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激发读者深入思考如何消除儿童贫困问题的书。” 2008年被称为日本的“儿童贫困元年”,是因为这一年媒体和政策研究学者将儿童贫困问题拿到了台面上;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以儿童贫困为主题的书籍相继问世;其后,各路媒体相继报道,儿童贫困问题进入大众视野。 2013年6月,日本参众两院全票通过《促进消除儿童贫困法》。 儿童贫困问题错综复杂,单纯依靠解决温饱问题、完善义务教育,显然是不可能消除的。 怎样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呢?是增加教师人数、完善课程设置,还是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而对于那些父母工作不稳定、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孩子,应该给予怎样的扶助?对于因母亲工作到深夜而导致其经常游荡于繁华街道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应该给予怎样的关爱?还有,援助家庭有两种支付方式:现金支付及服务支付,哪种更利于孩子成长?普惠制度是否更具有优越性?针对贫困家庭的精准扶贫制度是否可行?此外,还有医疗、教育、餐饮、营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堆积如山。 本书集中了日本国内外有关儿童贫困问题的众多研究成果,列出了多种选项并逐一阐述利弊,是社会政策论入门的佳作。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儿童的贫困现状 第一节 贫困儿童的数量 第二节 贫困如何影响儿童成长 第三节 贫困的社会成本 第四节 经济回暖能否消除贫困问题 第二章 贫困诸要素 第一节 贫困连锁路径 第二节 重要路径 第三节 推动路径与政策对接 第三章 选择政策 第一节 政策选项 第二节 政策效果的测定 第三节 政策的收益性 第四节 对日本的启示 第四章 选定实验对象 第一节 普惠制度与筛选制度 第二节 锁定目标 第三节 划定年龄界限 第四节 精准扶贫的陷阱 第五章 现金支付 第一节 关于“现金支付”和“实物支付”的争论 第二节 现金支付和实物支付的优点 第三节 现金支付的现状 第六章 论实物(服务)支付 第一节 援助儿童 第二节 援助父母 第七章 教育与就业 第一节 教育费用 第二节 缩小学力差距 第三节 宽松的校园环境 第四节 强化教育安全网 第五节 援助工作由学校延续到职场 第六节 教育和援助从事儿童工作的成年人 终章 政策目标:消除儿童贫困 第一节 《消除儿童贫困法》 第二节 测算儿童贫困 第三节 优先顺序 第四节 结束语 后记 主要引用和参考文献 序言 提出儿童贫困问题倏忽5年 日本的社会政策研究学者称2008年为“儿 童贫困元年”。 之所以称之为元年,并非儿童贫困问题始发 于这一年,而是 因为在这一年媒体和政策研究学者将儿童贫 困问题拿到台面 上,将之公布于众。由此,这一年亦为“发 现儿童贫困问题 元年”。同年下半年开始,以儿童贫困为主 题的书籍相继问 世;岁末辞旧迎新的电视台特别节目“跨年 救济村”,曝光 了没有加入保险的儿童的生活,无保险儿童 问题昭然于天 下,一系列举措促使相关部门采取行动,问 题终于得到解决。 2009年,NHK(日本放送协会)的“NHK特 别报道”和“今 日聚焦”等专题栏目相继报道了贫困儿童现 状,引发民众普 遍关注,从此儿童贫困问题进入大众视野; 2011年3月发生 儿童的贫困2。indd12021/3/18星期四10 :52:00 东日本大地震,对儿童贫困问题的关注度下 降、淡化(笔者 认为比淡化程度更加严重);2013年6月, 参众两院全票通过 《促进消除儿童贫困法》(即《消除儿童贫 困法》)。 日本的儿童贫困问题,自“元年”2008年 始,经过5年 漫长等待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迎来了相关 政策的出台。而 这5年,对长期从事贫困研究的人员来说, 是期待、失望、 再期待的备受精神折磨的5年,这5年我们 的研究历程可谓 跌宕起伏。 仅在数年前,日本人对“儿童贫困”问题的 普遍反应, 还只是停留在“发生在哪个国家”“在日本 不可能有这样的事 情发生”的水平上,在如此背景下相关法案 得以通过,不得 不说其意义深远、重大。听闻国会通过法案 的消息的刹那, 作为研究群体一员的我真是感慨万千,欣喜 之情无以言表, 唯由衷感叹:“终于等到这一天!” 待激动过后平静下来,一个现实而冷酷的疑 问油然而 生:解决儿童贫困问题的热度能持续多久? 实际操作与法律 法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于法律明文 规定的,政府必 须采取措施予以应对,但在具体实施层面, 实际操作时所依 据的是“大纲”,而《消除儿童贫困法》的 大纲尚在制定中。 导语 本书为同一作者《儿童的贫困Ⅰ》的第二部,是在完成第一部5年之后续写的。在第一部中,作者系统地提出了日本社会“儿童的贫困”的问题,在日本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并导致日本国会提出并通过了《消除儿童贫困法》。本书则是作者为寻求对该问题在社会政策层面上的解决而提出的解决方案。作者不满足于作为一个学者提出问题,而是积极介入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的做法,非常令人赞赏。她提出的解决办法,也是贴合日本社会现状的务实措施。她通过自己的研究和社会活动,充分发挥了知识分子对社会的“有机影响”,值得向中国学界和知识界推介。 后记 我在2008年出版的著作《儿童的贫困》的 后记中这样写 道:希望自己整理完成儿童贫困数据,且让 普通人也能一目 了然,这个数据整理是我今后研究的课题。 现在回头想想,当时的想法过于天真,为此 我无时无刻 不在自我反省。5年来我以贫困儿童为主题 演讲100多场,从 国会到经济团体、普通市民集会,能去的地 方都去了,无一 遗漏,每次演讲最令我感到无奈之处是,手 头缺乏令人信服 的数据。近几年,通过各种书籍及媒体报道 ,“日本儿童贫 困”的现实逐渐被社会接受。今天的问题不 在于如何说服大 众、让大众承认儿童贫困已发展成为社会问 题,而在于如何 消除儿童贫困,找到儿童贫困问题的出路。 本书因数年来的反思而生。当初岩波书店的 企划案是以 《儿童的贫困》续集的形式出版,内容以妇 女贫困和老年人贫 儿童的贫困2。indd2332021/3/18星期四 10:52:08 困为主。妇女贫困和老年人贫困问题很严重 ,这一点是不容 置疑的,客观数据也是少而又少,就续集而 言,的确应该出 版相关书籍让大众了解问题的严重程度。但 是,我还是斗胆 提出了反对意见,请求出版社出版有关介绍 消除儿童贫困政 策的书籍。借此机会,我深深感谢出版社的 本书负责人上田 麻里女士,是她的不懈努力让这本内容晦涩 、主题沉重的书 的出版企划得以通过并顺利出版。 从某种意义讲,本书的内容比较特殊。虽说 是以儿童的 贫困为主题,但从第三章开始,以解决社会 问题为目的的社 会政策论的介绍占据了上风。项目计划的对 象选择及评估方 法等常见于支援发展中国家的计划管理中。 但是,有关解决 日本社会问题的方法论书籍却很少出现在书 店的书架上,而 经常看到的有关日本社会问题的书籍只是对 问题进行了叙述 而已。日本需要的不仅仅是对问题的描述, 还需要能启发人 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这5年里 我一直处于如何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焦虑状态。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解决方法”如此受到 大家的追捧。 2013年6月国会通过了《消除儿童贫困法》 ,消息传来真是 石破天惊,我当时的欢喜之情难以言表。惊 喜过后,如何推 234 儿童的贫困2。indd2342021/3/18星期四 10:52:08 进实施的新问题摆在面前,至今仍无明确的 解决方案,令我 焦虑万分。万分无奈之下,决定不遗余力地 将现有的见解付 梓成书,以抛砖引玉。 最令我痛心的是书中没能够给出“答案”。 之所以没有公 开答案,是因为腹稿答案实在不成熟,羞于 分享给大家。尽 管见解如此不完美、不成熟,我还是期待通 过与岩波新书合 作与读者分享感想。众人拾柴火焰高,来自 读者的“不是这 个样子”“我的经历是这个样子”“还有这 样的思考方法”等 反馈,都是珍贵的能量,只要大家齐心合力 ,在不远的将来 也许就能发现成熟的答案。这就是我推出这 本书的初衷。 以上部作品《儿童的贫困》为媒介,我结交 了许多日常 没有交集的、众多领域的朋友。对社会保障 领域的研究者而 言,与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小儿医学、营 养学、公众卫生 学等方面的学者专家,很难有沟通的机会, 这本书成为我与 他们接触、讨论、共同探讨的桥梁。此外, 还与保育所、幼 儿园、中小学、高中、儿童养护设施、儿童 咨询所的从业人 员结成了合作伙伴。另外,还收到许多来自 普通市民的鼓励 信件与温馨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