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少年读中国哲学(荀韩篇天平上的礼和法)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张嘉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作为一本给青少年朋友阅读的中国哲学启蒙书,《天平上的礼和法》以明白晓畅的文字、简洁精当的阐释,向读者系统地阐发揭示了荀子、韩非子的哲学思想精华,通过对《荀子》《韩非子》这部典籍里的诸多内容进行分析与思考,和今天的青少年介绍荀子、韩非子在政治、军事等思想里的哲学观点。以期引导青少年更加热爱中国古代灿烂文化,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获得启示。
作者简介
张嘉骅,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学者。1963年生于台湾,祖籍江西。台湾大学中文学士,中正大学中文硕士。2004年获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博士学位,是中国儿童文学领域的第一批本土博士。曾任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专任教师,发表论文十多篇,达十数万字。出版过《风岛飞起——童年的澎湖湾》等简体版、繁体版及韩文版儿童文学作品逾40册,获重要奖项逾30种。其中,《少年读史记》荣获“金鼎奖”推荐优良读物、“好书大家读”年度最佳少儿读物奖、中宣部2015年4月“中国好书”(十种)、2015年“桂冠童书奖”、2015年“中国30本好书”,并列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等各种推荐书目。长年奔走于两岸,指导两岸青少年和儿童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目录
第一章 以“性恶说”为根底的苟子思想
关于苟子本人及其著作
人归人,天归天,人要顺应自然规律利用自然
与“性善说”针锋相对的“性恶说”
是儒学正途,还是儒学岔路?
本章涉及的《苟子》原文
第二章 一个关乎经世济民的大计划
本性的善或恶:科学与哲学的对话
在“经济学”的视野下谈礼的起源
心能知“道”,“学”很重要
明分使群:个人的本分与群体的协作
本章涉及的《荀子》原文
第三章 荀子的治国三宝:礼、法、乐
离谱的导盲砖道
以礼治为先的隆礼尚法
从“法先王”到“法后王”
音乐的教化功能
本章涉及的《苟子》原文
第四章 为了富国裕民的理想
荀子认同“商人无祖国”这句话吗?
长洽久安的关键在于发展经济
全国上下都要富起来,但不可能人人一样富
国家的富强要靠杰出的管理
本章涉及的《荀子》原文
第五章 韩非子以法为核心的法家思想
韩非子的寓言世界
韩非子其人其书
韩非子对人性的看法及其历史观
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
本章涉及的《韩非子》原文
第六章 法、势、术的“三合一”
哈佛大学图书馆的故事
法一君主用来治国的根本
势一君主不可缺少的力量
术——君主秘而不宣的利器
相辅相成的法、势、术
本章涉及的《韩非子》原文
第七章 这门“统治术”也不是没有问题!
云梦睡虎地秦简上的“鬼”
韩非子的“理想国”——禁绝“五蠹”和“六反”
当势凌驾于法和术
关于思想的探索,一个说一千次也不嫌多的叮咛
本章涉及的《韩非子》原文
参考书目
序言
在先秦哲学家里,孔子
和孟子同属于儒家,因此号
称“孔孟”;老子和庄子同属
于道家,因此号称“老庄”。
他们的合称,缘于同属一个
学派。至于荀子和韩非子,
一个属于儒家,一个属于法
家,为什么可以把他们放在
一起,合称为“荀韩”呢?
理由有三:
一、韩非子曾拜荀子为
师,受过荀子的教导。韩非
子的有些观念,的确受到苟
子的影响。
二、他们都重视国家体
制的建构,两人的主张都带
有浓厚的政治哲学的意味。
三、他们常被后世的人
骂,被骂的时候,名字也总
是挨在一起。
最后这一点并不是开玩
笑的。自古以来,荀韩这两
位哲学家,尤其是韩非子,
一直被后代文人抨击。要是
把那些吐向他们的口水收集
起来,大概够我们装满一座
游泳池了!
荀子之所以遭受抨击,
主要是因为他主张“性恶论”
。他认为人的本性会朝恶的
方向发展,必须用礼义和法
制加以引导、教化。这种观
点和孟子的“性善论”大相径
庭,不受大多数儒家门徒的
欢迎。直到今天,仍有不少
儒家门徒不把荀子当作“自
己人”,甚至把他“逐出家门
”,推向法家。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同样
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上,
但韩非子比荀子更“激进”,
他只要法治,不要礼治。苟
子只是提出了“性恶论”就被
骂,韩非子的“治国得靠法
律,不靠道德”的主张,在
古代社会中遭到了什么样的
批评,可想而知。
当然,治国也不是只靠
法治,还得搭配势治和术治
,这就构成了韩非子“法、
势、术”三足鼎立的哲学体
系。势就是威势,术就是权
术,韩非子认为这两样东西
都是君主专有的,这个说法
挺合统治者的胃口。事实上
,历代帝王之所以喜爱韩非
子的学说——不管是光明正
大地爱,还是偷偷摸摸地爱
——就是因为势和术比法更
有效。
平心而论,荀子和韩非
子的学说并不完美,自有应
该检讨的地方,但也并非一
无是处。其实,只要进入他
们的思想体系,我们就会发
现其中很多想法都闪烁着智
慧的光芒。千万不能因为他
们的主张跟别人的不一样,
就否定他们。 在我看来,
荀韩比先秦其他哲学家更现
实。 他们很少谈形而上的
东西。荀子“制天命而用之”
的主张,近似于现代的自然
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这种超前的说法,在先秦哲
学里绝无仅有。’ 他们都认
同“进步的历史观”,不把治
国的希望寄托在遥远的“先
王之道”上,宁可以当代的
君主作为效法的对象。
他们所拟定的治国方案
,都着眼于如何解决现世的
纷乱,只不过荀子在法治之
外仍注重道德的教化作用,
而韩非子则推举“法、势、
术”。
如果以“现实感”作为入
口来探索荀子和韩非子的思
想,我想,应该更有助于我
们掌握他们学说的精髓。
为撰写这本书,我参考
了一些学者的著作,相关书
目附在本书末尾。为表示敬
意和谢意,这里谨列出大名
:王邦雄、陈来、张素贞、
张觉、邵增桦、廖名春、郭
志坤、陈雪良、王忠林、李
贤中、周炽成、曾杰、姜
英来……其中,我受王邦雄
和曾杰两位教授的启发甚
多。
曾教授从“经济人”的角
度来论述荀子“性恶论”的诞
生,为荀子在儒学中重新定
位,许多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王教授是我非常敬仰的
一位学者,他对韩非子学说
的分析一如他对其他先秦诸
子的分析,体大思精,尤其
能洞察韩非子的不足。
我尽了最大的努力,尝
试以浅显而有趣的方式,将
我所掌握的、有关中国哲学
的最好或最新的观点介绍给
年轻朋友。我所盼望的不外
是少年从一开始接触中国哲
学的时候,就能打好扎实的
基础,以便他们日后深入探
索。态度决定高度,高度决
定视野!这话是老话,却很
实在。
这套“少年读中国哲学”
从2017年5月开始撰稿,直
到2020年5月才告完成。三
年光阴,一晃而过,其中甘
苦值得回味!最后感谢出版
社编辑们和画家为这套书所
付出的辛劳。
张嘉骅
导语
对卷帙浩繁的诸子百家著作,以现代视角进行全面解读。
故事形象,对话生动,漫画活泼,多种形式,轻松理解。
孩子看得懂的语言——消除阅读壁垒。
孩子有共鸣的事例——效果醍醐灌顶。
打破哲学“艰涩无用”的偏见,发现哲学如此有意思,生活处处用得到。
《天平上的礼和法》以明白晓畅的文字、简洁精当的阐释,向读者系统地阐发揭示了荀子、韩非子的哲学思想精华。
精彩页
笔直的树木不需要矫正就能直,因为它本来就是直的:弯曲的树木需要矫正才能直,因为它本来就不直。要是人的本性都像笔直的树木那么直,哪里还需要圣王和礼义呢?
过了暑假,学敏升入初中。在入学之前的那个星期日,妈妈对她说:“为了庆祝我们家学敏成为初中生,妈妈准备为你烧几道好菜。你想吃什么?”
学敏歪着头说:“我一时想不起来。”
妈妈说:“那你要不要跟妈妈去市场看看?到了市场,看到各种蔬果鱼肉,说不定就能确定自己想吃什么了。”
学敏换了衣服,和妈妈一起出门。弟弟永翔则留在家里由爸爸陪着。
菜市场人很多,熙熙攘攘,热闹得很。才逛了一会儿,学敏就决定了要吃青椒炒牛肉和蛋酥卤白菜。妈妈买了肉和蛋,转身去买青菜。
这家菜摊的规模比较大,有些菜按份分装在盘子里,每份的价钱并不贵。一名中年妇女取了一盘地瓜叶,趁店主不注意,又从其他盘子里抓了一把地瓜叶放进手中的盘子里,然后匆匆忙忙地去结账。学敏无意间瞧见了这个阿姨的小动作,感觉不太舒服,心想:又不是什么多珍贵的菜,干吗贪小便宜?
从菜市场回到家后,阿姨拿菜的一幕还在学敏的心头盘绕着,并引发了她的一些思考。
好像只要逮到机会,人就很容易做出一些自私自利的事。那我们能不能把这看成人的本性流露呢?
孟子说人的本性是向善的,一个人会作恶,是因为他缺乏善的动能。但是把这个说法颠倒过来,说成“人的本性是向恶的。一个人会行善,是因为内心有善的观念在规范他的行为”,这从逻辑上来说似乎也通。关于人性的本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史敬朴老师已经宣布新一期的哲学课恢复成每个周末一次,而这一期要讲的是荀子和韩非子的哲学。
荀子也算是先秦儒家的一位大师,非常尊崇孔子,但据说他主张的是和孟子截然相反的“性恶说”。这一点倒是挺有趣的!学敏心想:也许我们该听听荀子是怎么说的,说不定能从他与孟子针锋相对的说法里,听出一些道理呢!
学敏、明哲,你们好!在先秦哲学里,最重要的四个派别是儒、墨、道、法。我们已经介绍过儒、墨、道三家,现在应该来谈谈法家了。
先秦法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韩非子,但是在探讨他的学说之前,我们还得先提提儒家的荀子,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
第一,秦始皇用严刑峻法来治国,给后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韩非子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前者为秦始皇提供了以法治国的理论基础,后者实际代秦始皇执行了以法治国的政策。人们算起这笔历史的账,常归咎于荀子,说他“教坏了学生”,但这笔账能这么算吗?荀子和韩非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师生关系?韩非子从苟子那里到底吸收了哪些养分?这中间有些关系是需要理一理的。
第二,苟子最著名的主张是“性恶说”,认为人们只要顺着本性去做,就会为恶。这和孟子的“性善说”恰恰反其道而行。儒家思想从孔子开始,经过孟子,一路走到荀子,难道是走上了一条歪斜的路?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荀子的说法?难不成它真的是一个错误的主张?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研究。
听了这两个理由,大家也许已经隐约感觉到,在先秦哲学发展的脉络里,荀子好像处在一个枢纽的位置。
一点儿都没错。对内,也是对上,荀子和面对时代剧烈变化的儒家有所关联;对外,也是对下,荀子和在乱世里日益茁壮的法家有所关联。尽管苟子在历史上遭受的批评相当多,但若略过荀子,先秦哲学的拼图就会少掉关键性的一块。
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荀子的生平。
荀子,名况,汉代人避汉宣帝讳,称其为“孙卿”,其中的“卿”是一种尊称。
荀子是战国后期赵国人。他的生卒年有好几种说法,很难确定,综合各家的说法,他的生年最早可以推到公元前340年,卒年最晚可以推到公元前213年。现在一般认定的荀子生年是公元前313年前后,而他的卒年是公元前238年。P4-7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8: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