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行路(一位体育名师成长的心路历程)
分类
作者 王德刚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共有六编:“以师之名 为师正名”“爱是教育 爱的教育”“名师之路 行在路上”“人生四十 四十不惑”“师情山水 清欢雅韵”“他乡故乡 梦里乡愁”。内容包含了作者对教师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科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思考,既有个人成长历程的回顾,也有为师处世的经验,更有教书育人的期许。作者以散文和随笔的形式,富有真情实感和人文气息的笔触,较为丰富地呈现了其作为一名基层名优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相对立体地展现了作者的教育情怀。
作者简介
王德刚,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体育硕士,“浙江省初中体育学科带头人”。被杭州市教育局授予“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和“杭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称号,被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授予“萧山区名教师”和“萧山区优秀教练员”称号。曾受聘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培讲师,杭州市萧山区兼职教研员和滨江区名师导航站导师,现在浙江名师网主持“王德刚名师工作室”。
2001年从齐齐哈尔大学体育学院毕业至今,一直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和研究工作。2007年受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指派,参与区域学生体质健康的监测管理、数据复核、统计分析和教学干预等实践研究工作。所主持的学生体质健康研究课题,分获中国教育学会专项资助课题立项和杭州市教研重点课题一等奖。2010年至今,在《体育学刊》《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
目录
第一编 以师之名 为师正名
他这些年
致敬教师
绿茵老兵
教师不易
胸前的画
跑步人生
同道中年
教责得法
为教而学
培训杂谈
网研可期
际会玉环
第二编 爱是教育 爱的教育
爱和希望
我的学生
遇见最美
敬畏铃声
全员教育
钱塘毅行
三位校长
初心少皇
论体育考
小荷初露
簪窥二小
送教坝芒
第三编 名师之路行在路上
行路歌者
舞者谦卑
为师姿态
成人之美
漫谈学习
参训体悟
讲座杂谈
选择最好
回忆不再
时光之印
回声之影
多其秃声
第四编 人生四十四十不感
四十不惑
烟火四十
醉也人生
一语万言
平凡之路
爱是你我
手机故事
晨梦三生
人间四月
过情人节
不唱情歌
燃盏心灯
第五编 师情山水清欢雅韵
春色之微
盛夏之茂
北干晌午
醉梦桂雨
蔷薇花语
桅子花开
初梅昕雨
合欢之殇
忽见槭红
城中赏雪
春游羊城
漫游福厦
甬城馆览
雄关漫道
第六编 他乡故乡 梦里乡愁
家在东北
双城记忆
鞋垫温暖
夹菜的人
爱在平常
入园的信
小学生活
初中露营
告别往日
麟园寻梦
浮生半世
前桌的你
致同学会
宿醉的酒
根的思恋
序言
自序
教育是百年大计,教师
是树人之基,是国家教育
方针、学校办学理念和学
科知识技能对接教学活动
的最终实施者。他们教育
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业务
水平和工作实效,对尚处
于身心发展中的青少年学
生来讲,影响深远,意义
重大。
教师作为实现教育百年
大计的关键,在入职后经
历五年左右的快速成长期
、十年左右的事业发展期
、十五年左右的教育成型
期之后,其整个工作历程
中最具有可塑性、发展性
和创造性的阶段基本结束
,他们最终能成为合格教
师、名优教师还是卓越教
师,结果各不相同。
面对相同的教育诉求、
相近的教学资源、相似的
教学对象,教师如何最大
化地提升教学效能是永恒
的话题。教师不仅要坚持
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还
要积极向名优教师学习靠
拢,学用其方法、鉴取其
经验,乃至体悟其反思,
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必
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2001年工作开始,我
用四年时间获杭州市教坛
新秀称号,用十年时间获
杭州市萧山区名教师称号
,而后三年内我又成为杭
州市优秀教师和浙江省学
科带头人,成为同行眼中
的名优教师。因此,有人
学习我的经验方法,借鉴
我的研究成果,但很多人
并不了解我的深层思考。
而本书包含了我对职业认
知、教育理念、专业发展
等方面的思考,既有个人
成长历程的回顾,也有为
师处世的经验,更有教书
育人的期许。此外,本书
还分享了我作为一名中青
年教师的教育思索,以及
献身第二故乡教育事业的
乡愁。较为立体地呈现了
一位名优教师成长的心路
历程。本书可以作为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的素材,也
可以作为名优教师专业成
长的参考资料,还可以作
为普通教师提升专业素养
的阅读材料。
本书在写作和出版的过
程中得到了有关领导、专
家和同仁的支持,在此表
示衷心感谢。同时,对始
终默默关心支持我工作生
活的爱人、家人和朋友表
示衷心感谢。最后,我还
要向一直以来在刊物上、
微信公众号和朋友圈里关
注、欣赏我并为我点赞的
读者表示衷心感谢,你们
见证了我的成长和收获。
没有这些阳光雨露与生命
滋养,就没有这册成长体
悟作品的最终面世,再次
表示最由衷的感谢。
由于筹划仓促、水平有
限和文体宽泛,本书在行
文、分编和结集的过程中
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包
容谅解和批评指正。
王德刚
2021年5月3日
导语
本书包含了作者对职业认知、教育理念、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思考,既有个人成长历程的回顾,也有为师处世的经验,更有教书育人的期许。此外,本书还分享了作者作为一名中青年教师的教育思索,以及献身第二故乡教育事业的乡愁。较为立体地呈现了一位名优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本书可以作为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素材,也可以作为名优教师专业成长的参考资料,还可以作为普通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阅读材料。
精彩页
近年来,他主持了中国教育学会专项资助课题和杭州市教研重点课题。均已圆满结题。2018年4月,他的学术专著《基础教育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促进》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他撰写的论文在市、区级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四次、二等奖三次。2010年至2020年的十年间,他有四十余篇论文在《体育学刊》《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运动》《体育师友》等期刊上发表。
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体育学刊》上的《提高初中生“体育、艺术2+1项目”体育技能水平的策略》一文得到全国体育同行的关注和好评。另外,发表于《中国学校体育》上的《课改没有死角——“萧山模式”的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研究》一文,为在全国初中学校宣传和扩大杭州体育教育的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智体共进”的教育特色
在校本教研和特色创建工作中,他倡导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在综合考虑学校、学生以及自身的优势后,他大胆地尝试武术特色教育并取得成功:带领学生两次代表萧山区参加杭州市全民运动会,共夺得四个团体第二名,获7枚金牌、23枚银牌、32枚铜牌;三次参加杭州市全国武术邀请赛,获40枚金牌、18枚银牌,向上级学校输送体育人才数十人。
他连续组织策划了五届武术文化节,得到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他还促成他所在的学校成为杭州市武术协会团体会员和萧山区柔道摔跤传统项目学校。2007年,他所在的学校入选萧山区首批体育特色学校(武术),2009年被浙江省教育厅和浙江省体育局联合授予“浙江省体育特色学校(武术)”,2016年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武术)”。《21世纪英语报》《钱江晚报》《体坛报》《萧山日报》、萧山电视台、萧山广播电台等媒体对该校的武术特色和校本创建都作了相关的报道。
四、“献身教育”的教育理想
他在担任校团总支书记期间,努力地把共青团工作推上新台阶,完成上级团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2006年所在学校团总支被评选为萧山区先进团组织。他还义务承担学校的网络维护和计算机维修工作,累计为学校节省资金上万元。2007年至2015年,他还承担萧山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统计工作,严谨负责,确保了每年上百万条的数据统计无差错。2016年,在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老师的指示下,由他一手创建并负责运营的“浙江中小学体育教研”微信公众号得到普遍认可。他的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多次被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评为“省级特色空间”。
近年来,他积极发挥名师辐射效应,开展了专业成长、模拟上课、拓展课程、教学理论和论文写作等讲座十余场,足迹遍布浙江省内的杭州、温州、台州、衢州、金华和舟山等地。他通过王德刚网络工作室平台,指导体育教师写作论文和参加教学评比,累计帮助百余人次成功发表论文或获奖。
五、“德行并举”的教育情怀
作为一名外地教师,他难免存在思乡情怀,难免牵挂远方劳碌大半生而身体欠佳的父母,难免为不能很好地照顾家庭而愧疚。他说:“相比较于家人,我知道我的学生更加需要我;相比较于小家,我知道学校这个大家有更多的事需要我去做。我可以把对家人的愧疚留给自己,但绝不可以让学生、学校因我而留下半点缺憾。”
P4-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9:19:53