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不同的产业群和城市群的耦合模式催生了形色各异的区域创新系统。本书对浙江城市群域经济体、珠三角城市群域经济体、武汉城市群域经济体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深入剖析,解析其耦合机制,归纳其耦合特点,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阶段、创新绩效的优劣进行判断。通过对三大群域经济体区域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子体系、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机制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产业群与城市群不同耦合模式对区域创新系统产生的烙印,探索提升区域创新系统能力的有效路径。 作者简介 万宇艳 1981年生,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现为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曾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发展研究奖二等奖l项;获2020年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 主要从事城市群与区域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2项;在CSSCI等核心及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篇,出版专著1部。 目录 第一篇 研究综述 第一章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新发展 第一节 区域创新系统的相关概念及内涵演变 第二节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 第三节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概述 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关联特性及互动机制 第三节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及运行机制 第二篇 产城耦合 第三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产业群相关理论的历史演进 第二节 城市群相关理论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产业群与城市群互动关系 第四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的耦合内涵及耦合特点 第一节 耦合的内涵及耦合理论的应用 第二节 产业群与城市群的耦合内涵 第三节 产业群与城市群的耦合特点 第五章 产业群与城市群的典型耦合模式 第一节 棋盘式内生型产业集群 第二节 卫星平台嵌入型产业集群 第三节 轮轴式国家推动型产业集群 第三篇 比较研究 第六章 区域创新系统演进阶段的识别与比较 第一节 世界典型区域创新系统的演进历程 第二节 区域创新系统演进阶段的划分 第三节 群域经济体区域创新系统演进阶段的识别及比较 第七章 区域创新绩效的比较 第一节 区域创新绩效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群域经济体区域创新绩效的测度及比较 第八章 区域创新系统子系统的比较 第一节 群域经济体企业创新系统的比较 第二节 群域经济体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比较 第九章 区域创新系统子体系的比较 第一节 技术创新开发与应用体系的比较 第二节 技术传播与转化体系的比较 第十章 区域创新环境的比较 第一节 区域创新环境的概念及基本构成 第二节 群域经济体区域创新环境的总体描述 第三节 群域经济体区域创新环境的比较分析 第十一章 区域创新机制的比较 第一节 群域经济体区域创新系统形成机理的对比 第二节 群域经济体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对比 第四篇 对策建议 第十二章 浙江城市群域经济体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第一节 区域创新环境优化对策 第二节 区域创新机制完善策略 第三节 区域创新模式的构建——中心镇产业集成创新模式 第十三章 珠三角城市群域经济体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第一节 区域创新环境优化对策 第二节 区域创新机制完善对策 第三节 区域创新模式的构建——增长极核自主创新与全域合作创新相结合模式 第十四章 武汉城市群域经济体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第一节 区域创新环境优化对策 第二节 区域创新机制提升策略 第三节 区域创新模式的构建——主导产业牵引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在对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动态演化,以及研究成果的现实应用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同时将“区域特性”与“产业特色”纳入考量,旨在为当前中国典型的三大城市群域经济体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及前瞻性的指导。产业群与城市群在耦合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由资源要素流动网络、企业网络和城市网络融合在一起的群域经济体。结合中国的经济实践,本书归纳出三种典型的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模式:棋盘式内生型产业群——多核散状城市群组合、卫星平台嵌入型产业群——网络城市群组合、轮轴式国家推动型产业集群——圈层城市群组合,分别以浙江城市群域经济体、珠三角城市群域经济体、武汉城市群域经济体为案例进行深入剖析,解析其耦合机制,总结其耦合特点。对不同的产业群与城市群耦合模式下所孕育的区域创新系统进行解剖,对其发展阶段、创新绩效的优劣进行判断。明确差异后,尝试从区域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区域创新系统的子体系、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机制四个方面对三大城市群域经济体进行比较分析,寻找产业群与城市群不同耦合模式对区域创新系统产生的烙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