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面向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重大战略需求和气候政策建模研究国际前沿,围绕气候变化综合评估建模方法及其应用展开研究。采用运筹学、博弈论、投入产出分析、多准则决策等理论与方法,分别从全球、国家以及地区三个层次建立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模拟经济、能源以及气候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探索发展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中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提供科学支撑。 作者简介 米志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副教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访问学者,SSCI期刊《结构变迁与经济动态》(Structural Change andEconomic Dynamics)共同主编。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经济学,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柳叶刀·星球健康》《自然·能源》《自然·可持续性》《自然·食品》等国际知名期刊。荣获2017年“中国经济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017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奖,2018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奖。入选福布斯2019年欧洲“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和科睿唯安2020年“高被引科学家”。 目录 前言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研究现状 第二节 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研究热点 第三节 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研究方法 第四节 气候政策评价准则 第五节 小结:综合评估模型的重要性 第三章 国际气候政策公平性原则比较——基于RICE模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方法 第三节 数据来源 第四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五节 结论及政策启示 第六节 小结:气候政策公平性原则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碳排放达峰路径及其影响——基于IMEC模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排放峰值分析方法总结 第三节 模型方法 第四节 数据来源 第五节 外生参数设定 第六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七节 结论及政策启示 第八节 小结:碳排放达峰的路径 第五章 中国区域减缓气候变化政策效果评估——基于CCMI模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方法 第三节 数据来源 第四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五节 结论及政策启示 第六节 小结:区域减缓气候变化的表现 第六章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节能减排潜力评估——基于投入产出模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方法 第三节 数据来源 第四节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五节 结论及政策启示 第六节 小结: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附录 附录一 代表性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介绍 附录二 本书中RICE模型的主要参数 附录三 本书中RICE模型的碳循环模块 参考文献 导语 本书基于投入产出分析建立动态优化模型,综合经济增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及能源效率等方面,模拟中国在2040年之前二氧化碳排放路径,并借此评估中国碳排放最早达峰年份,以及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排放路径。从而为中国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制定可持续低碳发展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本书综合最优化和博弈论方法,将碳配额交易机制引入综合评估模型,提高了温室气体配额分配的有效性。分别在合作和非合作情景下,比较了支付能力、平等主义、祖父原则及历史责任四种气候政策公平性原则在2100年之前的社会经济系统影响。该研究对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制定最优谈判策略同样具有参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