河中,一路畅游拉长滩,途经街道麻筋生产组、铁刨花熔炼组、盲哑厂,最后游到前进家具厂河段才气喘吁吁地爬上岸。我站在河边看河水静静南流,绿油油的水草快速流动,像鱼一样有节奏地摇摆着尾巴。这水里会有百年前古城的影子吗?或一柄断剑,或—个矛头。 P1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