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促进和实现女性就业平等,保护女性劳动者权益是劳动法的核心内容之一。现代劳动立法不仅要承认男女生理性别差异,还要消除因社会性别而产生的歧视。我国女性劳动者面对的社会现实是:一方面,在劳动领域,法律不仅规定女性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就业权利,还规定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特殊内容;另一方面,很多法律规定的内容仅停留在“纸面”上,关于性别平等和保护女性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全得到贯彻执行,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女性就业和职业权利实际上被消减,甚至一些保护女性权益的立法和政策反而成为女性就业的障碍。 本书从承认生理性别差异和消除社会性别歧视的角度切入,审视和考察劳动法保护女性劳动者权益的基础理论与女性劳动者保护立法的形成和发展状况,探讨生育保障、家庭责任承担和工作场所性骚扰等法律制度的重构和完善。 作者简介 周宝妹,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出版《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超越部门法的局限》等四本专著,在《江西社会科学》《法学杂志》《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一、基于性别平等的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 二、就业的范围:法律规定的限制和突破 三、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时代背景 第一章 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基础理论 一、社会性别主流化理论:提出和发展 二、法律中的性别平等: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 三、妇女人权和妇女赋权理论 第二章 女性劳动者保护立法: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反思 一、女性劳动者保护的立法概况:历史与现状 二、平等与不平等:法定退休年龄性别差异的反思 三、何以“特殊”:女性劳动者禁忌劳动范围的发展变化 四、女性特殊生理期间过度保护的检讨 第三章 女性劳动者的生育保障 一、女性劳动者生育保障的含义 二、生育的性质和范围 三、生育保障的国际标准 四、我国女性劳动者的产假及其待遇 五、劳动关系的稳定保障:用人单位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第四章 工作和家庭平衡的法律规制 一、劳动法规制工作和家庭平衡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 二、国际立法趋势:工作和家庭平衡的提出与发展 三、工作和家庭责任平衡的劳动法现状分析和完善建议 四、平衡工作和家庭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软法规制 五、家政服务的社会化和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劳动权益保护 第五章 与工作相关的性骚扰的法律规制 一、性骚扰的含义和判断标准 二、劳动法视域中的性骚扰规制:与工作相关 三、用人单位的义务和法律责任: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分析 四、以职业风险为基础构建用人单位性骚扰防治义务和法律责任体系 五、将性骚扰伤害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结束语 女性劳动者权益保护:法律的能与不能 一、性别刻板印象消除中的法律局限性 二、法律的完善、协调和整合 附录一 女职工劳动保护地方立法中经期内容汇总 附录二 女职工劳动保护地方立法中更年期内容汇总 附录三 女职工劳动保护地方立法中孕期和哺乳期内容汇总 附录四 老年人护理假地方立法汇总 附录五 陪产假地方立法汇总 参考文献 主题词索引 导语 促进和实现女性就业平等,保护女性劳动者权益是劳动法的核心内容之一。以“成年男性”劳动者为基础形成的劳动法理念和体系对于保护女性劳动者就业权利存在不足。现代劳动立法不仅要承认男女生理性别差异,还要消除因社会性别而产生的歧视。本书探讨我国女性劳动者面对的社会现实,并审视女性劳动者保护立法的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